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388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投炭罐10、风管20、喷淋罐30、管道40、风管50和排风装置6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无需循环泵持续提供循环水喷淋动力,减少能源消耗;无需定期更换喷淋循环水,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减少三废处理;并将活性炭和水回收循环利用至投炭罐中,减少了活性炭及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料利用率且绿色环保,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产成本。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生物发酵、化妆品、食品、制药等领域,包括用于化工原料、中间体、终产品的净化、保存和标准化,并用于除去残留气味和不合格的颜色等,以及用于生物发酵产品的除杂脱色、油类化学品的处理和净化、激活生物技术过程、农业化学品的生产和净化等。
[0003]活性炭投料时,颗粒细小的活性炭粉尘漂浮在投炭罐周围的空气中,吸入肺中造成沉积,严重损害投炭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且因活性炭浪费而增加生产成本。现常用的喷淋塔回收活性炭方法存在下述缺陷,一是需要循环泵持续提供循环水喷淋动力,能源消耗较大;二是需要定期更换喷淋循环水,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且由此导致三废处理量大等问题;三是造成活性炭浪费。为此,需要研发一种操作简便、高效回收活性炭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投炭罐10、风管20、喷淋罐30、管道40、风管50和排风装置60。
[000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投炭罐10通过风管20与喷淋罐30相连接,喷淋管30通过管道40连接回投炭罐10,同时,喷淋罐30通过风管50与排风装置60相连。
[0006]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风管20的一端连接在投炭罐10的顶部。
[0007]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风管20的另一端连接于喷淋罐30中下部。
[0008]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40的一端连接于喷淋罐30的底部。
[000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40的另一端连接于投炭罐10的中上部。
[001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风管50的一端连接在喷淋管30的顶部,另一端与排风装置60相连。
[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投炭罐10上设有投料口11、管道12、管道13。
[0012]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投料口11用于活性炭投料。
[0013]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管道12用于进水,所述水选自自来水、纯化水、去离子水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管道13上设有阀门131。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投炭罐10上设有搅拌装置15。
[0016]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投炭罐10上设有液位计14。
[0017]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罐30上设有管道31。
[0018]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31用于进水,所述水选自自来水、纯化水、去离子水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001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31根据罐体大小、投炭量多少可设置多条。
[002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31上设有喷淋头311,优选喷淋头个数根据罐体大小、投炭量多少可设置多个。
[002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头311上设有喷淋孔3111,优选喷淋孔个数根据罐体大小、投炭量多少可设置多个。
[0022]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罐30上设有液位计32。
[0023]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40上设有阀门41。
[0024]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排风装置60可选风机。
[002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活性炭从投料口11投入到投炭罐10中,打开自来水阀门自来水经管道12加入到投炭罐,加入自来水量通过液位计14进行控制,通过搅拌装置15搅拌混合形成炭浆,打开131阀门从管道13流出;同时,打开排风装置60,通过风管20,会把投炭罐中的活性炭粉尘吸入至喷淋罐30中,打开通入喷淋罐中的自来水阀门,自来水经管道31通过喷淋头311上的喷淋孔3111加入至喷淋罐30中,喷淋罐30中活性炭粉尘与自来水混合液经管道40回流到投炭罐10中循环利用,喷淋罐30中的尾气通过风管50、风机60排到罐外。
[0026]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活性炭从投料口11投入到投炭罐10中,打开自来水阀门自来水经管道12加入到投炭罐10,加入自来水量通过液位计14进行控制,通过搅拌装置15搅拌混合形成炭浆,打开131阀门从管道13流出;同时,打开排风装置60,通过风管20,会把投炭罐10中的活性炭粉尘吸入至喷淋罐30中,打开通入喷淋罐30中的自来水阀门,自来水经管道31通过喷淋头311上的喷淋孔3111加入至喷淋罐30中,可通过液位计32来控制喷淋罐30的液位,当喷淋罐中的活性炭粉尘与自来水融合到一定体积时,打开喷淋罐底阀门41,活性炭粉尘与自来水混合液经管道40回流到投炭罐10中循环利用,喷淋罐中的尾气通过风管50、风机60排到罐外。
[002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炭罐,所述投炭罐包括投料口11、管道12、管道13、液位计14、搅拌装置15、风管20和风管40。
[0028]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投料口11可设置在投炭罐10的顶部。
[002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管道12可设置在投炭罐10的顶部或侧壁中上部。
[003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管道13设置在投炭罐10的底部或侧壁中下部。
[003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管道13上设有阀门131。
[0032]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投炭罐10通过风管20与喷淋罐30相连接,投炭罐中的活性粉尘可通过风管20进入喷淋罐30。
[0033]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风管20设置在投炭罐10的顶部或侧壁中上部。
[0034]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投炭罐10通过管道40与喷淋罐30相连接,喷淋罐30中的活性炭粉尘与水的混合液可通过管道40回流至投炭罐10中。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无需循环泵持续提供循环水喷淋动力,减少能源消耗和三废处理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
[0037]2、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无需定期更换喷淋循环水,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无需循环泵提供循环动力,降低能耗和成本,并将活性炭和水回收循环利用至投
炭罐中,减少了活性炭及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料利用率且绿色环保,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0038]3、本专利技术系统喷淋罐中排出的尾气无活性炭粉尘,避免了环境污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适宜工业化大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39]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0040]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004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投炭罐。
[0042]图中,10

炭罐、11

投料口、12

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粉尘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投炭罐(10)、风管(20)、喷淋罐(30)、管道(40)、风管(50)和排风装置(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投炭罐(10)通过风管(20)与喷淋罐(30)相连接,喷淋管(30)通过管道(40)连接回投炭罐(10),同时,喷淋罐(30)通过风管(50)与排风装置(60)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炭罐(10)上设有投料口(11)、管道(12)、管道(13)。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道(13)上设有阀门(13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炭罐(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虎韩成秀陈转兄
申请(专利权)人: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