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刚性路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55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刚性路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沥青混合料依次进行摊铺和碾压,得到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将环氧砂浆浇筑到所述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大空隙中,固化后得到半刚性路面;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90~95%粗集料,3.5~4.5%胶结料,0.01~0.3%纤维和0.2~6.4%矿粉;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4.75~13.2mm。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大量的大粒径粗集料,这些粗集料相互嵌挤形成具有大空隙的骨架结构,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后将环氧砂浆浇筑进空隙中进行固化反应,形成一个整体,可极大提高沥青的刚度和抗车辙能力,从而提高热稳定性。提高热稳定性。提高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刚性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半刚性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半刚性路面由于具有整体性高、平整度好等优点,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随着半刚性路面在国内的大量使用,该结构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热稳定性差,在高温季节容易因沥青软化,出现车辙、推移和拥包等现象,影响路面的完整性、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0003]目前提高半刚性路面的热稳定性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添加抗车辙剂,增加沥青的刚度,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通过在摊铺好的沥青路面上,涂灌水泥浆,但由于水泥浆的强度不稳定,且固化形成强度的时间较长,经常是其强度还没有形成,已经开放交通,导致沥青路面依然不稳定。
[0004]基于此,有必要对半刚性路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刚性路面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半刚性路面刚度高,抗车辙能力强,热稳定性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刚性路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沥青混合料依次进行摊铺和碾压,得到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
[0009](2)将环氧砂浆浇筑到所述步骤(1)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大空隙中,固化后得到半刚性路面;
[0010]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1)中的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0011]90~95%粗集料,3.5~4.5%胶结料,0.01~0.3%纤维和0.2~6.4%矿粉;
[0012]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4.75~13.2mm。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0014]92%粗集料,3.5~4.5%胶结料,0.2%纤维和3.3~4.3%矿粉。
[0015]优选地,所述粗集料为硬质石料,所述硬质石料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胶结料包括高黏高弹复合改性沥青、橡胶沥青和复合改性沥青

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纤维包括木质素纤维、化学纤维和矿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空隙率为27~30%。
[0019]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2)中的环氧砂浆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0020]3~5.5%环氧乳液,2~3.4%固化剂,25~31%水泥、51.4~52%填料、0~0.2%
减水剂、0~0.2%消泡剂、0~0.1%膨胀剂、0~0.1%触变剂和5~8.1%去离子水。
[0021]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环氧砂浆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0022]5.5%环氧乳液,3.4%固化剂,31%水泥、51.74%填料、0.15%减水剂、0.15%消泡剂、0.005%膨胀剂、0.005%触变剂和8.05%去离子水。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固化的温度为50~150℃。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半刚性路面。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刚性路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沥青混合料依次进行摊铺和碾压,得到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将环氧砂浆浇筑到所述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大空隙中,固化后得到半刚性路面;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90~95%粗集料,3.5~4.5%胶结料,0.01~0.3%纤维和0.2~6.4%矿粉;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4.75~13.2mm。本专利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大量的大粒径粗集料,这些粗集料相互嵌挤形成具有大空隙的骨架结构,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后将环氧砂浆浇筑进空隙中进行固化反应,使之与沥青混合料路面形成一个整体,可极大的提高沥青的刚度和抗车辙能力,从而提高路面的热稳定性。实施例的结果显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半刚性路面的动稳定度≥6500次/mm;4小时强度>20MPa,28天强度>50MPa。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刚性路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1)将沥青混合料依次进行摊铺和碾压,得到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
[0029](2)将环氧砂浆浇筑到所述步骤(1)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大空隙中,固化后得到半刚性路面;
[0030]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1)中的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0031]90~95%粗集料,3.5~4.5%胶结料,0.01~0.3%纤维和0.2~6.4%矿粉;
[0032]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4.75~13.2mm。
[0033]本专利技术将沥青混合料依次进行摊铺和碾压,得到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
[0034]以沥青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00%计,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合料的原料包括90~95%粗集料,优选为9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粗集料优选为硬质石料,所述硬质石料优选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4.75~13.2mm,当所述半刚性路面的厚度低于5厘米时,所述粗集料的单粒径优选为4.75~9.5mm,但不包括9.5mm;当所述半刚性路面的厚度在5厘米及以上时,所述粗集料的单粒径优选为9.5~13.2m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粗集料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本专利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大量的大粒径粗集料,这些粗集料相互嵌挤形成具有大空隙的骨架结构,有利于后续将环氧砂浆浇筑进空隙中,使之与沥青混合料路面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沥青的刚度和抗车辙能力,从而提高路面的热稳定性。
[0035]以沥青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00%计,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合料的原料包括3.5~4.5%胶结料,优选为4.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胶结料优选包括高黏高弹复合改性沥
青、橡胶沥青和复合改性沥青

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胶结料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胶结料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提高半刚性路面的刚性,从而提高路面的热稳定性。
[0036]以沥青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00%计,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合料的原料包括0.01~0.3%纤维,优选为0.1~0.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纤维优选包括木质素纤维、化学纤维和矿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纤维的尺寸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纤维尺寸即可。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纤维的来源没有特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刚性路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沥青混合料依次进行摊铺和碾压,得到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2)将环氧砂浆浇筑到所述步骤(1)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大空隙中,固化后得到半刚性路面;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1)中的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90~95%粗集料,3.5~4.5%胶结料,0.01~0.3%纤维和0.2~6.4%矿粉;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4.75~13.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沥青混合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92%粗集料,3.5~4.5%胶结料,0.2%纤维和3.3~4.3%矿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集料为硬质石料,所述硬质石料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料包括高黏高弹复合改性沥青、橡胶沥青和复合改性沥青

橡胶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如明周偲史彩琴张海东郑本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