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新海专利>正文

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25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及方法,其设于地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柱,两所述安装柱相对的一侧设有对螺旋泵转子端部进行夹持的端卡装置,两所述安装柱相背的其中一侧设有驱动端卡装置转动的电机,两所述安装柱上端侧均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向上延伸设置,两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上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对螺旋泵转子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端卡装置将螺旋泵转子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机驱使螺旋泵转子转动,再通过打磨装置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实现螺旋泵转子表面的光滑。以实现螺旋泵转子表面的光滑。以实现螺旋泵转子表面的光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泵转子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泵,亦称“螺旋扬水机”、“阿基米德螺旋泵”,它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使水体沿轴向螺旋上升的一种泵。螺旋泵转子由泵轴以及沿泵轴周向呈螺旋状设置的螺旋叶片组成,当螺旋泵转子旋转时,水等液体输送物进入螺旋叶片,沿螺旋型流道上升,直至出流,这种螺杆泵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流量大,便于维修和保养,被广泛用于灌溉、排涝等场合。
[0003]螺旋泵中,其转子的加工质量对输送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螺旋泵转子的成型方式之一是铸造,铸造形成的螺旋泵转子,其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甚至存在毛刺等的粗糙结构,会增加流体传输阻力,增加能源消耗,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传统工艺过程如下:先将螺旋泵转子两端固定置于架子上,然后通过手持式打磨机对其进行砂光打磨,使螺旋泵转子变得光滑即可。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在人工进行打磨过程中,采用打磨机沿螺旋叶片表面进行打磨,而螺旋叶片为螺旋不规则状结构,人工打磨极其不便,影响打磨质量;2.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螺旋泵转子进行手动翻转,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及方法,实现对螺旋泵转子的自动化打磨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打磨质量,同时避免人工手动对螺旋泵转子的翻转省时省力。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其包括设于地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柱,两所述安装柱相对的一侧设有对螺旋泵转子端部进行夹持的端卡装置,两所述安装柱相背的其中一侧设有驱动端卡装置转动的电机,两所述安装柱上端侧均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向上延伸设置,两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上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对螺旋泵转子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通过端卡装置将螺旋泵转子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机驱使端卡装置带动螺旋泵转子进行转动,螺旋泵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利用打磨装置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实现螺旋泵转子表面的光滑。
