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62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冷缸盖(Z),它具有伸入燃烧室的部件(B),设有上冷却套(O)和下冷却套(U),多个气门围绕部件(B)设置,并设有缸盖螺钉(1、2、3、4、5、6;14)。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设计一种缸盖(Z),通过它可以减少变形。这个问题通过上述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缸盖(Z)得到了解决,其中,从每个气门引导件(V)到部件(B)设有固定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呈具有至少一个支承件(11)的环(10)的形式,所述支承件(11)和所述环(10)至少从缸盖(Z)的油层板(9)伸到界定燃烧室的火层板(12),所述部件(B)连接到缸盖螺钉(1、2、3、4、5、6;14)。14)。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冷缸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冷缸盖,它具有伸入燃烧室的部件,其中,设有上冷却套和下冷却套,并且多个气门围绕该部件设置,其中,设有缸盖螺钉。
[0002]这种缸盖是从现有技术中所熟知的。该部件可以是火花塞、用于燃料喷射的喷射器或者是火花塞或喷射器的接收套筒。这里的气门包括进气气门和排气气门。在现有技术的缸盖中,通过缸盖螺钉和燃料在燃烧室中的爆炸性燃烧,将力引入缸盖中。因此,该力只在各引入点处局部行进,从而导致缸盖的变形。这可能导致缸盖垫圈被这些变形损坏,并导致进一步泄漏。
[0003]此外,由于局部施力,气门引导件往往也受到变形的影响,这有时会导致气门致动时出现问题,并导致气门头上的不均匀负载和不均匀磨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盖,通过它可以减少变形。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最初提到的缸盖这样解决:从每个气门引导件到部件布置有固定的连接件,其设计成具有至少一个支承件的环,其中,支承件和环至少从缸盖的油层板延伸到界定燃烧室的火层板,其中,该部件连接到缸盖螺钉。因此,来自缸盖螺钉的力经由油层板和/或中间层板和/或火层板均匀地传递到支承件。通过力在缸盖中的这种均匀分布避免了变形。特别是,在缸盖螺钉与气门引导件之间未设有直接连接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缸盖螺钉与气门引导件之间的机械连接是间接实现的,使得气门引导件以及因此气门芯(气门嘴)与缸盖螺钉力解耦或至少基本上解耦。特别优选的是,在每种情形中,两个缸盖螺钉间接地连接到两个气门引导件。
[0006]有利的是,缸盖螺钉因此间接地连接到气门引导件。由于支承件朝向部件对准,故而力不是直接地经由气门引导件引入,而是经过气门引导件进入部件中,并从那里进一步进入支承件中,并进入气门引导件区域中的排气口壁和/或进气口壁中。这也减少或完全消除了气门引导件的变形。特别优选的是,各缸盖螺钉与各气门引导件和部件不在共同的直线上。因此,由剖过缸盖的截面中的所有气门引导件形成的气门星形结构和由剖过缸盖的截面中的所有缸盖螺钉形成的缸盖星形结构由此彼此偏置地布置。缸盖星形结构与气门星形结构的这种优选分配对于上述的力的引入是有利的。因此,优选的是,力不从缸盖螺钉直接传递到气门引导件。
[0007]这里的支承件是指缸盖的一个区域,力可以沿着这个区域传递。关于支承件和环从油层板延伸到火层板的描述意味着并不强制要求两者都自身从油层板延伸到火层板,而是意味着它们共同从油层板到火层板是连续的。因此,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环首先从油层板延伸到支承件,并且支承件从环延伸到火层板。在本专利技术的背景下,缸盖螺钉还要被理解为特别是指缸盖螺口插座(缸盖螺钉搭子,缸盖螺钉凸台,Zylinderkopfschraubenbutzen)。
[0008]优选地,力在各气门引导件之间经由肋部被引入环内,然后再引入竖直支承件中。因此,气门引导件的点与力的施加是解耦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当力被引入气门引导件时产生大的变形的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设有从缸盖螺钉经由肋部进入环中然后竖直地经由支承件的力(配合)连接。肋部在相对于各气门引导件之间的连接线的一平面中布置在各气门引导件之间的气门加强肋部中。
[0009]有利的是,规定环径向围绕部件,并且优选地设计成与支承件成一体,其中,环特别是在气门引导件的区域中连接到支承件。这在最优的程度上使得吸收和均匀分配作用力成为可能。在其它实施例中,规定环不具有连续的设计,而是仅由圆形的环状元件组成,其特别是在气门引导件芯的区域中连接到支承件。
[0010]如果支承件基本上平行于缸盖的缸轴线形成,就可以获得对可能的变形以及因而还有随之对支承件抵抗弯折的安全性特别有利的设计。
[0011]为了增加冷却剂的流速,有利的是,通过将支承件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分离上冷却套和/或下冷却套的分隔壁来减少流动横截面。特别是在气门和部件周围热应力较高的区域中,这将导致更高的流速,并增加从缸盖到冷却剂的强制对流传热。
[0012]在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油层板为了力的引入在支承件的方向上是渐缩的,以使得油层板与部件形成的角度大于90
°
,优选地在110
°
至144
°
之间,特别优选地在120
°
至135
°
之间。因此,力从缸盖螺钉沿着油层板以一定的角度传递到支承件。同时,力沿着缸盖中的加厚部从缸盖螺钉的外部倾斜地导到中间层板,再从那里导到部件周围的支承件。
