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运行速度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25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1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运行速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设计速度;将设计速度输入预先构建的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车辆运行速度分析模型,进行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进行预测,获得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的预测结果;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车辆运行速度分析模型是根据不同车型对不同的纵坡坡度的敏感性、高原地区不同车型期望速度和上坡路段的速度理想模型,对高原地区不同车型在不同坡度下的速度,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获取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车辆运行速度分析模型,采用该车辆运行速度分析模型进行预测,可以提高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运行速度预测的准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发展的因素,公路交通在高原地区交通系统中占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从道路安全层面来看,高原地区的道路安全状况较其他地区而言相对严重,其公里事故数远高于位于平原地区以及丘陵地区。随着道路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如何更加安全高效地出行成为道路设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3]现行规范和设计标准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考虑车辆行车安全,但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而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运行速度更能反映道路几何线形、车辆性能、路侧环境和驾驶员行为对于实际行车的综合影响。目前采用设计速度法进行公路设计,辅以运行速度法进行公路安全性评价,但世界上部分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运行速度法进行公路设计的体系。
[0004]目前,主要是根据典型公路上在行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观测调查及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建立出道路交通特征、路况几何条件及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运行速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设计速度;将所述设计速度输入预先构建的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车辆运行速度分析模型,进行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进行预测,获得高原地区上坡路段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的预测结果;所述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车辆运行速度分析模型的构建方式包括:结合高原地区对汽车功率的影响,利用相关系数和T假设检验,分别分析不同车型对不同的纵坡坡度的敏感性;根据实测数据对规范中的期望速度进行修订,标定高原地区不同车型期望速度;分析车辆的受力状况,确定上坡路段的速度理想模型;根据所述不同车型对不同的纵坡坡度的敏感性、高原地区不同车型期望速度和上坡路段的速度理想模型,对高原地区不同车型在不同坡度下的速度,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获取高原地区上坡路段的车辆运行速度分析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高原地区对汽车功率的影响,利用相关系数和T假设检验,分别分析不同车型对不同的纵坡坡度的敏感性的步骤,包括:将车辆的加速度作为第一变量,纵坡坡度作为第二变量,假定所述第一变量和所述第二变量之间是线性相关的,所述第一变量和所述第二变量是随机变量,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r:其中,r为皮尔逊相关系数,x
i
为编号为i的第一变量的样本,y
i
为编号为i的第二变量的样本,为第一变量的样本平均数,为第二变量的样本平均数;利用T检验方法,提出假设H0:r≠0,其中,H0为原假设所述第一变量和所述第二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H1表示备选假设所述第一变量和所述第二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统计量t值为:其中,n为皮尔逊相关系数r的数量,S
r
为皮尔逊相关系数r的方差,t为统计量;若|t|≥t
α/2
(n

2),则拒绝原假设H0,表明总体的所述第一变量和所述第二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α为显著性水平,取值为0.05;若|t|<t
α/2
(n

2),则同意原假设H0,表明总体的所述第一变量和所述第二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测数据对规范中的期望速度进行修订,标定高原地区不同车型期望速度的步骤,包括:利用高原地区的实测数据,取剔除异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李存孝徐文胜薄雾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