[0008]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移动块、抵压杆、抵压压簧、M形打磨头以及侧磨机构,所述移动块滑动套设于支撑杆上,且位于两支撑柱之间,所述抵压杆对称设于移动块下侧面,且抵压杆一端滑动穿设于移动块,另一端朝下延伸,所述M形打磨头设于抵压杆朝下延伸的一端,且M形打磨头与螺旋泵转子相抵触,所述抵压压簧套设于抵压杆上,且其两端分别与移动块以及M形打磨头抵触相连,所述侧磨机构设于M形打磨头的凹槽中以对螺旋叶片的侧部进行打磨,所述M形打磨头与螺旋泵转子相抵触的一侧设有打磨纸。当螺旋泵转子进行转动时,M
形打磨头在螺旋叶片的旋转作用下,沿螺旋泵转子轴线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螺旋泵转子与打磨纸相抵触滑动,从而实现对螺旋泵转子的打磨操作。
[0009]所述侧磨机构包括侧磨槽、侧磨板、侧磨杆、杆孔以及侧磨压簧,所述侧磨槽设于M形打磨头的凹槽底部,且贯穿于M形打磨头中部的隔板,并与M形打磨头的凹槽相连通,所述侧磨板滑动设于侧磨槽中,且侧磨板朝下的一侧设有打磨纸,打磨纸与螺旋叶片侧部相抵触,所述侧磨杆对称设于侧磨槽中,且其一端固定设于侧磨板远离螺旋叶片的一侧,另一端向上延伸并穿设于M形打磨头中,所述杆孔设于侧磨槽远离侧磨板的一侧以供侧磨杆穿设滑移,所述侧磨压簧套设于侧磨杆上,且两端分别与侧磨板以及侧磨槽靠近杆孔的一侧固定连接。侧磨板在侧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与螺旋叶片侧部进行自适应抵触,从而可以实现对不同螺旋深度螺旋泵转子进行打磨,进一步的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M形打磨头靠近螺旋叶片的螺旋面一侧嵌设有螺旋片,螺旋片与螺旋叶片平行设置,所述M形打磨头上设有与之对应的供螺旋片嵌设的螺旋槽,所述螺旋片通过螺旋压簧与螺旋槽相连,且螺旋片滑动设于螺旋槽中,所述螺旋片远离螺旋槽的一侧设有打磨纸。螺旋片在螺旋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将螺旋片向外推出,并与螺旋叶片的螺旋面相互抵触,以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M形打磨头中设有对侧磨杆进行单向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限位棘、限位齿、限位压簧、复位线、线槽、复位螺栓以及螺栓孔,所述限位齿设于侧磨杆靠近杆孔的一端,且沿侧磨杆周向均匀设有若干,所述限位槽设于杆孔内壁,所述限位棘一端转动设于限位槽靠近杆孔的一侧,另一端与限位齿相卡设,所述限位压簧设于限位槽中,且与限位棘相抵触,所述线槽设于限位槽远离杆孔的一侧,且与之相互连通,所述线槽另一端穿过M形打磨头且向外延伸,所述螺栓孔设于线槽向外延伸的一端,所述复位线一端固定设于限位棘上,并依次穿过限位压簧、线槽以及螺栓孔,且在螺栓孔的一端连接有复位螺栓,所述复位螺栓螺纹设于螺栓孔中,以控制限位棘与限位齿的开合。自然状态下,限位棘在限位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将限位棘一端推向侧磨杆上端的限位齿,并对其进行卡设限位,从而有效保证侧磨杆只能朝着螺旋泵转子的方向单向运动,以避免因其自身重量不足而导致打磨不充分问题的发生;当需要对侧磨杆进行复位时,只需拧动复位螺栓,使之朝着远离螺纹孔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限位棘在复位线的拉力下,朝限位槽中转动,从而解除限位棘对侧磨杆的限位作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中设有改变移动块与支撑杆之间阻力的变阻机构,所述变阻机构包括变阻球、变阻孔、变阻压簧、球壳以及变阻槽,所述变阻槽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且位于支撑杆朝上的一侧,所述变阻孔设于移动块中,且与变阻槽相连通,所述变阻孔中设有变阻压簧,且变阻压簧一端与变阻孔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球壳,球壳为半球形壳体结构,且其中嵌设有变阻球,所述变阻球与变阻槽相抵触。初始状态,变阻孔与支撑杆上的其中一个变阻槽相互连通,此时变阻球嵌设于变阻槽中,随螺旋叶片的转动,螺旋压簧被压缩,当某一时刻螺旋压簧产生的反向力足以推动移动块时,即变阻球从变阻槽中滚动滑出,使得变阻球更易在支撑杆上滑动,直至变阻球到达下一变阻槽中,此设计配合螺旋压簧,使M形打磨头形成了具有弹射作用的结构,即开始时螺旋叶片进行转动,螺旋压簧被压缩,当其产生的弹力足以推动变阻球滑出变阻槽后,变阻球滑至支撑杆上,从而使移动块从卡设变为滑动,使运动阻力进一步减小,从而将M形打磨头弹射一端
