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色罐与连续脱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655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色罐与连续脱色系统;所述脱色罐包括伸入罐体内部的搅拌轴,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设置有叶片,还包括挡板,挡板的一侧板边设置于罐体的内壁上,挡板的另一侧板边向搅拌轴所在的方向延伸并处于搅拌轴与叶片的避让位置处;所述连续脱色系统,包括物料储罐、活性炭储罐、脱色罐、料液储罐和过滤装置,所述物料储罐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的出口分别通向脱色罐的入料口,脱色罐的溢流口与料液储罐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料液储罐的底部出料口通向过滤装置的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结构的改进,可以提高脱色罐的的脱色效率,并可实现脱色与过滤步骤的连续进行。步骤的连续进行。步骤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色罐与连续脱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脱色罐与连续脱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脱色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各种氨基酸、味精、食用糖、葡萄糖、淀粉糖等工业领域的脱色、提纯、除杂、除臭方法。一般来说,其脱色方法是将待脱色物料和活性炭料浆分别泵入脱色罐中后,由电机驱动旋浆式搅拌器对二者进行混合,使物料中的色素或杂质成分被活性炭吸附,再经过滤除去以达到脱色效果。然而,现有脱色罐中旋浆式搅拌器的扰流作用有限,为使脱色罐中的物料和料液达到预期的混合和脱色效果,需要延长脱色时间,这样带来的弊端就是脱色过程和过滤过程需要间隔进行,也即是说,在完成混合过程后,脱色罐中的物料需要整罐的流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过滤处理。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上述间隔进行的脱色

过滤过程会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脱色效率的脱色罐。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脱色罐,包括伸入罐体内部的搅拌轴,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设置有叶片,还包括挡板,挡板的一侧板边设置于罐体的内壁上,挡板的另一侧板边向搅拌轴所在的方向延伸并处于搅拌轴与叶片的避让位置处。
[0006]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挡板在罐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或呈连续布置的环形板状,挡板的板面与罐体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10~170
°

[0007]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挡板在罐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0008]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入料口,罐体的侧壁上邻近罐体顶部处设有溢流口。
[0009]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固定于罐体的顶部。
[0010]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叶片沿着搅拌轴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相邻叶片呈空间交叉式或空间重叠式布设,叶片驱动物料沿罐体的周向或轴向或周向与轴向之间的方向反复搅动混合。
[0011]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能够实现连续脱色的系统,适合产业化应用。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3]一种连续脱色系统,包括物料储罐、活性炭储罐、脱色罐、料液储罐和过滤装置,所述物料储罐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的出口分别通向脱色罐的入料口,脱色罐的溢流口与料液储罐的入料口通过管道连通,料液储罐的底部出料口通向过滤装置的入口。
[0014]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共混设备,所述物料储罐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的出口分别
通向共混设备的入口,共混设备的出口通向脱色罐的入料口。
[0015]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换热设备,所述物料储罐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的出口分别通向换热设备的入口,换热设备的出口通向脱色罐的入料口;
[0016]或,所述物料储罐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的出口分别通向共混设备的入口,换热设备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共混设备的出口、脱色罐的入料口相连通。
[0017]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物料储罐与共混设备之间依次设有第一真空泵和第一节流阀,所述活性炭储罐与共混设备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真空泵和第二节流阀,料液储罐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三真空泵。
[0018]优选的方案为,还包括位于脱色罐与料液储罐之间的多通管路,多通管路通过支管路分别与换热设备的出口、脱色罐的入料口、料液储罐的底部出料口、过滤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与换热设备的出口、脱色罐的入料口、料液储罐的底部出料口、过滤装置的入口连通的支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三节流阀、第四节流阀、第六节流阀、第七节流阀,所述多通管路上设有第五节流阀。
[0019]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过滤装置为板框压滤机。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脱色罐的罐体内壁上增设挡板,以加强物料与活性炭浆液的混合效果,从而降低混合时间,提高脱色效率。脱色罐中的混合液可以通过溢流口流入料液储罐中,在下沉上浮的流体运动中作进一步混合,即可达到预期的混合效果,这样混合液再从料液储罐的底部出料口流入进入过滤装置中实现活性炭与物料的分离,如此即可实现脱色与过滤步骤的连续进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1脱色罐
[0024]参见附图1,一种脱色罐,包括伸入罐体47内部的搅拌轴43,驱动机构41驱动搅拌轴43转动,搅拌轴43上设置有叶片42,还包括挡板44,挡板44的一侧板边设置于罐体47的内壁上,挡板44的另一侧板边向搅拌轴43所在的方向延伸并处于搅拌轴43与叶片42的避让位置处。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44的设置有助于增强混合效果,提高脱色效率。
[0026]优选的,所述挡板44在罐体47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或呈连续布置的环形板状,挡板44的板面与罐体47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10~170
°

