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贤昉专利>正文

气温与降水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21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温与降水演示仪,涉及有上滑轮、框架、上行线、下行线、转动钮、下滑轮、下连接点、塑质条带、上连接点、驱动连线、气温对照表和降水对照表,框架是主体支撑件,方框形结构,正面为透明玻璃板作为面板。在框架的中间,上部设置有上滑轮,下部设置有转动钮,在上滑轮与转动钮的转动轴之间,设置有驱动连线,后面的连线是上行线,前面的连线是下行线。在转动钮的上面,靠近面板的位置,设置有下滑轮,在上滑轮与下滑轮之间设置有驱动连线和塑质条带组成的演示装置。在塑质条带的上端,是塑质条带与驱动连线相连接的上连接点,在绕过下滑轮后上转的位置,是塑质条带与驱动连线相连接的下连接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演示效果直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设备,尤其涉及气温与降水演示仪。技术背景-在对世界地理的教学工作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转移对世界气候的影响, 尤其是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既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高考的必考内 容。现实教学中只能看教材上的图片给学生讲解,而不能显示动态的现象。虽然现 代多媒体教学中有比较逼真的动态图像,但由于投资较大,在大部分中小学校,尤 其是广大的农村学校还没有推广应用,给这些学校里的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 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由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气温与降水演示 仪,通过演示仪向学生演示地球上所有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也可以只演示气温 或者只演示降水状况。本技术所述的气温与降水演示仪,涉及有上滑轮、框架、上行线、下行线、 转动钮、下滑轮、塑质条带、驱动连线、气温对照表和降水对照表组成,框架是本 技术所述气温与降水演示仪的主体支撑件,方框形结构,正面为透明玻璃板作 为面板。在框架的中间,上部设置有上滑轮,下部设置有转动钮,在上滑轮与转动 钮之间,绕过上滑轮和转动钮,设置有驱动连线,后面的连线是上行线,前面的连 线是下行线。在转动钮的上面,靠近面板的位置,也就是在框架的前部框架内,设 置有下滑轮,在上滑轮与下滑轮之间,或者说是绕过上滑轮和下滑轮,设置有驱动 连线和塑质条带组成的演示装置。所说的塑质条带设置成与前面板平行的形式,在 塑质条带的上端,是塑质条带与驱动连线相连接的上连接点,在绕过下滑轮后上转 的位置,是塑质条带与驱动连线相连接的下连接点。面板内,也就是在本技术所述气温与降水演示仪的正面,左侧为气温对照表,气温设计为-60 6(TC,能满足 热带、温带和寒带月平均气温要求,甚至极端地区的气纟显演示。右侧为降水量对照表,降水量设计为(M000毫米,能满足各种温度带月平均降水量的要求和极端地 区的气温演示。中部是气温与降水量的演示区域,演示1~12月月平均气温和月平 均降水量。在本技术所述气温与降水演示仪的下方有14个转动钮,其中12个 转动钮用于控制塑质条带的升降,表示降水量多少;另2个转动钮是调整气温和降 水对照表。14条塑质条带宽度为1.5厘米,塑质条带间有1厘米的间隔带,为醒目 和保护学生视力,塑质条带采用深蓝色,间隔带为粉黄色,色彩柔和对比性强。本 技术所述气温与降水演示仪的内部结构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塑质条带从下方的 空隙出来,下端在框架内与下滑轮相连,上端有驱动连线与塑质条带相连,通过小 孔从上面进去再与上滑轮相连。为使塑质条带升降轻松,阻力小,塑质条带通过14 个滑轮与转动钮的转动轴连接。为使塑质条带能上升,在间隔带两侧深处有暗槽, 暗槽有驱动连线连接塑质条带的两侧,拉动其上升,由于连线在暗槽内,在演示仪 前只能看到塑质条带,而看不到很细的连线。由于塑质条带两侦他在暗槽内,保证 了塑质条带不偏斜、不外出,而且能升降轻松,减少阻力。塑质条带上端有驱动连 线通过上滑轮与转动钮的转动轴相连,固定在转动钮左侧,塑质条带下端也有线通 过下滑轮和上滑轮与转动钮的转动轴相连,固定在转动钮右侧。当顺时针转动转动 钮时,塑质条带上升,上行线拉紧;同时与塑质条带相连的下行线放松。转动钮顺 时针转动几圈,上行线就上升几圈的长度,下行线就放松同样圈数的长度。这样就 实现了顺时针转动转动钮,塑质条带就上升,逆时针转动转动钮,塑质条带就下降。