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物分离方法及有机物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98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物分离方法及有机物分离装置,有机物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物料投入液体中,其中,所述混合物料包含待分离有机物,所述液体与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互不相溶;在所述液体中生成微气泡,形成由所述微气泡、所述液体及所述待分离有机物组成的三相混合体;待所述待分离有机物粘附于所述微气泡并上浮后,分离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上述有机物分离方法,通过在液体中生成微气泡,微气泡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微气泡易粘附于待分离有机物上,最终从液体中上浮到液体表面,进而可方便分离待分离有机物料。其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廉、且可大幅提高待分离有机物的分离效率。大幅提高待分离有机物的分离效率。大幅提高待分离有机物的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物分离方法及有机物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物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物分离方法及有机物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混合物料需要对其包含的特定有机物进行处理,例如厨余垃圾中包含的油脂,含油脂的污水会加大后端污水处理载荷,造成污水厂生化性能下降而排放超标,同时可能进入城市管网造成水体污染;含油残渣进入后端填埋场或焚烧厂后,因含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油脂,会使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站膜系统膜通量下降,加快堵塞结垢甚至因压差过大导致系统无法启动,对活性污泥生化性能造成破坏设置导致崩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机物分离方法,用于分离混合物料中的特定有机物成分。
[0004]此外,还提供一种有机物分离装置。
[0005]一种有机物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将混合物料投入液体中,其中,所述混合物料包含待分离有机物,所述液体与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互不相溶;
[0007]在所述液体中生成微气泡,形成由所述微气泡、所述液体及所述待分离有机物组成的三相混合体;
[0008]待所述待分离有机物粘附于所述微气泡并上浮后,分离所述待分离有机物。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混合物料投入液体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搅拌所述液体。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物料为厨余垃圾。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为油脂。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气泡的粒径大于等于15微米,小于等于30微米。
[0013]上述有机物分离方法,首先将有机物料投入液体中,并在液体中生成微气泡,形成由微气泡、液体及待分离有机物组成的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微气泡易粘附于待分离有机物上,形成待分离有机物与微气泡的结合体,随着结合体粘附微气泡数量的增加,结合体的浮力也逐渐增大,最终从液体中上浮到液体表面,进而可方便分离待分离有机物料。
[0014]上述有机物分离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廉、且可大幅提高待分离有机物的分离效率。
[0015]一种有机物分离装置,用于实施有机物分离方法,包括:
[0016]气浮池体,所述气浮池体用于容纳液体及混合物料,其中,所述混合物料包含待分离有机物,所述液体与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互不相溶;
[0017]溶气装置,所述溶气装置用于在所述液体中生成微气泡,所述溶气装置包括溶气泵及溶气释放端,所述溶气泵一端与所述气浮池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溶气释放端连接,所述溶气释放端设于所述气浮池体内;以及
[0018]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所述待分离有机物。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气装置还包括溶气罐,所述溶气罐一端与所述溶气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溶气释放端连接。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气罐内设有高压空气,所述高压空气的压强为0.3MPa~0.4MPa。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于所述气浮池体内。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装置为链板式刮油机。
[0023]上述有机物分离装置,包括气浮池体、溶气装置及分离装置,气浮池体用于容纳有机物料及液体,溶气装置用于生成微气泡,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待分离有机物。分离作业时,由于微气泡的作用,在液体中形成由微气泡、液体及待分离有机物组成的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微气泡易粘附于待分离有机物上,形成待分离有机物与微气泡的结合体,随着结合体粘附微气泡数量的增加,结合体的浮力也逐渐增大,最终从液体中上浮到液体表面,进而可方便分离待分离有机物料。
[0024]上述有机物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可大幅提高待分离有机物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物分离方法流程图;
[0026]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物分离方法流程图;
[0027]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0028]图4为如图3所示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0029]图5为如图3所示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左视图;
[0030]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0031]图7为如图6所示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0032]图8为如图6所示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左视图;
[0033]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0034]图10为如图9所示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0035]图11为如图9所示的有机物分离装置的左视图;
[0036]图12为如图9所示的有机物分离装置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或“连通”,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9]请参阅图1及图3,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物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步骤S10:将混合物料投入液体中,其中,所述混合物料包含待分离有机物,所述液体与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互不相溶。
[0041]具体地,向气浮池体10内注入液体,随后将混合物料投入气浮池体10内,其中,混合物料中包含有固体杂质及待分离有机物,固体杂质、待分离有机物及液体之间互不相溶,固体杂质的密度比液体重,投入气浮池体10后将下沉至池底,待分离有机物呈固体或液体状,其密度比液体轻,随固体杂质投入气浮池体10后,一部分待分离有机物依靠自身浮力上浮至液体表面,一部分待分离有机物微粒悬浮在液体中,大部分待分离有机物则依然粘附于固体杂质表面,随固体杂质下沉至气浮池底。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为水,混合物料为厨余垃圾,待分离有机物为油脂。
[0043]应当理解,液体也可以为其它溶液,只要其与待分离有机物互不相溶即可,固体杂质也可以为其它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待分离有机物也可以是其它不溶于液体的有机物。
[0044]步骤30:在所述液体中生成微气泡,形成由所述微气泡、所述液体及所述待分离有机物组成的三相混合体。
[0045]具体地,利用溶气装置20生成微气泡,溶气装置2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物料投入液体中,其中,所述混合物料包含待分离有机物,所述液体与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互不相溶;在所述液体中生成微气泡,形成由所述微气泡、所述液体及所述待分离有机物组成的三相混合体;待所述待分离有机物粘附于所述微气泡并上浮后,分离所述待分离有机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混合物料投入液体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搅拌所述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料为厨余垃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离有机物为油脂。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的粒径大于等于15微米,小于等于30微米。6.一种有机物分离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池体,所述气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秀辉闻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寰宇新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