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定江专利>正文

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20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接头与可摆动并自动回位的定位杆,连接接头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连接接头包括固定连接架以及设置在固定连接架下方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架与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一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定位杆活动连接在一起,定位杆底部设置有与位于地面上的永久磁铁配合使用的衔铁式通断开关,衔铁式通断开关一端通过导线二接控制器且另一端通过导线一接地或接电源,或者是其两端均接控制器;所述定位杆底部外侧还设置有铁质的定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及拆卸方便且抗风性强,并能有效解决桩杆被撞击后的自动回位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场地穿桩考试使用的一种设 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于龙门架上的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
技术介绍
现有驾驶员学校使用的学员倒车用练习桩杆, 一般釆用金属底座,上 部插入竹竿,或者釆用倒锥管插入地面,但均存在易倒伏,上部的立杆易 折断,并需要人工看护和扶正,且极不安全。而目前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场地穿桩考试时,所使用的桩杆大多是将定 位杆通过连接接头悬吊在龙门架上,利用定位杆本身的重力实现被撞击后 的自动回位。此种桩杆的结构虽然简单,但由于其是利用定位杆的自重实 现自动回位,因而抗风性能差。另外,还存在一种桩杆结构,其是在定位 杆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对应地在定位杆垂直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有铁块, 通过二者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实现桩杆被撞击后的自动回位。虽然此种结构 的桩杆抗风性强,但是需要在定位杆内部布线对设置在其底部的电磁铁进 行通电,其结构比较复杂,制作加工以及使用均比较麻烦。在驾驶人桩考仪套库设备中还有 一种结构,其是在龙门架的向下 一 面 上制作滑动槽以使吊杆的位置适用于不同车型。此种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滑动槽过松,吊杆位置不能很好的固定,抗风力也会较差;如果太紧则 吊杆难以滑至准确位置。另外,滑动槽也会因锈蚀、热胀冷缩等原因变得 太松或太紧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安装、使用、拆卸、 维护方便且抗风性强,并能有效解决桩杆被撞击后的自动回位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接头与可摆动并自动回位的定位杆6,连接 接头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连接接头包括固定连接架2以及设置在固 定连接架2下方的连接杆4,固定连接架2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弹簧一 3 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4与定位杆6活动连接在一起,定位杆6底部设置 有与位于地面12上的永久磁铁11配合使用的衔铁式通断开关8,衔铁式通 断开关8 —端通过导线二接控制器且另 一端通过导线一 9接地或接电源, 或者是其两端通过导线二与导线一均接控制器;所述定位杆6底部外侧还 设置有铁质的定位片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连接架2上部设置有竖向 的螺杆l,连接接头通过螺杆l安装在龙门架上。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杆6底部外侧还套装有 一个底套20,所述铁质的定位片17设置在底套20的底部外侧,衔铁式通 断开关8设置在底套20的底部内侧,所述导线一 9与导线二均从底套20 的底部内侧引出。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4为空心杆,其下端 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5,所述定位杆6上端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 与卡槽5配合使用的凸起部,连接杆4与定位杆6通过配合使用的卡槽5 与凸起部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杆6与连接杆4均为空心金属杆,凸起部为焊接在定位杆6 上端的金属制凸块,固定连接架2为金属连接架,螺杆1与弹簧一3均为 金属制可导电的螺杆与弹簧,所述固定连接架2与弹簧一 3的连接处设置 有开口,导线二依次从定位杆6、连接杆4、弹簧一 3以及固定连接架2 的开口处穿出后接控制器;导线一9接在定位杆6的侧壁上,定位杆6外 侧还套装有一个外罩管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杆6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导电柱一,衔铁式通断开关8 —端接出的导线二 A10接在导电柱一下端; 与导电柱一相配套使用的导电柱二插入固定在连接杆4内部,与导电柱二 上端相接的导线二 Bl6接控制器;所述导电柱 一 与定位杆6的内壁之间以 及导电柱二与连接杆4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套,所述导电柱二外侧还 设置有弹簧二 19,弹簧二 19安装在绝缘套与导电柱二底端设置的凸楞之 间。