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钢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16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可伸缩钢支撑包括一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和一第一常规钢支撑管道;可伸缩钢支撑管道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常规钢支撑管道的一端;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包括第一加强分隔板、第二加强分隔板、外滑动管道和内滑动管道;外滑动管道连接第一加强分隔板,内滑动管道连接第二加强分隔板,并且外滑动管道可滑动地套设在内滑动管道上;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内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用于驱动外滑动管道和内滑动管道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测试卧式千斤顶液压荷载状况,并通过油泵转动给卧式千斤顶进行打油,从而实现钢支撑轴力的自动补偿和卸荷,进而自动将荷载维持在设计要求的荷载值范围内。而自动将荷载维持在设计要求的荷载值范围内。而自动将荷载维持在设计要求的荷载值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钢支撑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撑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钢支撑。

技术介绍

[0002]越向“深、大、近”方向发展,施工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建设开挖过程中,实时的对开挖的部分进行支撑保护,减少由于开挖过程中导致应力释放的影响,是基坑施工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众多基坑支护技术中,由于钢支撑基坑施工方便,支护周期短,可以重复使用,布置灵活,拆卸方便,刚度强度大,围护结果变形小,最大限度的不影响周边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等原因成为现代深基坑支护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支护方式。
[0003]现阶段,在基坑现场开挖后,现场架设钢支撑,在钢支撑的活动端使用千斤顶配套油泵进行加压,加到设计值后,定期进行加压。在工程现场中,经常出现由于基坑周边变形,钢支撑荷载补载不及时,经常出现钢支撑脱落的情况,造成现场施工进度的延误的同时,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0004]中国专利号CN20160918257.4公开了一种基坑型钢内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及时补偿型钢内支撑梁的轴力的自动补偿系统。包括轴力加压组件与轴力补偿装置,轴力加压组件包括可相互支撑的第一支撑部件与第二支撑部件及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与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第一支撑部件之间设有应力保持件;但是对于现场施工过程中,钢支撑轴力在钢支撑活动端进行时施加,一端测试压力的方式;钢支撑的活动限位板在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之间,会导致现场测试力值与钢支撑实际力值受限位装置影响较大;两节限位板增加现场施工安装钢支撑难度,现场使用繁琐且测试力值容易出现较大偏差。
[0005]又如中国专利号CN 201811554537.7公开了一种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及控制方法,将液压千斤顶、液压泵站及PLC控制中心内置于支撑筒中,通过千斤顶顶头与相邻钢支撑构件进行顶撑实现荷载的控制;该专利中使用千斤顶直接与相邻钢支撑接触施加荷载,需相邻的钢支撑侧面强度较高,且现场施工安装难度高,千斤顶存在一定的行程,存在较大脱落安全风险,可操作性较弱;对于现场施工时,钢支撑密集也会导致线缆的多密集,会导致现场管理风险。
[0006]因此,在钢支撑轴力时间及基坑开挖过程中,亟需一种可循环使用,且现场安装简单,轴力可自动施加、补偿;拆卸简易的钢支撑轴力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伸缩钢支撑,可以实现钢支撑轴力的自动补偿和卸荷,进而自动将荷载维持在设计要求的荷载值范围内。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包括一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和一第一常规钢支撑管道;所述可伸缩钢支撑管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
一常规钢支撑管道的一端;
[0009]所述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包括第一加强分隔板、第二加强分隔板、外滑动管道和内滑动管道;所述外滑动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加强分隔板,所述内滑动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分隔板,并且所述外滑动管道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内滑动管道上;
[0010]所述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内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外滑动管道和所述内滑动管道相对滑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伸缩装置的伸长和缩短,实现钢支撑轴力的自动补偿和卸荷,进而将荷载维持在设计要求的荷载值范围内。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可伸缩钢支撑还包括若干第二常规钢支撑管道,所述第二常规钢支撑管道依次连接,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常规钢支撑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常规钢支撑管道。
[0014]进一步,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卧式千斤顶、自动油泵;所述卧式千斤顶用于驱动所述外滑动管道和所述内滑动管道相对滑动;
[0015]所述自动油泵连接所述卧式千斤顶,所述自动油泵用于对所述卧式千斤顶进行加载或卸载;
