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391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氢燃料电池包括供氢及供氧系统、冷却系统、主控制器及机壳地PE接口。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包括电池辅助供电电路和电磁兼容整改电路,电池辅助供电电路包括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电磁兼容整改电路包括连接整车高压锂电池的第一滤波电路、连接整车控制及通信接口的第二滤波电路、连接氢燃料电池供氢及供氧系统的第三滤波电路、连接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第四滤波电路和连接氢燃料电池主控制器的第五滤波电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氢燃料电池的电磁兼容性及使用寿命,增加氢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增加氢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增加氢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特别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相对于传统的采用燃烧(汽、柴油)或储能(蓄电池)方式发电,它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发电,燃料电池发电只会产生水和热,对环境无污染;同时发电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不需要经过热能和机械能(发电机)的中间变换,发电效率高。
[0003]由于氢燃料电池无噪声、无污染及发电效率高的特性,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为现在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连续多个五年规划把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列入了重大科技计划。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关键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或国外技术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0004]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是为氢燃料电池中主控器、冷却系统、供氢系统和供氧系统等设备供电的装置,其供电性能、抗干扰性,电磁兼容性对氢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传统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往往存在电磁兼容性较差等问题,导致氢燃料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甚至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解决的是传统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存在电磁兼容性较差和抗干扰性低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供氢及供氧系统、冷却系统、主控制器及机壳地PE接口;
[0008]所述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包括电池辅助供电电路及电磁兼容整改电路;所述电池辅助供电电路包括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所述电磁兼容整改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三滤波电路、第四滤波电路和第五滤波电路;
[0009]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有整车高压锂电池,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分别与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入端、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入端及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0]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整车控制及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输信号出端分别与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信号输入端、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信号输入端和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器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1]所述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出端与第三滤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氢燃料电池供氢及供氧系统;
[0012]所述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出端与第四滤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0013]所述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出端与第五滤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滤波电路电压输出端连接氢燃料电池主控制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共模电感L1、L2、L3、L4;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之间通过五个并联电容C30μ、C3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与L2之间、L2与L3之间及L3与L4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4与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之间通过四个并联电容C30μ、C100n、C10n、C1n连接;
[0015]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两个输入接口、共模电感L1、L2、L3两个输出引脚及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两个输出接口分别通过一个电容CY与机壳地PE接口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1和共模电感L7、L8、L9、L10;所述二极管D1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感LC,并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与共模电感L7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7与L8之间、L8与L9之间及L9与L10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n、C1n、C100p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与第二滤波电路电压输出端之间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
[0017]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2和共模电感L13、L14、L15、L16;所述二极管D2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感LC,并通过3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与共模电感L13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3与L14之间、L14与L15之间及L15与L16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n、C1n、C100p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6与第二滤波电路信号输出端之间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
[0018]所述共模电感L7、L8、L9、L13、L14及L15两个输出引脚分别通过一个电容CY与机壳地PE连接;
[0019]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数据输入端和数据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共模电感L17、L18;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数据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7之间及共模电感L18与第二滤波电路数据输出端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滤波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共模电感L19、L20、L21、L22;所述第三滤波电路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9之间通过五个并联电容C30μ、C3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9与L20之间、L20与L21之间及L21与L22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22与第三滤波电路输出端之间通过四个并联电容C3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路输入端两个输入接口、共模电感L19、L20、L21两个输出引脚及第三滤波电路输出端两个输出接口分别通过一个电容CY与机壳地PE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滤波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共模电感L23、L24、L25、L26;所述第四滤波电路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23之间通过五个并联电容C110μ、C2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26与第四滤波电路输出端之间通过四个并联电容C2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第四滤波电路输入端两个输入接口及第四滤波电路输出端两
个输出接口分别通过两个并联的电容CY与机壳地PE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滤波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共模电感L27和L28,所述第五滤波电路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27之间通过五个并联电容C110μ、C2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28与第五滤波电路输出端之间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所述第五滤波电路输入端两个输入接口及第五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所述氢燃料电池包括供氢及供氧系统、冷却系统、主控制器及机壳地PE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包括电池辅助供电电路及电磁兼容整改电路;所述电池辅助供电电路包括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所述电磁兼容整改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三滤波电路、第四滤波电路和第五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有整车高压锂电池,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分别与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入端、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入端及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整车控制及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输信号出端分别与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信号输入端、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信号输入端和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器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出端与第三滤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氢燃料电池供氢及供氧系统;所述第一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出端与第四滤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第二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压输出端与第五滤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滤波电路电压输出端连接氢燃料电池主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共模电感L1、L2、L3、L4;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之间通过五个并联电容C30μ、C3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与L2之间、L2与L3之间及L3与L4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4与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之间通过四个并联电容C30μ、C100n、C10n、C1n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两个输入接口、共模电感L1、L2、L3两个输出引脚及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两个输出接口分别通过一个电容CY与机壳地PE接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辅助供电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整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1和共模电感L7、L8、L9、L10;所述二极管D1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感LC,并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与共模电感L7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7与L8之间、L8与L9之间及L9与L10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n、C1n、C100p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0与第二滤波电路电压输出端之间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2和共模电感L13、L14、L15、L16;所述二极管D2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感LC,并通过3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与共模电感L13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3与L14之间、L14与L15之间及L15与L16之间分别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n、C1n、C100p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6与第二滤波电路信号输出端之间通过三个并联电容C100n、C10n、C1n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7、L8、L9、L13、L14及L15两个输出引脚分别通过一个电容CY与机壳地PE连接;
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数据输入端和数据输出端之间依次串联有共模电感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