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宝田专利>正文

现代汉语音节万能标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33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代汉语音节标尺装置,其技术特征是用厚度为4毫米的不透明白色塑料或金属作原料,制成两端均用连结板连结,使上下固定标尺平行距离为11毫米,中间有一滑动标尺,固定标尺的正反面有7组按规律排列的音节尾符号,滑动标尺的正反面有7组按规律排列的音节首符号,该装置样式新颖、直观易懂,能将现代汉语中所有音节及其规律表示出来,是读准用准现代汉语音节、帮助学习汉字、推广普通话的理想工具。(*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现代汉语音节万能标尺。它是一种创新的学习现代汉语音节的工具。现阶段,对于辨认字、词的读音,只靠查字典、词典解决,况且这些工具书往往有些字音说法不一,加之拼音规则繁多难记,这就影响了现代汉语音节的规范性,准确性,以致影响普通话的推广。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翻阅1987年以来的字典、词典,或者查阅《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但一般情况很难做到这些,因为人们不可能随时翻阅这些工具书,再者携带也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多功能现代汉语音节标尺装置,它能更好地避免读错、用错音节的现象。对于帮助学习汉字、推广普通话都有很大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厚度为4毫米的不透明白色塑料(或金属)做原料,制造成全长215毫米的标尺。标尺分两部分固定部分和滑动部分。上、下固定标尺,宽均为20毫米,称音节尾标尺、两端均用宽5.5毫米,长30毫米,厚1毫米的连结板连结,使上、下固定标尺平行距离为11毫米;中间滑动标尺是音节首标尺,宽12毫米。每个固定标尺的上、下对应面厚度为4毫米的中间均车槽,长215毫米,深1毫米,宽1毫米。滑动标尺上、下对应面厚度为4毫米的中间车一凸梗,长215毫米,高1毫米,厚0.9毫米。这样,音节首标尺能在两个音节尾标尺之间沿槽左右滑动,也能在上标尺的上槽和下标尺的下槽左右滑动。当音节首标尺沿槽滑动,音节首标尺上的矩形格与音节尾标尺上的矩形格对准时,格内符号相拼则成音节。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制成滑动标尺型,音节首标尺能沿槽滑动拼成音节。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使用价值大。2、结构简单,样式新颖,直观易懂。3、功能多,它能把现行现代汉语中1282个音节准确无误的搭配表示出来,它还能表示出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韵母、声调、汉语拼音规则。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现代汉语音节万能标尺装置的正面平面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现代汉语音节万能标尺装置的反面平面图。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两个平行固定标尺①、③,两固定标尺由连结板④连结,在两固定标尺之间有一滑动标尺②,滑动标尺上的凸梗(图中未画出)在固定标尺的槽(图中未画出)里滑动。看图1、图2,在固定标尺正反面上有7组音节尾符号(为第1组第1个音节尾符号),每组左起第一格内编有区别组的序号(为第1组音节尾序号)。每一固定标尺每一面分两行从左至右按规律排列音节尾符号,共有音节尾符号126个,分别放在同样尺寸的矩形格内。音节尾符号有第1组i,n,ng,o,r,u;第2组a,ai,an,ang,ao,e,ei,en,eng,i,ian,iao,ie,in,ing,iu,o,ou,u;第3组a,ai,an,ang,ao,e,ei,en,eng,g,i,ia,ian,iang,iao,ie,in,ing,iu,o,ong,ou,u,ü,uan,üe,ui,un,uo;第4组a,ai,an,ang,ao,e,ei,en,eng,ng,o,ong,ou,u,ua,uai,uan,uang,ui,un,uo;第5组i,ia,ian,iang,iao,ie,in,ing,iong,iu,o,u,uan,ue,un;第6组a,ai,an,ang,ao,e,en,eng,i,ong,ou,u,ua,uai,uan,uang,ui,un,uo;第7组a,ai,an,ang,ao,e,ei,en,eng,i,ong,ou,u,uan,ui,un,uo。