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9016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通过开关的通断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以达到控制控制电源的接入的目的,当接通开关时,通过PTC电阻限流,为后级电容及其他部件输入端充电,以限制充电的冲击电流;当输出电压上升到设定值时,自动接通继电器,旁路PTC电阻,实现控制电源正常供电,可有效限制继电器吸合时切换功率,避免了因继电器直接接通时因触点两端压差大且启动电流大而造成继电器触点损坏,有效增加继电器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调整基准电压幅值,实现改变继电器接通时触点两端压差值,有利于根据不同继电器的特性进行适应性改进,适用范围广、保护特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气自动化
,涉及一种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具体是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
技术介绍
电气系统中的每个部件都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此时需要在系统中每个部件电源输入端并连大容量电容,保证系统供电电源的稳定。通常情况下,电气系统控制电接入方式为直接使用开关或驱动继电器吸合的方式。当使用开关或继电器方式直接接入控制电,在接通瞬间,会因给电容充电,出现瞬间冲击电流,且此时开关或继电器触点两端压差最大,触点接通时功耗最大,可能会导致开关或继电器由于大电流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源缓起接入以达到限制启动电流,降低执行机构切换功率,有效对执行机构进行保护的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包括输入电源Vin1和Vin2,所述输入电源Vin1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1,所述输入电源Vin2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2,所述二极管V1和二极管V2另一端连接到网络节点M;所述输入电源Vin1通过二极管V2连接继电器K1线圈,所述输入电源Vin2通过二极管V3连接继电器K1线圈,所述继电器K1线圈连接CON接口;所述网络节点M通过PTC电阻RT1连接网络节点N,所述网络节点M和网络节点N之间还并联有继电器K2;所述网络节点M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4和R5接地,所述网络节点N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7和R9接地;所述电阻R4和R5之间的网络节点a连接比较器NIA的正极,所述电阻R7和R9之间的网络节点b连接比较器NIA的负极,所述比较器NIA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比较器NIA和三极管Q1之间的网络节点c通过相互并联的电阻R8和电容C3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所述网络节点N连接电容C1、C2和后级其它部件输入电容,给电容C1、C2和后级其它部件输入电容充电。进一步地,所述CON接口通过控制开关连接电源负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可有效限制继电器吸合时切换功率,避免了因继电器直接接通时因触点两端压差大且启动电流大而造成继电器触点损坏,有效增加继电器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调整基准电压幅值,实现改变继电器接通时触点两端压差值,有利于根据不同继电器的特性进行适应性改进,适用范围广,可实现对电气系统控制电供电控制,保护特性好,防止继电器由于瞬间冲击电流而损坏,可靠性高,缓起电路为全硬件电路,没有复杂元器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包括输入电源Vin1和Vin2,输入电源Vin1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1,输入电源Vin2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2,二极管V1和二极管V2另一端连接到网络节点M。输入电源Vin1通过二极管V2连接继电器K1线圈,输入电源Vin2通过二极管V3连接继电器K1线圈,继电器K1线圈连接CON接口,CON接口通过控制开关连接电源负极。网络节点M通过PTC电阻RT1连接网络节点N,网络节点M和网络节点N之间还并联有继电器K2。网络节点M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4和R5接地,网络节点N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7和R9接地。电阻R4和R5之间的网络节点a连接比较器NIA的正极,电阻R7和R9之间的网络节点b连接比较器NIA的负极,比较器NIA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比较器NIA和三极管Q1之间的网络节点c通过相互并联的电阻R8和电容C3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网络节点N连接电容C1、C2和后级其它部件输入电容,给电容C1、C2和后级其它部件输入电容充电。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多路直流输入同时供电方式,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控制继电器K1的通断,以达到控制控制电源的接入的目的;当接通控制开关时,通过PTC电阻RT1限流,为后级电容及其他部件输入端充电,以限制充电的冲击电流;当输出电压上升到设定值时,自动接通继电器K2,旁路PTC电阻RT1,实现控制电源正常供电。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原理:当接通控制开关时,CON接口接入电源负极,继电器K1线圈通电,继电器K1吸合,输入电源Vin1或Vin2通过PTC电阻RT1对电容C1、C2和后级其它部件输入电容充电,N点电压逐渐升高,N点通过R4、R5分压得到a点电压Va,M点通过R7、R9分压得到b点电压Vb,Vb作为基准电压与Va进行比较,当N点电压上升至一定幅值时,Va大于Vb,比较器NIA输出反转,c点电压为高电平,驱动三极管Q1导通,d点电压置为低电平,继电器K2线圈通电,继电器K2吸合,此时M点与N点压差较小,吸合时继电器K2切换功率在继电器允许范围内,以达到保护继电器触点,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可有效限制继电器吸合时切换功率,避免了因继电器直接接通时因触点两端压差大且启动电流大而造成继电器触点损坏,有效增加继电器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调整基准电压幅值,实现改变继电器接通时触点两端压差值,有利于根据不同继电器的特性进行适应性改进,适用范围广,可实现对电气系统控制电供电控制,保护特性好,防止继电器由于瞬间冲击电流而损坏,可靠性高,缓起电路为全硬件电路,没有复杂元器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Vin1和Vin2,所述输入电源Vin1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1,所述输入电源Vin2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2,所述二极管V1和二极管V2另一端连接到网络节点M;所述输入电源Vin1通过二极管V2连接继电器K1线圈,所述输入电源Vin2通过二极管V3连接继电器K1线圈,所述继电器K1线圈连接CON接口;所述网络节点M通过PTC电阻RT1连接网络节点N,所述网络节点M和网络节点N之间还并联有继电器K2;所述网络节点M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4和R5接地,所述网络节点N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7和R9接地;所述电阻R4和R5之间的网络节点a连接比较器NIA的正极,所述电阻R7和R9之间的网络节点b连接比较器NIA的负极,所述比较器NIA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比较器NIA和三极管Q1之间的网络节点c通过相互并联的电阻R8和电容C3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所述网络节点N连接电容C1、C2和后级其它部件输入电容,给电容C1、C2和后级其它部件输入电容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系统控制电源缓起接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Vin1和Vin2,所述输入电源Vin1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1,所述输入电源Vin2通过继电器K1连接二极管V2,所述二极管V1和二极管V2另一端连接到网络节点M;所述输入电源Vin1通过二极管V2连接继电器K1线圈,所述输入电源Vin2通过二极管V3连接继电器K1线圈,所述继电器K1线圈连接CON接口;所述网络节点M通过PTC电阻RT1连接网络节点N,所述网络节点M和网络节点N之间还并联有继电器K2;所述网络节点M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4和R5接地,所述网络节点N通过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邢立新刘国亮齐正宇侯学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