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342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拆模块和装模块,I/O模块,综合运算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实现了设备能够精确定位后准确的将道钉打紧到指定扭矩范围内,可自动识别轨枕杜绝漏打轨枕道钉和多打轨枕道钉的情况,并将实时数据记录在U盘中,可在电脑中或设备上随时查看数据。可在电脑中或设备上随时查看数据。可在电脑中或设备上随时查看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钢轨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行业中“钢轨焊接接头探伤”工艺结束后,进行“钢轨落槽”工艺时,需要依次取出滚轮,使长轨落入承轨槽,直线路段隔7上1、曲线及大坡地段隔5上1,接头处前后各5根轨枕扣件应安装齐全,保证钢轨稳定可靠。焊接完成后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放散法,拆除所有轨枕道钉后需用撞轨器延放散方向撞击轨枕,其他人用小锤敲击轨腰散放应力。待应力放散长轨范围内时锁紧道钉及各相应扣件。
[0003]以上各工艺中锁紧道钉及相关扣件数量规律随机,扭矩需求根据工程工艺也相对随机,但施工设备通常采用燃油螺栓机施工,该种设备有轻便、操作简单的特点,通常采用一个人手扶式延铁轨手推向前依次打紧螺丝。因为该设备采用燃油机带动齿轮旋转锁紧道钉,无检测扭矩传感器单纯靠个人经验判断,造成该施工方式无法保证稳定的扭矩,人为的疏忽也会造成隔7打1等工艺不能准确落实,因此往往在下一个工艺中需要反复的拆装螺丝以保证焊接工艺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
[0005]一种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包括:
[0006]主控模块,用于系统的整体控制;
[0007]拆模块和装模块,用于输出数据运算的最终值;
[0008]I/O模块,用于输入数据的分类识别和整合;
[0009]综合运算模块,根据I/O模块提供的数据运算出需求的数据;
[0010]数据保存模块,用于保存运算结果。
[0011]所述I/O模块包括数字量、MODBUS数据、CAN数据。
[0012]所述综合运算模块包括旋转1、旋转2、旋转3、旋转4、升降1、升降2、行走1、行走2八个分支模块。
[0013]所述综合运算模块在读入数据后,首先判断是否符合运算需求,如不满足则返回I/O模块读取新数据,满足需求将进行对比运算,如运算结果与用户设置相等保存并传输给主控模块做下一步处理,如未达用户设置参数到范围内,则按模型进行计算,将差补参数输出给主控模块,利用主控模块的运行逻辑功能控制执行元件运转,最后返回I/O模块读取最新数据。
[0014]所述主控模块是将I/O模块采集的数据,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逻辑控制如复位处理、自动、手动功能,负责记录数据和通过切换装模块和拆模块来更改综合运算模块的数据模型参数。
[0015]所述系统的人机接口采用MODBUS、CANpen、Ethernet。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实现了设备能够精确定位后准确的将道钉打紧到指定扭矩范围内,可自动识别轨枕杜绝漏打轨枕道钉和多打轨枕道钉的情况,并将实时数据记录在U盘中,可在电脑中或设备上随时查看数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示意图。
[0018]图2为原始数据读入和训练功能流程图。
[0019]图3为综合运算模块工作流程图。
[0020]图4为主控模块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本实施例总体结构和模块接口设计:采用HMI负责人机交互,将工艺参数如段速、循环设置等输入到系统中,同时负责显示电机的核心参数,如电压、转速、扭矩等,光电、磁性等传感器采集相应数据回传给plc,PLC通过CAN open控制执行元件。
[0023]一种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0024]主控模块,用于系统的整体控制;
[0025]拆模块和装模块,用于输出数据运算的最终值;
[0026]I/O模块,用于输入数据的分类识别和整合;
[0027]综合运算模块,根据I/O模块提供的数据运算出需求的数据;
[0028]数据保存模块,用于保存运算结果。
[0029]所述I/O模块包括数字量、MODBUS数据、CAN数据。
[0030]本实施例系统的原始数据读入和训练功能如图2所示。多通道采集数据,首先确定数据是否真实有效,之后判断其中数据是否需要重组,需要重组数据则进行合并重组,获取数据后,将需求微分信号进行微分处理。之后进行多通道数据处理,对每个通道的数据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再将所有通道的信息重新融合,形成结构化数据。最后将结构化数据分发给综合运算模块处理。
[0031]所述综合运算模块包括旋转1、旋转2、旋转3、旋转4、升降1、升降2、行走1、行走2八个分支模块。输入信号通过物理通道和通讯通道进入I/O模块,I/O模块经过筛选有效数据后进行重组数据。将重组好的数据传输给综合运算模块的8个分支模块,8个分支模块计算完成后,由主控模块控制计算,最后根据客户需求以拆模块和装模块分出不同的形式输出最终值。
[0032]所述综合运算模块在读入数据后,首先判断是否符合运算需求,如不满足则返回I/O模块读取新数据,满足需求将此数据导入综合运算模块中的数据处理模型结合用户参数进行对比运算,如运算结果与用户设置相等保存并传输给主控模块做下一步处理,如未达用户设置参数到范围内,则按模型进行计算,将差补参数输出给主控模块,利用主控模块
的运行逻辑功能控制执行元件运转,最后返回I/O模块读取最新数据,如图3所示。
[0033]所述主控模块是将I/O模块采集的数据,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逻辑控制如复位处理、自动、手动功能,负责记录数据和通过切换装模块和拆模块来更改综合运算模块的数据模型参数,如图4所示。
[0034]变换数据之后,就可以将生成的数据EXCEL格式保存起来,同时支持读取、查询、删除、等功能。
[0035]所述系统的人机接口采用MODBUS、CANpen、Ethernet。
[0036]本专利技术定义为一个工业定位控制类系统,它将光电/电流等传感器信号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结合试验参数集中后智能的自动分析信号特征,将计算的结果以CANOPEN的形式发送给各执行元件,并追踪记录相应参数,以满足轨道施工工艺需求。
[0037]本专利技术的系统采用传统的闭环循环控制方法,采用传感器采集信息、处理器分析处理、结果由执行元件执行,最终记录有效数据。
[0038]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0039](1)获取轨枕定位数据。
[0040](2)获取钉扭矩信息数据。
[0041](3)处理传感器反馈数据。
[0042](4)将计算好的数据反馈给执行元件。
[0043](5)记录及导出相关数据。
[00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用于系统的整体控制;拆模块和装模块,用于输出数据运算的最终值;I/O模块,用于输入数据的分类识别和整合;综合运算模块,根据I/O模块提供的数据运算出需求的数据;数据保存模块,用于保存运算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O模块包括数字量、MODBUS数据、CAN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运算模块包括旋转1、旋转2、旋转3、旋转4、升降1、升降2、行走1、行走2八个分支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力矩数据平台智能捕捉与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运算模块在读入数据后,首先判断是否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贵伟王路广米旭东纪长伯谭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一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