本技术所述的气温与降水演示仪,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演示效 果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把空洞的理论转化成可视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尤其本技术制作成本低,可以适合在各种类型的中小学推广使用,尤其 适合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推广使用,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附图i兌明附图是本技术所述气温与降水演示仪的结构示意图。附附图说明图1是内不结构示 意图;附图2是正面可见的结构示意图。l一上滑轮2—框架3—上行线4—下 行线5—-转动钮6~"下滑轮7^T连接点8—塑质条带9一上连接点10~ 驱动连线U^温对照表12—降水对照表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1和附图2,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气温与降水演示仪,涉及有上滑轮l、框架2、上行线3、下行线4、转动钮5、下滑轮6、下 连接点7、塑质条带8、上连接点9、驱动连线10、气温对照表11和降水对照表12 组成,框架2是本技术所述气温与降水演示仪的主体支撑件,方框形结构,正 面为透明玻璃板作为面板。在框架2的中间,上部设置有上滑轮l,下部设置有转 动钮5,在上滑轮1与转动钮5的转动轴之间,绕过上滑轮1和转动钮,具体说是 转动钮5的转动轴,设置有驱动连线,后面的连线是上行线3,前面的连线是下行 线4。在转动钮5的上面,靠近面板的位置,也就是在框架2的前部框架2内,设 置有下滑轮6,在上滑轮1与下滑轮6之间,或者说是绕过上滑轮1和下滑轮6, 设置有驱动连线10和塑质条带8组成的演示装置。所说的塑质条带8设置成与前 面板平行的形式,在塑质条带8的上端,是塑质条带8与驱动连线10相连接的上 连接点9,在绕过下滑轮6后上转的位置,是塑质条带8与驱动连线10相连接的下 连接点7。面板内,也就是在本技术所述气温与降水演示仪的正面,左侧为气 温对照表ll,气温设计为-60 6(TC,能满足热带、纟显带和寒带月平均气温要求,甚 至极端地区的气温演示。右侧为降7jC量对照表12,降水量设计为0~1000毫米,能 满足各种温度带月平均降水量的要求和极端地区的气温演示。中部是气温与降水量 的演示区域,演示1~12月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在本技术所述气温与 降水演示仪的下方有14个转动钮5,其中12个转动钮5用于控制塑质条带8的升 降,表示降水量多少;另2个转动钮5用于调整气温和降水对照表。14条塑质条带 8的宽度为1.5厘米,塑质条带8间有1厘米的间隔带,为醒目和保护学生视力, 塑质条带8采用深蓝色,间隔带为粉黄色,色彩柔和对比性强。本技术所述气 温与降水演示仪的内部结构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塑质条带8从下方的空隙出来,下 端在框架2内与下滑轮6相连,上端有驱动连线10与塑质条带8相连,通过小孔 从上面进去再与上滑轮1相连。为使塑质条带8升降轻松,阻力小,塑质条8带通 过14个滑轮与转动钮5的转动轴连接。为使塑质条带8能上升,在间隔带两侧深 处设置有暗槽,暗槽有驱动连线10连接塑质条带8的两侧,拉动其上升,由于连 线在暗槽内,在演示仪前只能看到塑质条带8,而看不到很细的连线。由于塑质条 带8两侧也在暗槽内,保证了塑质条带8不偏斜、不外出,而且能升降轻松,减少 阻力。塑质条带8上端有驱动连线10通过上滑轮1与转动钮5的转动轴相连,固 定在转动钮5左顶lj,塑质条带8下端也有线通过下滑轮6和上滑轮1与转动钮5的转动轴相连,固定在转动钮5右侧。当顺时针转动转动钮5时,塑质条带8上升, 上行线3拉紧;同时与塑质条带8相连的下行线4放松。转动钮5顺时针转动几圈, 上行线3就上升几圈的长度,下行线4就放松同样圈数的长度。这样就实现了顺时 针转动转动钮5,塑质条带8就上升,逆时针转动转动钮5,塑质条带8就下降。 本技术所述的气温与降水演示仪,整体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温与降水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框架(2)是主体支撑件,方框形结构,正面为透明玻璃板作为面板,在框架(2)的中间,上部设置有上滑轮(1),下部设置有转动钮(5),在上滑轮(1)与转动钮(5)的转动轴之间,绕过上滑轮(1)和转动钮,设置有驱动连线,后面的连线是上行线(3),前面的连线是下行线(4);在转动钮(5)的上面,靠近面板的位置,也就是在框架(2)的前部框架2内,设置有下滑轮(6),在上滑轮(1)与下滑轮(6)之间,设置有驱动连线(10)和塑质条带(8)组成的演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贤昉郑和诚
申请(专利权)人:肖贤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