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加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713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分布式加压系统,包括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的主体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结构;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设置有四组,承载框架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内部;氢气罐,所述氢气罐设置有三组,氢气罐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顶部,氢气罐顶部一侧设置有手排机构,氢气罐顶部另一侧设置有自排机构,氢气罐底部一侧设置有补气机构,氢气罐底部另一侧设置有输气机构,输气机构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充气机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顶部;隔膜压缩泵,所述隔膜压缩泵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内部,隔膜压缩泵能够预先对三个不同压力的储氢罐进行加压,对氢气储罐补充充气,直至达到要求气压,提高加氢的速度,减轻压缩机的工作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加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分布式加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汽车,顾名思义,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氢能汽车分为两种,一种是氢内燃机汽车,是以内燃机燃烧氢气(通常透过分解甲烷或电解水取得)产生动力推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是使氢或含氢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
[0003]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1811320396.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氢气加注设备,包括加注设备入口、加注设备出口、真空泵、除氧装置、氮气储存装置、除氮装置、以及氢气储存装置,加注设备入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真空泵的出气口选择性地与除氧装置的进气口或除氮装置的进气口连通,除氧装置的出气口与氮气储存装置的回收口连通,除氮装置的出气口与氢气储存装置的回收口连通,氮气储存装置的出气口和氢气储存装置的出气口选择性地与加注设备出口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氧装置可去除氮气中的氧气,除氮装置可去除氢气中的氮气,从而实现氮气和氢气的回收利用,提高氮气和氢气的重复利用率。
[0004]基于上述,现有新能源汽车续航较低需要经常进行燃料加注,目前的加氢站直接用隔膜压缩机对汽车氢储气罐进行加气,隔膜压缩机直接加注导致加气时间长,且对压缩机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分布式加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新能源汽车续航较低需要经常进行燃料加注,目前的加氢站直接用隔膜压缩机对汽车氢储气罐进行加气,隔膜压缩机直接加注导致加气时间长,且对压缩机要求较高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分布式加压系统,包括装配主体;
[0009]所述装配主体的主体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结构;
[0010]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设置有四组,承载框架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内部;
[0011]氢气罐,所述氢气罐设置有三组,氢气罐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顶部,氢气罐顶部一侧设置有手排机构,氢气罐顶部另一侧设置有自排机构,氢气罐底部一侧设置有补气机构,氢气罐底部另一侧设置有输气机构,输气机构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充气机构;
[0012]缓冲罐,所述缓冲罐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顶部;
[0013]隔膜压缩泵,所述隔膜压缩泵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装配主体包括:
[0015]收纳开槽,收纳开槽开设于装配主体一侧;
[0016]控制器,控制器固定安装于装配主体一侧;
[0017]支撑柱,支撑柱设置有三组,支撑柱固定安装于收纳开槽内侧;
[0018]安装仓,安装仓一体式设置于装配主体一侧;
[0019]遮挡顶盖,遮挡顶盖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顶部;
[0020]排气管,排气管固定安装于装配主体顶部;
[0021]阻火器,阻火器固定安装于排气管末端;
[0022]排污管,排污管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底部一侧。
[0023]优选的,所述承载框架包括有:
[0024]限位柱,限位柱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两侧;
[0025]定位框,定位框固定安装于限位柱内侧;
[0026]锁定件,锁定件固定安装于定位框两侧;
[0027]承载底座,承载底座固定设置于承载框架底部;
[0028]活动柱,活动柱固定设置于承载框架底部内侧;
[0029]承重架,承重架固定设置于承载底座底部;
[0030]伸缩支柱,伸缩支柱固定安装于承重架底部;
[0031]排污阀,排污阀固定安装于承重架底部。
[0032]优选的,所述手排机构包括有:
[0033]排出管,排出管固定设置于氢气罐顶部;