[0016]所述自动油泵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电性连接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还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油泵;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卧式千斤顶的液压荷载状况,并生成压力信号,所述压力信号被送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自动油泵向所述卧式千斤顶进行打油。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测试卧式千斤顶液压荷载状况,并通过自动油泵转动给卧式千斤顶进行打油,从而实现钢支撑轴力的自动补偿和卸荷,进而自动将荷载维持在设计要求的荷载值范围内。
[0018]进一步,所述卧式千斤顶通过自校正角度顶头连接所述第一加强分隔板,并且所述卧式千斤顶通过若干固定支座连接所述内滑动管道。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自校正角度顶头具备一定角度校正功能,保证卧式千斤顶的出力始终与基坑边垂直传递,并且固定支座可以固定卧式千斤顶的位置,使卧式千斤顶在加卸荷过程中不会发生滑移。
[0020]进一步,还包括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压力传感器。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内置电源供电,使本技术也能适用于难以使用外接电源的工地。
[0022]进一步,所述自动油泵、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锂电池组均设置在所述可支撑钢支撑管道或所述常规钢支撑管道内。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荷载加卸装置及电源部分集成于可伸缩钢支撑内部,最大程度的减小在施工现场布设加载装置和电缆等设备,增大施工空间,减小施工难度。
[0024]进一步,还包括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校正角度顶头和所述第一加强分隔板之间;并且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锂电池组;所述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钢支撑与所述卧式千斤顶之间的接触力,生成接触力信号,并将所述接触力信号送至所述电路板。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结合的方式进行荷载检测,压力传感器可通过测试油路中的油压进而根据卧式千斤顶的率定方程,计算出卧式千斤顶的出力;而力传感器直接与钢支撑接触,在卧式千斤顶位置固定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力传感器测试出钢支撑与卧式千斤顶之间的接触力,也就是钢支撑的轴力。双传感器测试方式可以在各个阶段对测试的力值互相验证计算,且能推算钢支撑滑动摩阻力和钢支撑的实际轴力,测试更准确。
[0026]进一步,还包括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线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内滑动管道和所述外滑动管道;并且所述线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锂电池组;所述线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可伸缩钢支撑管道的伸长量,生成伸长量信号,并将所述伸长量信号送至所述电路板。
[00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线性位移传感器可对可伸缩钢支撑管道的伸缩量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可伸缩钢支撑管道的伸长量,可计算钢支撑所支撑基坑部位的实时收敛情况,为开挖施工提供数据依据。
[0028]进一步,所述自动油泵设置在所述常规钢支撑管道内,并且所述自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钢支撑包括一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和一第一常规钢支撑管道;所述可伸缩钢支撑管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常规钢支撑管道的一端;所述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包括第一加强分隔板、第二加强分隔板、外滑动管道和内滑动管道;所述外滑动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加强分隔板,所述内滑动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分隔板,并且所述外滑动管道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内滑动管道上;所述可伸缩钢支撑管道内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外滑动管道和所述内滑动管道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钢支撑还包括若干第二常规钢支撑管道,所述第二常规钢支撑管道依次连接,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常规钢支撑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常规钢支撑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卧式千斤顶、自动油泵;所述卧式千斤顶用于驱动所述外滑动管道和所述内滑动管道相对滑动;所述自动油泵连接所述卧式千斤顶,所述自动油泵用于对所述卧式千斤顶进行加载或卸载;所述自动油泵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电性连接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还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油泵;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卧式千斤顶的液压荷载状况,并生成压力信号,所述压力信号被送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自动油泵向所述卧式千斤顶进行打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伸缩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千斤顶通过自校正角度顶头连接所述第一加强分隔板,并且所述卧式千斤顶通过若干固定支座安装于所述内滑动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付山殷教谱陈灿易振兴程四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