[0027]物料在搅拌轴43和叶片42的转动作用下,在脱色罐内呈涡流状的流动状态。由于挡板44呈倾斜状,这样物料在运动过程中会撞击到挡板44上反馈回来的冲击力会加大混合效果。
[0028]优选的,所述挡板44在罐体47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0029]为获得更好的混合效果,所述挡板44的板面与罐体47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150
°

[0030]为进一步获得更好的混合效果,所述挡板44的板面与罐体47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60
°

[0031]具体的方案为,所述罐体47的底部设有入料口46,罐体47的侧壁上邻近罐体47顶部处设有溢流口45。
[0032]具体的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41为电机,搅拌轴43的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固定于罐体47的顶部。
[0033]具体的方案为,所述叶片42沿着搅拌轴43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相邻叶片42呈空间交叉式或空间重叠式布设,叶片42驱动物料沿罐体47的周向或轴向或周向与轴向之间的方向反复搅动混合。
[0034]实施例2连续脱色系统
[0035]参见附图1,一种连续脱色系统,包括物料储罐10、活性炭储罐20、脱色罐40、料液储罐50和过滤装置60,所述物料储罐10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20的出口分别通向脱色罐40的入料口46,脱色罐40的溢流口45与料液储罐50的入料口51通过管道连通,料液储罐50的底部出料口通向过滤装置60的入口。
[0036]所述脱色罐40的结构设置同实施例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物料储罐10和活性炭储罐20中的物料和浆液分别机内脱色罐40中后,进行充分的混合吸附脱色过程,之后混合液从溢流口进入料液储罐50中,依靠流体的流动性能作进一步混合,并连续进入过滤装置60中进行活性炭与物料的分离。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色罐,包括伸入罐体(47)内部的搅拌轴(43),驱动机构(41)驱动搅拌轴(43)转动,搅拌轴(43)上设置有叶片(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44),挡板(44)的一侧板边设置于罐体(47)的内壁上,挡板(44)的另一侧板边向搅拌轴(43)所在的方向延伸并处于搅拌轴(43)与叶片(42)的避让位置处;所述挡板(44)在罐体(47)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或呈连续布置的环形板状,挡板(44)的板面与罐体(47)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60
°
;所述罐体(47)的底部设有入料口(46),罐体(47)的侧壁上邻近罐体(47)顶部处设有溢流口(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1)为电机,搅拌轴(43)的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固定于罐体(47)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2)沿着搅拌轴(43)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相邻叶片(42)呈空间交叉式或空间重叠式布设,叶片(42)驱动物料沿罐体(47)的周向或轴向或周向与轴向之间的方向反复搅动混合。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脱色罐的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储罐(10)、活性炭储罐(20)、脱色罐(40)、料液储罐(50)和过滤装置(60),所述物料储罐(10)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20)的出口分别通向脱色罐(40)的入料口(46),脱色罐(40)的溢流口(45)与料液储罐(50)的入料口(51)通过管道连通,料液储罐(50)的底部出料口通向过滤装置(60)的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共混设备(90),所述物料储罐(10)的出口和活性炭储罐(20)的出口分别通向共混设备(90)的入口,共混设备(90)的出口通向脱色罐(40)的入料口(46)。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设备(30),所述物料储罐(10)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思青马祥亮刘树蓬刘磊余军
申请(专利权)人: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