[0034]截止阀A,截止阀A固定安装于排出管末端;
[0035]分排管,分排管固定设置于排出管一侧,分排管末端与排气管相连接;旋塞阀A,旋塞阀A固定设置于分排管外侧。
[0036]优选的,所述自排机构包括:
[0037]自排管,自排管固定设置于氢气罐顶部一侧;
[0038]旋塞阀B,旋塞阀B固定设置于自排管外侧;
[0039]安全阀,安全阀固定设置于自排管末端;
[0040]转接管,转接管设置于安全阀一端,转接管末端与排气管相连接。
[0041]优选的,所述补气机构包括有:
[0042]补气接管,补气接管固定设置于氢气罐底部一侧;
[0043]连接管,连接管固定设置于补气接管末端,连接管末端与分输管相连接;止回阀A,止回阀A固定设置于连接管外侧;
[0044]电磁阀A,电磁阀A固定设置于连接管末端外侧。
[0045]优选的,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有:
[0046]充气接管,充气接管固定设置于氢气罐底部另一侧;
[0047]导气管,导气管固定设置于充气接管末端,导气管末端与输气管相连接;电磁阀B,电磁阀B固定设置于导气管外侧;
[0048]止回阀B,止回阀B固定设置于导气管末端外侧。
[0049]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
[0050]输气管,输气管固定设置于导气管末端;
[0051]充气软管,充气软管固定设置于输气管末端;
[0052]充气头,充气头设置于充气软管末端。
[0053]优选的,所述缓冲罐包括有:
[0054]充气管,充气管固定设置于缓冲罐顶部一侧;
[0055]送气管,送气管固定设置于缓冲罐一侧。
[0056]优选的,所述隔膜压缩泵设置有:
[0057]进气管,进气管固定设置于隔膜压缩泵顶部;
[0058]气体冷却器,气体冷却器连接设置于隔膜压缩泵一侧;
[0059]分输管,分输管固定设置于气体冷却器一侧;
[0060]辅助管,辅助管固定设置于分输管一侧。
[0061](三)有益效果
[006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输气机构与充气机构,燃料汽车进入加氢站后,输气机构、充气机构与氢气罐进行配合,打开加气阀门,对汽车进行加气操作,先打开低压氢气罐对汽车氢气充气,待压力平衡后,关闭低压氢气罐进气电磁阀门,打开中压氢气罐,待压力平衡后,打开高压氢气罐,气压平衡后,气泵开始工作,对氢气储罐补充充气,直至达到要求气压,三个氢气罐分级对汽车加气,提高加氢的速度,减轻压缩机的工作强度,解决现有技术隔膜压缩泵充气慢的缺点。
[006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手排机构与自排机构,分排管与旋塞阀A之间进行配合,能够通过操作工手动对氢气罐内部的残余氢气进行排放,以便于后续对氢气罐进行清洁维护,排出管与截止阀A之间进行配合,能够在氢气罐损坏时快速对内部较多的氢气进行排出收集,防止氢气的不必要浪费,自排管与安全阀之间进行配合,能够在氢气罐内部压力过高时进行自动降压,防止氢气罐内部压力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加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主体(1);所述装配主体(1)的主体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结构;承载框架(2),所述承载框架(2)设置有四组,承载框架(2)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1)内部;氢气罐(3),所述氢气罐(3)设置有三组,氢气罐(3)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2)顶部,氢气罐(3)顶部一侧设置有手排机构,氢气罐(3)顶部另一侧设置有自排机构,氢气罐(3)底部一侧设置有补气机构,氢气罐(3)底部另一侧设置有输气机构,输气机构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充气机构;缓冲罐(4),所述缓冲罐(4)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2)顶部;隔膜压缩泵(5),所述隔膜压缩泵(5)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加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主体(1)包括:收纳开槽(101),收纳开槽(101)开设于装配主体(1)一侧;控制器(102),控制器(102)固定安装于装配主体(1)一侧;支撑柱(103),支撑柱(103)设置有三组,支撑柱(103)固定安装于收纳开槽(101)内侧;安装仓(104),安装仓(104)一体式设置于装配主体(1)一侧;遮挡顶盖(105),遮挡顶盖(105)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1)顶部;排气管(106),排气管(106)固定安装于装配主体(1)顶部;阻火器(107),阻火器(107)固定安装于排气管(106)末端;排污管(108),排污管(108)固定设置于装配主体(1)底部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加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2)包括有:限位柱(201),限位柱(201)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2)两侧;定位框(202),定位框(202)固定安装于限位柱(201)内侧;锁定件(203),锁定件(203)固定安装于定位框(202)两侧;承载底座(204),承载底座(204)固定设置于承载框架(2)底部;活动柱(205),活动柱(205)固定设置于承载框架(2)底部内侧;承重架(206),承重架(206)固定设置于承载底座(204)底部;伸缩支柱(207),伸缩支柱(207)固定安装于承重架(206)底部;排污阀(208),排污阀(208)固定安装于承重架(206)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加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排机构包括有:排出管(301),排出管(301)固定设置于氢气罐(3)顶部;截止阀A(3011),截止阀A(3011)固定安装于排出管(301)末端;分排管(3012),分排管(3012)固定设置于排出管(301)一侧,分排管(3012)末端与排气管(106)相连接;旋塞阀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奥菲特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