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德武专利>正文

动态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10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动态演示仪,整个光栅(4)包藏在壳体(1)之内,并在壳体(1)内运动;光栅(4)不用片框,改用塑封;光栅(4)传动点在中间;电机传动机构(8)为双轮,光栅导板(9)处于两轮之间;光栅快回机构(11)由为机械拨压导轮(15)式;投影片导轨为投影片托盘(2)。因而结构更为简单,工作更为可靠,操作更为简便,成本更显低廉。(*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科教仪器类文教用品。它可与任何种类的普通投影仪配合使用,能长时间连续自动工作,使投影画面实现动画效果,显示某些不可见特征。可广泛应用于电化教育、科技交流、学术报告、产品广告、旅游展览等方面。本技术是在“波纹片动态投影机”(专利号95224693.7)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进而成。该专利虽然实现了动作自动化,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关键部件(光栅)暴露在壳体之外,容易落上灰尘,或被手触摸污损,或被其他物件划伤、压裂。(二)光栅及其片框制作成本较高,特别是传动点在光栅一侧,不可避免因产生侧向分力而产生光栅与导轨间的侧向摩擦力;光栅也会因此略微偏斜,影响演示效果。(三)电机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采用传动轮下压光栅,靠摩擦力带动光栅运动。这个下压力就不可避免地使光栅与其导轨间的摩擦力增大。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一旦传动轮与光栅间的摩擦力小于上述摩擦力与侧向摩擦力之和,光栅就会“打滑”不动,出现故障,影响演示效果。这是这种设计方案的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四)光栅快回机构采用电控式,成本较高;采用机构触点式,又结构较复杂,容易出故障。(五)投影响片导轨采用宽度可调式,虽然解决了横、竖两种动态投影片均能使用的问题,但结构较复杂,制作困难,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该专利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纵简便,使用寿命长,并且造价低廉的动态演示仪。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该演示仪由光栅(4)及其导轨(5),动态投影片(3)及其托盘(2)、电机(6)及其传动机构(8),光栅快回机构(11)和壳体(2)等组成,其中(1)整个光栅(4)处于封闭的壳体(1)之中;(2)电机传动机构采用上下配置的一组双轮一传动轮(13)和导轮(15);(3)光栅快回机构带有特型凸块(14),碰块(16)和摆杆(17),凸块(14)与传动轮(13)构成一体;光栅(4)不用片框,而采用塑封;在其下方中部安装光栅导板(9),导板上滚压有网纹;光栅(4)上带有激光刻制的原始条纹;光栅条纹密度为每厘米18-28条,其遮光率小于30%,匀速运动速度为0.5-3.5mm/;传动机构(8)位于演示仪的中轴垂直平面,双轮夹住光栅导板(9)。摆杆(17)的右侧上方通过连杆(18)与复位键(10)相连,托盘的上方配有护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导板上带有滚压网纹,增大了与传动轮之间的摩擦,光栅采用塑封减轻了重量,降低了造价,并且保护了光栅,延长其使用寿命,光栅处于壳体之中,可避免破损,防止灰尘或触摸污损,由于条纹采用激光刻制,光栅条纹密度高、遮光率小,可相应减少外形尺寸,传动轮由于采用滚动摩擦,可减小电机所需扭矩与功率,提高工作可靠性和灵敏性,可避免快速复位瞬间的波纹倒流,结构简单,动作准确可靠、操纵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光栅(4)与光栅导板(5)的正视图。图4是快回机构简图。图1是本技术“动态演示仪”的俯视图,图中已将演示仪上部的护盖(12)揭去,因而能看到投影片托盘(2)的形状。此图已将演示仪左半部剖开,能看到内部主要部件;光栅(4)装在导轨(5)上,它的左侧中部与光栅导板(9)连接,电机(6)通过传动机构(8)带动光栅导板(9)和光栅(4)向右作匀速运动。光栅运动到下方(即图中右侧)尽头一下死点时,快回机构(11)发出信号,传动机构(8)与光栅导板(9)脱离接触,在复位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光栅迅速向上方(即图中左侧)恢复到上死点位置。因而,演示仪可以自动连续长时间工作。整个演示仪由电源插销(7)供电。