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的细晶强韧化单介质淬火冷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的热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钢的细晶强韧化单介质淬火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钢的细晶强化,能源和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成本高、大截面钢件1/2T处质量技术指标难以达标;现有技术特征是:
[0003]钢的细晶强化是在钢中加入:降低临界点的合金元素,如Mn、 Cr、Mo等;提高形核率,阻止热状态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微合金元素,如Ti、Nb、V等;致使屈服强度的提高大于抗拉强度的提高,屈强比值增大;钢的细晶强化效果的一致性是依靠微合金元素(Ti、Nb、V等)成分的运作;
[0004]钢的预冷温度为稍低于Ar1温度,在加热炉中预冷,转入加热至稍低于Ar1的预冷温度炉中预冷至稍低于Ar1温度;
[0005]钢在油中冷却几秒钟,起预冷作用,再转入水中冷却;
[0006]提高钢的淬硬性和淬透性是在钢中加入足够量稳定过冷奥氏体的合金元素,改变C
‑
曲线形状和使C
‑
曲线向右推移,降低临界淬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的细晶强韧化单介质淬火冷却方法,其特征是运用“马氏体转变可逆性”规律,用热处理方法多次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韧性;钢在奥氏体化过程中,为马氏体逆转变提供条件;钢奥氏体化后,预冷后进行多次“水冷
‑
回温”,直至冷至室温,控制钢的表层首次在水中冷却绕过C
‑
曲线不稳定区——鼻尖部温度至马氏体区的冷透程度,首次出水利用余热回温至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Bs+(50~100)℃,但须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C
‑
曲线鼻尖部温度,立即转入多次“水冷
‑
回温”,即多次在水中冷却至马氏体区未冷透,多次出水利用余热回温至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C
‑
曲线鼻尖部温度,回温停止上升的温度为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偏高或偏低温度,再立即转入在马氏体区多次“水冷
‑
回温”,直至冷至室温;钢冷至室温,立即转入下一道热处理工序;所述方法包括:(一)钢的奥氏体化;(二)钢的预冷;(三)钢的控冷。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的奥氏体化,其特征是所述钢的奥氏体化为:(一)确定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度为降低奥氏体转变开始温度As,提高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缩小As与Ms的温度差,为马氏体逆转变提供条件;(二)确定钢的淬火阶梯预热次数、预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度为降低奥氏体转变开始温度As,提高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缩小As与Ms的温度差,为马氏体逆转变提供条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的预冷,其特征是所述钢的预冷为:(一)确定钢的相变点A1温度为预冷消耗孕育期的临界温度;(1)确定钢的预冷温度Tn≥A1温度,不消耗孕育期;(2)确定钢的预冷温度Tn<A1温度,消耗孕育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