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54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进行脱脂处理后在硫酸磷酸二元混酸中进行电化学抛光,以使所述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表面产生陶瓷色基础底色并氧化生成陶瓷色氧化膜层;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阳极氧化膜层生成时进行表面酸化陶瓷色处理,并在氧化膜层外有机封孔膜层,所述的有机封孔膜层为零件的表面提供光泽度及更强的耐腐蚀能力。该陶瓷色氧化膜层为铝或铝合金半成品在硫酸磷酸二元混酸中反应产物再氧化生成的氧化膜层。通过上述处理的零件,零件的综合抗蚀能力大幅提升,且稳定性极好。且稳定性极好。且稳定性极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加工,铝合金表面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许多汽车的内外区域都装有由铝板或铝型材制造的高光、亚光或者沙丁光泽的装饰件和结构件,这些部件不仅有着很高的装饰性而且还有很好的防护性。其高装饰性的表面是通过机械抛光、喷砂、拉丝、电解抛光、蚀刻等氧化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来实现的;而要使该高装饰性的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护性,则必须在阳极氧化后对其表面的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处理。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汽车用铝或铝合金装饰条外观颜色单一,质感源于金属本色,且一般的氧化后封闭处理光泽较差,耐腐蚀及耐候性差,无法满足市场日益严苛的外观及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包括:
[0007]将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进行脱脂处理后在硫酸磷酸二元混酸中进行电化学抛光,以使所述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表面产生陶瓷色基础底色并氧化生成陶瓷色氧化膜层;
[0008]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
[0009]优选地:所述脱脂处理包括:
[0010]对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用40℃

60℃的磷化碱性脱脂剂冲洗5
/>7分钟。
[0011]优选地:所述在硫酸磷酸二元混酸中进行电化学抛光包括:
[0012]在60℃

65℃的磷酸和硫酸的二元混酸中通以40

44伏特电压进行电化学抛光4

6分钟,后断电继续在槽内保留4

6分钟。
[0013]优选地:所述硫酸的浓度为300g/L

420g/L;所述磷酸的浓度为650g/L

830g/L。
[0014]优选地:将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后,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封孔膜层。
[0015]优选地:所述去除杂质处理包括:
[0016]使用浓度为20g/L

3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8℃

32℃下将生成陶瓷色氧化膜层的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浸蚀30

40秒;
[0017]用浓度为170g/L

200g/L的硫酸在15℃

20℃除灰出光100

140秒;
[0018]用浓度为180g/L

210g/L的硫酸在稳定为15℃

20℃、电压为12

15伏特下阳极氧化1200

1500秒;
[0019]用室温的第一纯水冲洗2

3分钟,所述第一纯水的pH值为3.0

6.0;
[0020]用热水洗进一步去除杂质离子,所述热水的温度为75℃

85℃,所述热水的pH值为4.0

6.0,冲洗时间为5

7分钟;
[0021]用室温的第二纯水冲洗2

4分钟,所述第二纯水的pH值为5.0

7.0。
[0022]优选地:所述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封孔膜层,包括:
[0023]采用电沉积工艺或静电喷涂工艺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
[0024]优选地:采用电沉积工艺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所述有机封孔膜层包括消光电泳漆层;所述电沉积工艺包括:
[0025]将形成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零件浸入到第一电泳槽内的电泳漆液中进行电沉积封孔和上光;所述第一电泳槽内的电泳漆液的温度为18℃

21℃,电压120

170伏特,电沉积时间为120

720秒,电泳漆液固体份质量百分比为9

11%,pH为8.2

8.6,电导率为650

950μs/cm;
[0026]将电沉积封孔和上光处理完成后的零件浸入反渗透槽进行零件表面的清洗和漆液的回收,所述反渗透槽内的槽液的pH值为8.5

10;
[0027]对零件覆膜进固化烘烤,烘烤温度为180

205℃,烘烤时间为20

35分钟。
[0028]优选地:采用电沉积工艺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所述有机封孔膜层包括高光电泳漆层;所述电沉积工艺包括:
[0029]将形成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零件浸入到第二电泳槽内的电泳漆液中进行电沉积封孔和上光;所述第二电泳槽内的电泳漆液的温度为18℃

21℃,电压90

150伏特,电沉积时间为100

500秒,电泳漆液固体份质量百分比为7

9%,pH为7.8

8.6;电导率为550

750μs/cm;
[0030]将电沉积封孔和上光处理完成后的零件浸入反渗透槽进行零件表面的清洗和漆液的回收,所述反渗透槽内的槽液的pH值为8.0

9.5;
[0031]对零件覆膜进固化烘烤,烘烤温度为180

205℃,烘烤时间为20

35分钟。
[0032]优选地:采用静电喷涂工艺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所述静电喷涂工艺包括:
[0033]将形成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零件用链条传送至16

22℃恒温通道表干16

20分钟,所述恒温通道内颗粒度为10μm以下颗粒量<4.5mg/m3;
[0034]接着将形成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零件在无尘室进行静电喷涂,所述无尘室内温度15

22℃,喷漆室湿度55
±
5%,喷涂后零件膜厚在1

5μm;
[0035]将零件送入流平室在温度为18

24℃下流平80

120秒;
[0036]对零件覆膜固化烘烤,烘烤温度为180℃

220℃,烘烤时间为20

35分钟。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8]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进行脱脂处理后在硫酸磷酸二元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进行脱脂处理后在硫酸磷酸二元混酸中进行电化学抛光,以使所述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表面产生陶瓷色基础底色并氧化生成陶瓷色氧化膜层;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处理包括:对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用40℃

60℃的磷化碱性脱脂剂冲洗5

7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硫酸磷酸二元混酸中进行电化学抛光包括:在60℃

65℃的磷酸和硫酸的二元混酸中通以40
ꢀ‑
44伏特电压进行电化学抛光4

6分钟,后断电继续在槽内保留4

6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的浓度为300g/L
ꢀ‑
420g/L;所述磷酸的浓度为650g/L
ꢀ‑
830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后,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封孔膜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杂质处理包括:使用浓度为20g/L
ꢀ‑
3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8℃

32℃下将生成陶瓷色氧化膜层的铝或铝合金的半成品浸蚀30

40秒;用浓度为170g/L
ꢀ‑
200g/L的硫酸在15℃

20℃除灰出光100

140秒;用浓度为180g/L

210g/L的硫酸在稳定为15℃

20℃、电压为12
ꢀ‑
15伏特下阳极氧化1200

1500秒;用室温的第一纯水冲洗2

3分钟,所述第一纯水的pH值为3.0

6.0;用热水洗进一步去除杂质离子,所述热水的温度为75
°
C

85
°
C,所述热水的pH值为4.0

6.0,冲洗时间为5

7分钟;用室温的第二纯水冲洗2

4分钟,所述第二纯水的pH值为5.0

7.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有机封孔膜层,包括:采用电沉积工艺或静电喷涂工艺在所述陶瓷色氧化膜层的外侧设置有机封孔膜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或铝合金部件阳极氧化及氧化膜的封闭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张海建邹凯王云帅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