图2是“动态演示仪”的侧视图。为了能看明护盖(12)和托盘(2)的关系,已将外壳(1)局部剖开。图3是光栅(4)与光栅地板(9)的正视图。光栅不用片框,而用塑封,既经济又保护了光栅条纹不致损坏。整个光栅(1)全部包藏在外壳(1)之中,(参看图1),并且在壳体(1)内运动。这是本技术的又一特点。图4是快回机构简图。快回机构由特型凸块(14)、碰块(16)、摆杆(17)组成。凸块(14)与传动轮(13)构成一体。传动轮(13)由电机(6)带动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导轮(15)在下方顶着,光栅导板(9)于是被摩擦带动向左匀速运动。当光栅(4)运动到左侧尽头(即下死点)时,特型凸块(14)正好处于正下方位置,凸块(14)拨压左侧的碰块(16)。由于碰块(16)借两个螺钉与摆杆(17)固定在一起,这个下压力传动摆杆(17),使摆杆(17)向下运动。又由于导轮(15)的轴固定在摆杆(17)的左端。于是就使导轮(15)下行,脱离光栅导板(9)。这样,光栅导板(9)也就脱离了传动轮(13)。在复位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光栅(4)迅速向右复位。图中连杆(18)与复位键(10)连接。每次使用前,要掀压复位键(10)。使摆杆(17)反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导轮(15)向下。在复位弹性元件作用下,光栅(4)迅速复位。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前述的“空档”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动态演示仪,它由光栅(4)与其导轨(5)、动态投影片(3)及其托盘(2)、电机(6)及其传动机构(8)、光栅快回机构(11)和壳体(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1)整个光栅(4)处于封闭的壳体(1)之中;(2)电机传动机构采用上下配置的一组双轮--传动轮(13)和导轮(15);(3)光栅快回机构带有特型凸块(14)、碰块(16)和摆杆(17),凸块(14)与传动轮(13)构成一体;(4)动态投影片用圆形托盘(2)托住,托盘可转动90°,并有定位销定位。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4)为塑封。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4)在其下方中部安装光栅导板(9),导板上滚压有网纹。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4)带有激光刻制的原始条纹,光栅条纹密度为每厘米18-28条,其遮光率小于30%,匀速运动速度为0.5-3.5mm/s。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8)位于演示仪的中轴垂直平面,双轮间夹住光栅导板(9)。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杆(17)的右侧上方通过连杆(18)与复位键(10)相连。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2)的上方,配有护盖(12)。专利摘要一种动态演示仪,整个光栅(4)包藏在壳体(1)之内,并在壳体(1)内运动;光栅(4)不用片框,改用塑封;光栅(4)传动点在中间;电机传动机构(8)为双轮,光栅导板(9)处于两轮之间;光栅快回机构(11)由为机械拨压导轮(15)式;投影片导轨为投影片托盘(2)。因而结构更为简单,工作更为可靠,操作更为简便,成本更显低廉。文档编号G09B23/00GK2340042SQ9721798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令概, 解德武, 马占明, 王旭 申请人:解德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演示仪,它由光栅(4)与其导轨(5)、动态投影片(3)及其托盘(2)、电机(6)及其传动机构(8)、光栅快回机构(11)和壳体(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1)整个光栅(4)处于封闭的壳体(1)之中;(2)电机传动机构采用上下 配置的一组双轮--传动轮(13)和导轮(15);(3)光栅快回机构带有特型凸块(14)、碰块(16)和摆杆(17),凸块(14)与传动轮(13)构成一体;(4)动态投影片用圆形托盘(2)托住,托盘可转动90°,并有定位销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令概解德武马占明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解德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