在滑动标尺的正反面上,有7组音节首符号⑨(为第1组第1个音节首符号)。每组左起第一格内编有区别组的序号⑩(为第1组音节首序号),滑动标尺每一面从左至右按规律排列一行音节首符号,共有音节首符号26个,分别放在与放音节尾同样尺寸的矩形格内。音节首符号有第1组a,o,e;第2组b,p,m,f;第3组d,t,n,l;第4组g,k,h,w;第5组j,q,x,y;第6组zh,ch,sh,r;第7组z,c,s。写有音节尾的矩形格都画上“十”字虚线,将矩形格分为四个区域右下、右上、左上、左下。在这些区域里,用1、2、3、4、0分别表示音节的调号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轻声,调号符号着彩色(如红色),其它符号与矩形线着黑色。考虑到汉语音节中,同样的声、韵母,1、2、3、4四个声调全有的音节数较多,就用红色小“口”表示在这个区域里有1、2、3、4四个声调,无声调符号的区域表示此处无音节首与音节尾相拼,即不成音节。写有音节首的矩形格,除a,o,e,m所在的矩形格外,其它都不画“十”字虚线。a,o,e,m所在的矩形格画有“十”字虚线,表示a,o,e,m除跟音节尾相拼成音节外,本身还自成音节,调号标在右虚线上。音节首与音节尾是这样相拼而成音节的(看图1、图2)第1组音节首矩形格与第1组音节尾矩形格相对,第2组音节首矩形格与第2组音节尾矩形格相对,依此类推,第7组音节首矩形格与第7组音节尾矩形格相对。当一个组的每个音节首分别与同组号某1个音节尾相对相拼时,右下区域(如⑤)里的声调为每组左起第1个音节首与该音节尾相拼时的声调;右上区域(如⑥)里的声调为每组左起第2个音节首与该音节尾相拼时的声调;左上区域(如⑦)里的声调,为每组左起第3个音节首与该音节尾相拼时的声调;左下区域(如⑧)里的声调为每组左起第4个音节首与该音节尾相拼时的声调。例如,要了解第1组音节首与第1组音节尾相拼成音节情况(看图1),将滑动标尺沿固定标尺上槽滑动,先看音节首a,a所在的矩形格,画有“十”字虚线,右虚线上标有1。说明a自成音节ā,当a对着音节尾i时,i所在的矩形格右下区域声调符号为“口”,说明a与i拼成音节āi,ái,ǎi,ài,当a对着音节尾n时,n所在的矩形格右下区域声调符号为“134”,说明a与n拼成音节ān,ǎn,àn;继续滑动标尺,a与ng成音节āng,áng,àng,a与o成音节āo,áo,ǎo,ào;a与r,a与u矩形格对时,右下区域无声调符号,说明a与r,a与u均不成音节。再看音节首o,它能自成音节ō;当音节首o分别与音节尾i,n,ng,o,r对着时,右上区域均无声调符号,说明均不成音节;继续滑动,音节首o与音节尾u对着时,u所在矩形格右上区域的声调符号为134,说明音节首o与音节尾u成音节ōu,ǒu,òu。同理,可以看出第1组的音节首e与第1组的音节尾分别相拼的结果e能自成音节ē,é,ě,è,e与i对着相拼,左上区域里的声调符号为“口”,则e与i所成音节为ēi,éi,ěi,èi;e与n成音节ēn,én;e与ng,e与o不成音节;e与r成音节ér,ěr,èr;e与u不成音节。再如,第2组音节首与第2组音节尾成音节情况。因无特殊情况。仅举一例(看图1),如b,p,m,f分别与音节尾a相拼时,右下、右上、左上、左下相应的各区域声调符号为“口”“124”“口o”“口”,说明b与a拼成音节bā,bá,bǎ,bà;p与a拼成音节pā,pá,pà;m首先自成音节 ;m与a拼成音节mā,má,mǎ,mà,ma;f与a拼成音节fā,fá,fǎ,fà。第3组,第4组,第6组,第7组均无特殊情况,拼法与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辩认现代汉语语音的一种现代汉语音节标尺装置,该装置有两个固定标尺①、③,两固定标尺由连结板④连结,在两固定标尺之间有一能滑动的滑动标尺②,其特征在于每固定标尺①、③正、反面上从左至右按规律排列7组音节尾符号,每个音节尾符号所在的矩形格,用“十”字线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里标有声调符号,滑动标尺正、反面从左至右按规律排列7组音节首符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田
申请(专利权)人:黄宝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