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66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包括基板、下部支撑板和置于基板与下部支撑板之间的管道,基板的上表面与墙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部支撑板上方设置有管道夹持微调系统,管道夹持微调系统与减振装置连接,在基板与下部支撑板两侧且与基板和下部支撑板连接设置有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在减振装置与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做到管路与套管的分开调节,以及精确调整和大幅度调节,具有良好的抗震降噪效果。具有良好的抗震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管路调节且抗震减噪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中的机电装置也得到了大力发展,现在的管路布置一般都较为复杂且纵横交错,比如给排水水管、风管、消防管道等,这些不同的管路在不同的地方具有重要作用,而这些管路在服役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地震等导致管路折损、破裂,或者由于服役过程中,运输水等液体发生振动;另一方面由于管路的位置不容易调节且移动,不利用安装与使用。
[0003]CN107876281A公开了一种便于对水管移动的工业用调节装置,通过升降调节装置达到了水管能升降的作用,但是这种装置无法实现管路的左右调整,也不具有减振等作用。
[0004]CN110410582A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管道抗震支架,通过在管道的外侧增加对称的箍体对管道产生振动能进行消耗,实现对管道进行减振保护,但是此方法仅仅是对管道起到了减振作用,无法对管道进行调整,对于管道的安装和使用都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该套件部件不仅环节振动对管路造成的影响,而且还起到了降噪的目的,并且管路的调节安装非常便捷。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包括基板、下部支撑板和置于基板与下部支撑板之间的管道,基板的上表面与墙体固定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管道外侧的金属夹圈,金属夹圈的两端通过螺帽和螺纹杆锁紧,紧贴金属夹圈内侧设置有抗挤压材料层和隔音材料层,既避免了由于金属夹圈的,又能做到减噪的作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缓冲装置包括与上端的螺帽连接的第二套杆和第四套杆、与下端的螺帽连接第三套杆和第五套杆,第四套杆和第五套杆连接处连接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中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第一套杆通过弹性缓冲件与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增加弹性缓冲构件,三个缓冲构件能够分别从左右两端缓解管道在各个方向收到的冲击力,能够很好的起到抗振作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下部支撑板为带有凹槽卡槽的支撑板,在下部支撑板上设置有带孔平板,带孔平板通过螺栓与凹槽卡槽连接,在带孔平板上部连接可伸缩套管,可伸缩套管与减振装置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包括与下部支撑板两侧铰接连接的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上端插入设置有穿孔套管,穿孔套管的内径小于金属套管的外径,
金属套管的内壁面与穿孔套管的内壁面相互相接触,穿孔套管上开设数个孔位,金属套管上端开设一个与穿孔套管上孔位相同的孔径,根据支架所需高度,利用螺栓连接套管与套管,根据支架所需高度选择穿孔套管与套管连接的孔位,便于调节支架高度,穿孔套管通过防松螺栓与基板的端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装置安装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抗振的优点,并且能够做到管路与套管的分开调节,以及精确调整和大幅度调节;
[0014](2)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夹圈内部铺设的两层材料,既能够做到防止由于夹圈与管路之间挤压带来的损伤以及腐蚀,还能做到降噪的目的;
[0015](3)本专利技术装置W字形的套杆加上弹性缓冲构件能够从各个方向缓解管路的振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A处连接部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下部支撑板截面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套管和穿孔套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基板,2、防松螺栓,3、穿孔套管,4、金属套管,5、弹簧缓冲构件,6

1、第一套杆,6

2、第二套杆,6

3、第三套杆,6

4、第四套杆,6

5第五套杆,7、螺帽,8、螺纹杆,9、金属夹圈,10、抗挤压材料层,11、隔音材料层,12、螺栓,13、凹形卡槽,14、带孔平板,15、可伸缩套管,16、管道,17

下部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2]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包括基板1、下部支撑板17和置于所述基板1与所述下部支撑板17之间的管道16,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与墙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上方设置有管道夹持微调系统,所述管道夹持微调系统与减振装置连接,在所述基板1与下部支撑板17两侧且与所述基板1和所述下部支撑板17连接设置有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在所述减振装置与所述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置在管道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
[0023]具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装置包括金属夹圈9,所述金属夹圈9设置在管道16的外侧,所述金属夹圈9有两个半圆组成,下部的金属夹圈9与可调套管15连接,所述金属夹圈9的两个半圆的两个端部都有弯折部即折耳,折耳上设置有螺孔,两个半圆的金属夹圈的两端弯折部都通过两颗螺帽7和一根螺纹杆8进行锁紧,紧贴所述金属夹圈9内侧设置有泡沫网10,紧贴所述抗挤压材料层10的内侧设置有多孔纤维材料层11,使两个半圆的金属夹圈将泡沫网和多孔纤维材料层11夹紧固定在管道16上的外壁上面,不仅起到减少管道与金属夹圈9之间的摩擦与挤压也减少管道在运输物体产生的噪声,起到减噪与减少摩
擦的作用。
[0024]在左右对称的两个螺帽7上分别连接有第二套杆6

2和第四套杆6

4、与下端的所述螺帽7连接第三套杆6

3和第五套杆5,所述第二套杆6

2、第四套杆6

4、第三套杆6

3和第五套杆5呈W字型,可以充分缓解管道内部物质流动以及外部条件下的振动,W字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的利用弹簧缓冲构件缓解各个方向的冲击,所述第四套杆6

4和所述第五套杆5连接处连接第一套杆6

1,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套杆6

2和第三套杆6

3中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为弹簧,所述第二套杆6

2和第三套杆6

3与所述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中的金属套管4连接,所述第四套杆6

4与所述第五套杆5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包括基板(1)、下部支撑板(17)和置于所述基板(1)与所述下部支撑板(17)之间的管道(16),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与墙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支撑板(17)上方设置有管道夹持微调系统,所述管道夹持微调系统与减振装置连接,在所述基板(1)与下部支撑板(17)两侧且与所述基板(1)和所述下部支撑板(17)连接设置有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在所述减振装置与所述支架高度可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管道(16)外侧的金属夹圈(9),所述金属夹圈(9)有两个半圆组成,所述金属夹圈(9)的两个半圆的端部设置有弯折部,所述金属夹圈(9)的两个半圆通过锁紧装置锁紧,所述锁紧装置由两颗螺帽(7)和通过两颗螺帽(7)连接的一根螺纹杆(8)组成,紧贴所述金属夹圈(9)内侧设置有抗挤压材料层(10),紧贴所述抗挤压材料层(10)的内侧设置有隔音材料层(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挤压材料层(10)的材料为泡沫网,所述隔音材料层(11)的材料为多孔纤维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抗震减噪管路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与上端的所述螺帽(7)连接的第二套杆(6

2)和第四套杆(6

4)、与下端的所述螺帽(7)连接第三套杆(6

3)和第五套杆(5),所述第二套杆(6

2)和第三套杆(6

3)中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所述第二套杆(6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程雪莉袁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