距离,使M形打磨头另一侧的打磨纸与螺旋叶片发生碰撞,从而有效将其上粘有的打磨碎屑进行震落,避免碎屑对螺旋泵转子造成的二次划痕等损伤。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两侧分别设有转向杆,且转向杆分别朝支撑柱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柱上对应设有供电机调整转向的转向按钮,转向按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电机控制系统之间为电连接。移动块随螺旋泵转子的转动朝一个方向进行移动,转向杆亦随之移动,当转向杆触碰到其中一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其包括设于地面的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两端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安装柱(11),两所述安装柱(11)相对的一侧设有对螺旋泵转子端部进行夹持的端卡装置(2),两所述安装柱(11)相背的其中一侧设有驱动端卡装置(2)转动的电机(111),两所述安装柱(11)上端侧均设有支撑柱(12),且支撑柱(12)向上延伸设置,两所述支撑柱(12)相对的一侧上端设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上设有对螺旋泵转子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3);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移动块(31)、抵压杆(32)、抵压压簧(33)、M形打磨头(34)以及侧磨机构(35),所述移动块(31)滑动套设于支撑杆(13)上,且位于两支撑柱(12)之间,所述抵压杆(32)对称设于移动块(31)下侧面,且抵压杆(32)一端滑动穿设于移动块(31),另一端朝下延伸,所述M形打磨头(34)设于抵压杆(32)朝下延伸的一端,且M形打磨头(34)与螺旋泵转子相抵触,所述抵压压簧(33)套设于抵压杆(32)上,且其两端分别与移动块(31)以及M形打磨头(34)抵触相连,所述侧磨机构(35)设于M形打磨头(34)的凹槽中以对螺旋叶片的侧部进行打磨,所述M形打磨头(34)与螺旋泵转子相抵触的一侧设有打磨纸(340);所述侧磨机构(35)包括侧磨槽(351)、侧磨板(352)、侧磨杆(353)、杆孔(354)以及侧磨压簧(355),所述侧磨槽(351)设于M形打磨头(34)的凹槽底部,且贯穿于M形打磨头(34)中部的隔板,并与M形打磨头(34)的凹槽相连通,所述侧磨板(352)滑动设于侧磨槽(351)中,且侧磨板(352)朝下的一侧设有打磨纸(340),打磨纸(340)与螺旋叶片侧部相抵触,所述侧磨杆(353)对称设于侧磨槽(351)中,且其一端固定设于侧磨板(352)远离螺旋叶片的一侧,另一端向上延伸并穿设于M形打磨头(34)中,所述杆孔(354)设于侧磨槽(351)远离侧磨板(352)的一侧以供侧磨杆(353)穿设滑移,所述侧磨压簧(355)套设于侧磨杆(353)上,且两端分别与侧磨板(352)以及侧磨槽(351)靠近杆孔(354)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打磨头(34)靠近螺旋叶片的螺旋面一侧嵌设有螺旋片(341),螺旋片(341)与螺旋叶片平行设置,所述M形打磨头(34)上设有与之对应的供螺旋片(341)嵌设的螺旋槽(342),所述螺旋片(341)通过螺旋压簧(343)与螺旋槽(342)相连,且螺旋片(341)滑动设于螺旋槽(342)中,所述螺旋片(341)远离螺旋槽(342)的一侧设有打磨纸(3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杆泵转子铸造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打磨头(34)中设有对侧磨杆(353)进行单向限位的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槽(41)、限位棘(42)、限位齿(43)、限位压簧(44)、复位线(45)、线槽(46)、复位螺栓(47)以及螺栓孔(48),所述限位齿(43)设于侧磨杆(353)靠近杆孔(354)的一端,且沿侧磨杆(353)周向均匀设有若干,所述限位槽(41)设于杆孔(354)内壁,所述限位棘(42)一端转动设于限位槽(41)靠近杆孔(354)的一侧,另一端与限位齿(43)相卡设,所述限位压簧(44)设于限位槽(41)中,且与限位棘(42)相抵触,所述线槽(46)设于限位槽(41)远离杆孔(354)的一侧,且与之相互连通,所述线槽(46)另一端穿过M形打磨头(34)且向外延伸,所述螺栓孔(48)设于线槽(46)向外延伸的一端,所述复位线(45)一端固定设于限位棘(42)上,并依次穿过限位压簧(44)、线槽(46)以及螺栓孔(48),且在螺栓孔(48)的一端连接有复位螺栓(47),所述复位螺栓(47)螺纹设于螺栓孔(48)中,以控制限位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海
申请(专利权)人:陈新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