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029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由复合层构成,所述复合层包括内层、底层、基层、网址防伪码、上层、刮涂层和防护膜,内层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层,所述内层的上表面固接有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印刷网址防伪码。该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通过薄膜本体和复合层之间的配合,在薄膜本体热封制成包装袋使用途中,被消费者购买后可以将防护膜向完成翻卷,将刮涂层进行剐蹭,使消费者可以对上层内层的基层上方的网址防伪码进行观察,然后登陆网址输入防伪码即可对内侧包装产品进行真伪查询,使得薄膜后续使用的功能性得以提升,利于推广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


[0001]本技术涉及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具体为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

技术介绍

[0002]BOPP消光膜给人以柔和舒适的感觉与纸张有相同的效果,阅读消光膜复合的书、画及包装物,可以消除眼睛疲劳,而且BOPP消光膜是一种时尚、高档的包装材料,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在印刷、包装上有广泛的用途,但是一般的BOPP消光膜不具有热封性能,下游客户在利用BOPP消光膜制袋时必须先将消光膜和PE复合后才能制袋,如此一来,势必增加了下游客户的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存有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得以进行应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不足,例如热封后使用过程中的包装袋功能性较为一般,无法为内部包装产品提供防伪性能,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热封后使用过程中的包装袋功能性较为一般,无法为内部包装产品提供防伪性能,不利于推广使用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由复合层构成;
[0005]所述复合层包括内层、底层、基层、网址防伪码、上层、刮涂层和防护膜;
[0006]所述内层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层,所述内层的上表面固接有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印刷网址防伪码,所述基层的上表面固接有上层,所述上层的上表面设有刮涂层,所述刮涂层的上表面贴合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下表面左侧端部与上层的接触面固定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膜的下表面右侧粘合有粘黏层,所述粘黏层的下表面与上层的上表面相粘合。
[0008]优选的,所述底层的下表面设有防伪透明油墨。
[0009]优选的,所述上层的厚度为3.0μm,所述内层的厚度为10

35μm,所述底层的厚度为0.8

1.2μm。
[0010]优选的,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有增效机构;
[0011]所述增效机构包括查询号码、标签和二维码;
[0012]所述查询号码印刷在基层的上表面中心下方,所述标签印刷在基层的上表面中心左侧,所述二维码印刷在基层的上表面中心右侧。
[0013]优选的,所述基层的上表面加工有花纹。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通过薄膜本体和复合层之间的配合,在薄膜本体热封制成包装袋使用途中,被消
费者购买后可以将防护膜向完成翻卷,将刮涂层进行剐蹭,使消费者可以对上层内层的基层上方的网址防伪码进行观察,然后登陆网址输入防伪码即可对内侧包装产品进行真伪查询,使得薄膜后续使用的功能性得以提升,利于推广使用。
[0016]通过薄膜本体、复合层和增效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够观看基层外表面后,消费者可以拔打查询号码上方的号码,输入防伪码即可得知所买产品的真伪,或是使用手机扫码二维码,根据提示输入操作也能够知晓薄膜制成包装内部产品的真伪,查询方式多样化,利于推广使用。
[0017]通过薄膜本体、复合层和防伪透明油墨之间的配合,防伪透明油墨能够防止薄膜制成包装袋被二次重复使用,以保障对内部产品的单一防伪包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内层、刮涂层和防护膜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上层、防护膜和粘黏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基层的俯视图。
[0022]图中:1、薄膜本体,2、复合层,201、内层,202、底层,203、基层,204、网址防伪码,205、上层,206、刮涂层,207、防护膜,3、增效机构,301、查询号码,302、图标,303、二维码,4、粘黏层,5、防伪透明油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薄膜本体1由复合层2构成,复合层2包括内层201、底层202、基层203、网址防伪码204、上层205、刮涂层206和防护膜207,内层201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层202,内层201为均聚聚丙烯层,底层202为热封层,可热封消光层所用的消光料为高密度聚乙烯与无规聚丙烯按一定比例的共混物,其熔点在115

120℃之间,具有可热封性,内层201为均聚聚丙烯、抗静电剂和爽滑剂混合物,薄膜既具有消光性能又具有热封性能,内层201的上表面固接有基层203,基层203的上表面印刷网址防伪码204,基层203的上表面固接有上层205,上层205为可热封消光层,上层205的上表面设有刮涂层206,刮涂层206的上表面贴合有防护膜207,防护膜207为硬质XPELAP薄膜,能够为内侧的刮涂层206进行防护,防护膜207的下表面左侧端部与上层205的接触面固定相连,防护膜207的下表面右侧粘合有粘黏层4,粘黏层4的下表面与上层205的上表面相粘合,粘黏层4可提升防护膜207的稳定性,使得防护膜207与上层205之间不易分离,底层202的下表面设有防伪透明油墨5,防伪透明油墨5与现有技术中的防伪透明胶带防伪透明油墨制成材质相同,能够防止薄膜制成包装袋被二次重复使用,以保障对内部产品的单一防伪包装,上层205的厚度为3.0μm,内层201的厚度为10

35μm,底层202的厚度为0.8

1.2μm,使得薄膜主体1的制成厚度较薄,利于后续的热封作业。
[0025]基层203的上表面设有增效机构3,增效机构3包括查询号码301、标签302和二维码303,查询号码301印刷在基层203的上表面中心下方,标签302印刷在基层203的上表面中心左侧,二维码303印刷在基层203的上表面中心右侧,基层203的上表面加工有花纹,花纹能够增强基层203上表面的美观性。
[0026]当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在薄膜本体1制成包装袋对产品包装使用途中,薄膜本体1中的上层205为可热封消光层,内层201为均聚聚丙烯层,底层202为热封层,可热封消光层所用的消光料为高密度聚乙烯与无规聚丙烯按一定比例的共混物,其熔点在115

120℃之间,具有可热封性,内层为均聚聚丙烯、抗静电剂和爽滑剂混合物,薄膜既具有消光性能又具有热封性能,在薄膜本体1热封制成包装袋使用途中,被消费者购买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本体(1)由复合层(2)构成;所述复合层(2)包括内层(201)、底层(202)、基层(203)、网址防伪码(204)、上层(205)、刮涂层(206)和防护膜(207);所述内层(201)的下表面固接有底层(202),所述内层(201)的上表面固接有基层(203),所述基层(203)的上表面印刷网址防伪码(204),所述基层(203)的上表面固接有上层(205),所述上层(205)的上表面设有刮涂层(206),所述刮涂层(206)的上表面贴合有防护膜(207),所述防护膜(207)的下表面左侧端部与上层(205)的接触面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两面热封的消光型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膜(207)的下表面右侧粘合有粘黏层(4),所述粘黏层(4)的下表面与上层(205)的上表面相粘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煌戴建付项晓波张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东威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