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603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DCDC转换器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第三相支路和负极母线支路均采用同一个DSP来进行控制。电流检测单元test1、电流检测单元test2和电流检测单元test3均与同一个DSP信号连接,DSP还控制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通过关闭异常支路并且提高其余两支路的工作频率,从而实现降低相应纹波电流的目的以满足输入端燃料电池输出的纹波需求,让前后级在DCDC变换器出现单相损坏时,DCDC变换器的前后级设备仍然能正常运行。解决了DCDC变换器的前后级设备不会因为DCDC出现单相损坏时而导致其前级供电设备和后级用电设备突然掉电的问题。设备和后级用电设备突然掉电的问题。设备和后级用电设备突然掉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DCDC转换器的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单纯的锂电池、铅酸电池、锌镍蓄电池等已经不足以支配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氢氧燃料电池已然成为了现代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而氢氧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对输出的电流波动冲击又极其的敏感。氢氧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要转换成一个稳定的电平供给电动汽车的其它用电设备,就需要一个DCDC来进行稳压转换。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自身的性能高低严重影响着前端燃料电池和其后端用电设备的性能。燃料电池的基本特性是输出功率越小,则自身的平台电压越高,燃料电池的输出平台电压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而降低。现在已有的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在出现单相损坏时,就会瞬间保护,输入输出就会同时形成开路,导致其前级和后级没有供电缓冲过程,而会影响前后级供电和用电设备的性能。因此如何解决DCDC在出现单相损坏时,无功率输出,导致前后级瞬间断电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第三相支路和负极母线支路,所述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和第三相支路相互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1、电感L1、续流二极管D1和继电器K4,续流二极管D1正极与电阻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2、电感L2、续流二极管D2和继电器K5,续流二极管D2正极与电阻L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3、电感L3、续流二极管D3和继电器K6,续流二极管D3正极与电阻L3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K1和电感L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1,继电器K1和电感L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1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2和电感L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2,继电器K2和电感L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2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3和电感L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3,继电器K3和电感L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3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1和续流二极管D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1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2和续流二极管D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2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3和续流二极管D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3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续流二极管D1和继电器K4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4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续流二极管D2和继电器K5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5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续流二极
管D3和继电器K6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6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1一端、继电器K2一端、继电器K3一端均与IN+接口电性连接,继电器K4一端、继电器K5一端、继电器K6一端均与OUT+接口电性连接,负极母线支路两端分别与IN-接口、OUT-接口。
[0006]具体的,所述电感L1、电感L2和电感L3均为boost电感。
[0007]具体的,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第三相支路和负极母线支路均采用同一个DSP来进行控制。
[0008]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检测单元Test监控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第三相支路的电流信号;
[0010](2)当其中一条支路无电流或由于短路故障而引起的过流时,DSP对该条支路进行锁PWM保护,并对该支路输入端、输出端的继电器进行断开控制,与此同时DSP通过调节其余两条正常支路的开关管进行提高工作频率;
[0011](3)完成调节后检测单元Test继续对工作的两个支路进行监控。
[0012]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关闭异常支路并且提高其余两支路的工作频率,从而实现降低相应纹波电流的目的以满足输入端燃料电池输出的纹波需求,让前后级在DCDC变换器出现单相损坏时,DCDC变换器的前后级设备仍然能正常运行。解决了DCDC变换器的前后级设备不会因为DCDC出现单相损坏时而导致其前级供电设备和后级用电设备突然掉电的问题,进一步保证燃料电池不会由于DC单相损坏而出现跃迁电压。提高了整车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第三相支路和负极母线支路,所述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和第三相支路相互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1、电感L1、续流二极管D1和继电器K4,续流二极管D1正极与电阻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2、电感L2、续流二极管D2和继电器K5,续流二极管D2正极与电阻L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3、电感L3、续流二极管D3和继电器K6,续流二极管D3正极与电阻L3的一端电性连接,上述结构的电源输入侧和电源输出侧每一相都有独立的继电器,每一相的输入端的继电器前端都连接在同一正母线;每一相的输出端继电器后端都连接在同一输出正线上;继电器K1和电感L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1,继电器K1和电感L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1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2和电感L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2,继电器K2和电感L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2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3和电感L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3,继电器K3和电感L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3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1和续流二极管D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1与负极母线支路
电性连接,电感L2和续流二极管D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2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3和续流二极管D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3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续流二极管D1和继电器K4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4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续流二极管D2和继电器K5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5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续流二极管D3和继电器K6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6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1一端、继电器K2一端、继电器K3一端均与IN+接口电性连接,继电器K4一端、继电器K5一端、继电器K6一端均与OUT+接口电性连接,负极母线支路两端分别与IN-接口、OUT-接口。所述电感L1、电感L2和电感L3均为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交错并联DCDC转换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第三相支路和负极母线支路,所述第一相支路、第二相支路和第三相支路相互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1、电感L1、续流二极管D1和继电器K4,所述第二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2、电感L2、续流二极管D2和继电器K5,所述第三相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继电器K3、电感L3、续流二极管D3和继电器K6,继电器K1和电感L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1,继电器K1和电感L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1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2和电感L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2,继电器K2和电感L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2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继电器K3和电感L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上还电性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test3,继电器K3和电感L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还通过电容C3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1和续流二极管D1之间的第一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1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2和续流二极管D2之间的第二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2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电感L3和续流二极管D3之间的第三相支路还通过开关管Q3与负极母线支路电性连接,续流二极管D1和继电器K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画杨树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