[0013]有利的是,在每两个缸盖螺钉之间设置壁,其中,每个壁特别是至少从缸盖的油层板延伸到界定燃烧室的火层板。因此,每个壁将两个缸盖螺钉彼此连接起来,从而增加了缸盖的稳定性。作用在缸盖螺钉上和/或由缸盖螺钉引起的力从缸盖螺钉传递到壁。特别地,每个壁都将各缸盖螺钉彼此连接。
[0014]特别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缸盖螺钉经由肋部连接到支承件,且优选地,至少两个相对的缸盖螺钉分别经由肋部连接到支承件。由于缸盖螺钉与肋部的连接并进一步进入在中心区域中平行于缸轴线布置的部件,可能使所施加的力均匀地分散到火层板,从而减少在高峰值压力要求下的局部应力。
[0015]实用的是,肋部经由壁将两个缸盖螺钉连接到环,以进行力的传递。因此,力从缸盖螺钉经由壁,进入肋部,最后进入环,并从那里进入支承件中。优选地,肋部与壁大致正交地布置,并将壁连接到环。有利的是,肋部布置在每个气门横臂(气门桥)中。缸盖的变形至少通过这种设计和由此得到的力的路径而被减少。单个缸盖螺钉的力(配合)连接经由环中的壁和肋部而发生,然后力经由支承件竖直地传递。
[0016]特别有利的是,在每个情形中,在每两个缸盖螺钉之间沿缸轴线设有三个肋部。有利地,肋部布置在油层板、中间层板和火层板中,以使得在这三个平面中将力从缸盖螺钉引入环中。
[0017]为了改善力的引入,有利的是,油层板在肋部区域中朝向部件具有增加的壁厚,其在部件处的壁厚与平均油层板厚度之比在1.5至6之间,优选地在3至4之间,且特别优选地为约3.7。
[0018]如果至少一个支承件形成进气口壁和/或排气口壁或者直接地连接到进气口壁和/或排气口壁,则会产生特别有利的几何形状。此外,这进一步减少了变形,因为力被转移回到了缸盖外。进气口壁和/或排气口壁尤其被布置在中间层板的区域中,其中,支承件优选地在每种情形中都合并到气门引导件芯下方的端口壁中。
[0019]替代地或附加地,可能有利的是,至少一个支承件直接连接到另外的肋部,其中,该另外的肋部特别是布置在缸盖的中间层板中。特别优选的是,该另外的肋部设置在不终止于进气口壁和/或排气口壁的区域中或不直接终止于进气口壁和/或排气口壁中的那些
支承件中。因此,有利的是,支承件既连接到进气口壁和/或排气口壁,又连接到另外的肋部,从而将力传递到中间层板。特别地,一个支承件连接到进气口壁,一个支承件连接到排气口壁,两个支承件各自连接到另外的肋部。
[0020]如果设置至少四个、优选地六个或八个缸盖螺钉用于连接到缸体,就可以得到对于在缸盖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液冷缸盖(Z),所述液冷缸盖具有伸入燃烧室的部件(B),其中,设有上冷却套(O)和下冷却套(U),且多个气门围绕所述部件(B)布置,其中,设有缸盖螺钉(1、2、3、4、5、6;14),其特征在于,从每个气门引导件(V)到所述部件(B)设有固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计成具有至少一个支承件(11)的环(10),其中,所述支承件(11)和所述环(10)至少从所述缸盖(Z)的油层板(9)伸到界定所述燃烧室的火层板(12),其中,所述部件(B)连接到所述缸盖螺钉(1、2、3、4、5、6;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缸盖(Z),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螺钉(1、2、3、4、5、6;14)间接地连接到所述气门引导件(V)。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冷缸盖(Z),其特征在于,所述环(10)径向围绕所述部件(B),且优选地设计成与所述支承件(11)成一体,其中,所述环(10)特别是在所述气门引导件(V)的区域中连接到所述支承件(1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冷缸盖(Z),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11)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缸盖(Z)的缸轴线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冷缸盖(Z),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11)设计成隔断壁,所述隔断壁至少部分地分离所述上冷却套(O)和/或所述下冷却套(U)。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冷缸盖(Z),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层板(9)以渐缩方式在所述支承件(11)的方向上延伸,用于引入力,以使得所述油层板(9)与所述部件(B)围成的角度(α)大于90
°
,优选地在110
°
至144
°
之间,且特别优选地在120
°
至135
°
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冷缸盖(Z),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缸盖螺钉(1、2、3、4、5、6;14)之间设有壁(7),其中,每个壁(7)特别是至少从所述缸盖(Z)的所述油层板(9)延伸到界定所述燃烧室的所述火层板(12)。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冷缸盖(Z),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缸盖螺钉(1、2、3、4、5、6;14)经由至少一个肋部(8、15、16)连接到支承件(11),且优选地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的缸盖螺钉(1、2、3、4、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AVL李斯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