所述绝缘套分别固定安装在导电柱一与导电柱二的外侧。 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电柱一与导电柱二均包 括配套使用的铜螺柱13与铜螺套14,铜螺柱13从下至上旋转插入铜螺套 14内,绝缘套套装在铜螺套14外侧;所述弹簧二 19套装在铜螺套14下 方的铜螺柱13外侧,与导电柱二中的铜螺柱13上端相接的导线二 B16接控制器;所述凸起部为通过穿孔固定在定位杆6上端的金属制圆柱形卡销 7。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套为尼龙套15。作为本技术的再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螺杆1、固定连接架2、弹 簧一 3以及连接杆4从上至下焊接为一体。综上,采用本技术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具有以下优点1、结 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2、其通过设置在连接接头上部的螺杆固定安装 在龙门架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螺杆的旋转调节对桩杆的安装高度进 行调整;3、经济实用、抗风性强且能快速自动回位,连接杆与定位杆通 过配合使用的卡槽与卡销活动连接在一起,连接使用非常方便;通过定位 杆底部安装的衔铁式通断开关与对应设置在地面的永久磁铁配合使用,不 仅结构简单而且被撞击后能快速实现自动回位;4、信号传递快速且准确。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带弹簧的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固定连接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l一螺杆;4一连接杆;7 —凸起部;IO—导线二 A;13—铜螺柱;16—导线二B19一弹簧二;2 —固定连接架;5_~Mf;8—衔铁式通断开关;ll一永久磁铁;14一铜螺套;17—铁质的定位片;20—底套。3—弹簧一; 6—定位杆; 9一导线一; 12—地面; 15—尼龙套; 18 —外罩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所述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接 头与可摆动并自动回位的定位杆6,其连接接头包括固定连接架2以及设 置在固定连接架2下方的连接杆4,固定连接架2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弹 簧一3进行连接。并且固定连接架2上部设置有两个竖向的螺杆1,整个 连接接头通过螺杆l安装在龙门架上。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通过螺杆的旋转调节对桩杆的安装高度进行调整。所述连接杆4为空 心金属杆,其下端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5,所述定位杆6上端左右 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与卡槽5配合使用的凸起部,连接杆4与定位杆6通过 配合使用的卡槽5与凸起部活动连接在一起,因而安装使用及拆卸均十分 方便,只需将定位杆6上端的凸起部插入并旋转卡在连接杆4下端的卡槽 5内即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为通过穿孔固定在定位杆6 上端的金属制圆柱形卡销7。由于固定连接架2与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弹 簧一 3,因而定位杆6可向四周随意进行摆动。其中螺杆l、固定连接架2、 弹簧一 3以及连接杆4从上至下焊接为一体,构成带弹簧的连接接头。同时,定位杆6底部设置有与位于地面12上的永久磁铁11配合使用的衔铁式通断开关8,衔铁式通断开关8—端通过导线二接控制器,另一端 通过导线一9接地。实际应用中,也可将衔铁式通断开关8 —端通过导线 二接控制器,而另一端通过导线一9接电源,或者是将其两端通过导线二 与导线一均接控制器。定位杆6为空心金属杆,且定位杆6底部外侧还设 置有铁质的定位片17,螺杆1与弹簧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口式自动吸合桩杆,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接头与可摆动并自动回位的定位杆(6),连接接头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包括固定连接架(2)以及设置在固定连接架(2)下方的连接杆(4),固定连接架(2)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弹簧一(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4)与定位杆(6)活动连接在一起,定位杆(6)底部设置有与位于地面(12)上的永久磁铁(11)配合使用的衔铁式通断开关(8);衔铁式通断开关(8)一端通过导线二接控制器且另一端通过导线一(9)接地或接电源,或者是其两端通过导线二与导线一均接控制器;所述定位杆(6)底部外侧还设置有铁质的定位片(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定江
申请(专利权)人:姚定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