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83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它包括:翻转系统,位于翻转系统两侧的模具,位于翻转系统上方的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包括:万向轮传送带,安装在万向轮传送带两侧的主传送带和副传送带,所述的主传送带的端部设有过道传送带,该传动带通过将自动化传送带与叶片模具结合实现机械负重代替人工负重,极大程度降低人力负担,同时使生产过程也更加安全,符合人力作业的标准。符合人力作业的标准。符合人力作业的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叶片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

技术介绍

[0002]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
×
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
×
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力发电的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0003]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风电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风电叶片的兆瓦级别越来越大,风电叶片的长度从原有的四十多米到现在的八十多米,这使得在制作叶片模具时,吊装的成本变高而且操作工序繁琐,对于风电叶片制造商而言,在叶片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物料搬运至指定的地点,目前上述过程基本是由人工来完成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高劳力作业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0004]现有技术中,利用目前现有的搬运设备结合相关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叶片的生产,解放一定人力资源,同时能够对部分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但该类设备通常是安装在地面或者与大型龙门结合,具有造价高,受工厂地形限制等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通过将自动化传送带与叶片模具结合实现机械负重代替人工负重,极大程度降低人力负担,同时使生产过程也更加安全,符合人力作业的标准。
[0006]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它包括:翻转系统,位于翻转系统两侧的模具,位于翻转系统上方的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包括:万向轮传送带,安装在万向轮传送带两侧的主传送带和副传送带,所述的主传送带的端部设有过道传送带;
[0007]通过连接件分别将万向轮传送带和副传送带、万向轮传送带和主传送带、主传送带和过道传送带固定在一起;
[0008]所述的主传送带、过道传送带和副传送带上分别设有电机滚轮,过道传送带和副传送带上的电机滚轮与单向旋转装置相连,所述的单向旋转装置为棘轮机构,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重复描述。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万向轮传送带包括:安装在地面的传送带支撑部,固定在传送带支撑部上方的万向轮传送带框架,穿设在万向轮传送带框架上的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的底部通过联轴器和齿轮副与变频电机相连;
[0010]当物料经过主传送带运送至万向轮传送带时,识别装置通过扫描物料上设置的二维码,识别该物料的信息后,PLC控制系统驱动变频电机工作,通过控制变频电机的转动方向实现联轴器和齿轮副控制万向轮决定物料将被送去哪一条轨道,最终将物料准确送达对应的工位,完成生产任务,通过识别装置将物料最终目的地定位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做重复描述,本技术要保护的是各个主传送带、过道传送带、副传送带和万向轮传送带实现与翻转系统、模具配合工作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主传送带包括:安装在地面的传送带支撑部,固定在传送带支撑部上的主传送带框架,安装在主传送带框架上的电机滚轮,套设在电机滚轮外侧的输送带;
[0012]铺设作业时,电机滚轮正转,带动输送带运动,达到运送物料的功能,电机滚轮与变频电机相连,变频电机提供动力带动输送带运动,无需外接电机,减少了电机与其他部件出现干涉情况。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副传送带包括:副传送带框架,安装在副传送带框架上的电机滚轮和套设在电机滚轮外侧的输送带;
[0014]铺设作业时,电机滚轮正转,带动输送带运动,达到运送物料的功能;当完成铺设作业后,模具需要合上时,变频电机驱动电机滚轮反转,由于电机滚轮与副传动带连接处装有单向旋转装置,反转时副传送带整体和电机滚轮一起旋转,模具能够安全通过,再次进行铺设作业时,副传送带放下,物料能够继续运输。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电机滚轮通过固定在电机滚轮两侧的电机滚轮定轴与连接件的一端相连,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万向轮传送带框架紧固。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与连接件相连的电机滚轮和变频电机相连。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过道传送带包括:过道传送带框架,安装在过道传送带框架上的电机滚轮和套设在电机滚轮外侧的输送带,所述的与变频电机相连的电机滚轮通过固定在电机滚轮两端的电机滚轮定轴与连接件的一端相连,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主传送带框架紧固;
[0018]铺设作业时,电机滚轮正转,带动输送带运动,达到运送物料的功能;当完成铺设作业后,模具需要合上时,变频电机驱动电机滚轮反转,由于电机滚轮与过道传动带连接处装有单向旋转装置,反转时过道传送带4整体和电机滚轮一起旋转,过道传送带被打开后,翻转机构的旋转臂能够安全通过,再次进行铺设作业时,过道传送带放下,物料能够继续运输。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电机滚轮通过电机滚轮旋转轴与变频电机相连。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限位孔和螺纹孔,通过电机滚轮定轴插入限位孔实现电机滚轮与连接件的紧固,通过螺栓或螺钉穿过螺纹孔将万向轮传送带框架或主传送带框架与连接件相连;
[0021]当电机滚轮正转即顺时针旋转时,输送带也顺时针旋转,达到输送物料的功能,电机滚轮反转即逆时针旋转时,由于电机滚轮定轴固定在连接件上,同时因为单向旋转装置只能单向旋转,整个传送带便跟随着旋转轴一同逆时针旋转,达到抬高传动带框架的目的。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变频电机与PLC电路相连,通过PLC 电路控制变频电机的正传和翻转,实现传送带的自动控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3]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4](1):该传送带安装完成后与模具合二为一,成为模具上的一部分,整体造价低,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消耗;
[0025](2):该传送带可用于实现低成本的连续化生产作业,通过副传送带运送至每个工位上,工人只需要处于工位上便能获得物料完成作业,能够快速将物料运送至指定位置,减少生产所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物料通过传送带运送至每个工位,更安全,也更人性化;
[0026](3):操作简单,程序简单,设备维护简便;
[0027](4):由于采用机械负重代替人工负重,极大程度降低人力负担,同时使生产过程也更加安全,符合欧美等国家对人力作业的标准;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它包括:翻转系统(3),位于翻转系统(3)两侧的模具(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翻转系统(3)上方的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包括:万向轮传送带(6),安装在万向轮传送带(6)两侧的主传送带(2)和副传送带(5),所述的主传送带(2)的端部设有过道传送带(4);通过连接件(11)分别将万向轮传送带(6)和副传送带(5)、万向轮传送带(6)和主传送带(2)、主传送带(2)和过道传送带(4)固定在一起;所述的主传送带(2)、过道传送带(4)和副传送带(5)上分别设有电机滚轮(8),过道传送带(4)和副传送带(5)上的电机滚轮(8)与单向旋转装置(1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传送带(6)包括:传送带支撑部(7),固定在传送带支撑部(7)上方的万向轮传送带框架(14),穿设在万向轮传送带框架(14)上的万向轮(13),所述的万向轮(13)的底部通过联轴器和齿轮副与变频电机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传送带(2)包括:传送带支撑部(7),固定在传送带支撑部(7)上的主传送带框架(9),安装在主传送带框架(9)上的电机滚轮(8),套设在电机滚轮(8)外侧的输送带(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模具配套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传送带(5)包括:副传送带框架(15),安装在副传送带框架(15)上的电机滚轮(8)和套设在电机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滨江楼磊
申请(专利权)人:固瑞特模具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