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323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垃圾仓、垃圾抓斗、给料斗、溜槽、给料炉排、污泥进料管路和焚烧炉排,所述垃圾抓斗设于垃圾仓的顶部,所述给料斗的顶部连通垃圾仓、底部连通溜槽,所述给料炉排设于溜槽的底部,所述污泥进料管路设于给料炉排上方,所述焚烧炉排的入口与给料炉排的出口相通;所述垃圾仓内依次设有工业固废储存区、工业固废破碎区、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和垃圾混合区,所述工业固废破碎区内设有工业固废破碎机,其底部设有滑道,用于向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输送破碎后的一般工业固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三种废弃物混合均匀,促进稳定燃烧。促进稳定燃烧。促进稳定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
[0003]
技术介绍

[0004]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固废的产生量逐年攀升,但工业固废的无害化处置能力却无法与其产量相配套,导致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需求日益迫切。一般工业固废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中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其他固废。对于高热值的一般工业固废,可利用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设施进行焚烧处置,能够使工业固废得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由于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排采用空冷炉排片,入炉混合固废热值不宜高于3000 Kcal/kg,为将入炉热值调控在此范围内,可掺烧一定比例的污泥,降低入炉热值,保证炉排安全稳定运行。
[0005]目前,某些生活垃圾焚烧处置项目会掺烧一定比例的一般工业固废,最高不超过30%,和生活垃圾共用同一个垃圾仓。工业固废或采取即到即烧的方式,可掺混部分新鲜未发酵的生活垃圾来调控入炉垃圾热值;或采取抓斗间隔抓取进料的方式,掺混到入炉的生活垃圾中。
[0006]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中污泥的掺烧比例一般不超过3%,尤其对于只经过机械脱水或离心机脱水而未经干化的污泥。这种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75%~80%,呈半固态,流动性较差。污泥通过管路泵送到垃圾给料斗上方,经过给料斗与生活垃圾混合后入炉。
[0007]现有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共用同一个垃圾仓,垃圾仓按照常规生活垃圾仓设计,没有考虑到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的混合和进料问题。此外,粗放的进料方式导致入炉垃圾的热值产生波动,影响燃烧的稳定性,热值过高会引起炉排片的损坏、炉膛结焦及受热面腐蚀等一系列问题。
[0008]现有污泥进料位置在垃圾给料斗上方,污泥在料斗溜槽中停留期间容易堆积结团,入炉后结团的污泥难以烧透,使得局部热值低,造成燃烧不均匀不稳定的现象。
[0009]公开号为CN201964426 U的专利是一种用于掺烧工业垃圾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均匀给料设备,由垃圾输送装置、输送装置支撑构成,布置于垃圾进料斗前的给料平台上。操作人员操作垃圾抓斗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交替放置在垃圾输送装置上,生活垃圾在下层,工业垃圾在上层,通过输送装置一同送入垃圾进料斗。但该专利相对于传统的采取抓斗间隔抓取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进料的方式并无本质区别,依然无法解决如何将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混合均匀的问题。
[0010]公开号为CN212673241 U的专利是一种支管式污泥均匀布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所述支管式污泥均匀布料装置包括主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一支管道上的控制阀门、与第一
支管道连接的四个第二支管道。该专利的侧重点在于第一支管道连接四个第二支管道,增加了污泥的分散面积。但该专利侧重于污泥和生活垃圾的协同焚烧,目的是增加污泥布料的均匀性,未涉及到一般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和污泥如何混合均匀问题。
[0011]
技术实现思路

[0012]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能够使三种废弃物混合均匀,促进稳定燃烧。
[0013]技术方案: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垃圾仓、垃圾抓斗、给料斗、溜槽、给料炉排、污泥进料管路和焚烧炉排,所述垃圾抓斗设于垃圾仓的顶部,所述给料斗的顶部连通垃圾仓、底部连通溜槽,所述给料炉排设于溜槽的底部,所述污泥进料管路设于给料炉排上方,所述焚烧炉排的入口与给料炉排的出口相通;所述垃圾仓内依次设有工业固废储存区、工业固废破碎区、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和垃圾混合区,所述工业固废破碎区内设有工业固废破碎机,其底部设有滑道,用于向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输送破碎后的一般工业固废。
[0014]优选的,所述工业固废储存区和垃圾混合区上设有卸料门。
[0015]优选的,所述工业固废破碎区和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之间设有隔离墙。
[0016]优选的,所述污泥进料管路包括主管路、分支管路和阀门,所述主管路与污泥料仓连接,并与给料炉排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分支管路均匀设于主管路与给料炉排之间,并通过阀门控制开合。
[0017]优选的,所述分支管路上还设有疏泥口,用于疏通分支管路。
[0018]优选的,所述阀门为气动球阀。
[0019]优选的,所述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内的一般工业固废的粒径小于300mm。
[0020]优选的,所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掺烧比例满足:LHV(入炉固废)=LHV(一般工业固废)*X(一般工业固废)+ LHV(生活垃圾)*X(生活垃圾)+ LHV(污泥)*X(污泥);其中,LHV代表低位热值,X代表掺烧比例,且X(污泥)≤10%。
[0021]优选的,当焚烧炉排采用空冷炉排片时,LHV(入炉固废)≤3000Kcal/kg有益效果:(1)针对一般工业固废粒度大且容易缠绕的特点,将一般工业固废破碎后再与生活垃圾进行混合,从而更易与生活垃圾混合均匀。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在垃圾仓中分区储存,在垃圾仓中用垃圾抓斗进行混合后再入炉,避免了传统的抓斗间隔抓取入炉造成的热值不均匀。
[0022](2)针对污泥含水率高,流动性差,容易堆积结团,掺烧后降低炉温,造成燃烧不稳定的特点,将污泥入炉位置从传统的给料斗处改为给料炉排处,与垃圾的混合在给料炉排处完成,避免污泥在给料斗处堆积结团。污泥通过阀门控制从各分支管进料,同时采用多个污泥喷嘴轮流进泥,使单次进泥少而薄,均匀的散落在给料炉排的垃圾混合表面,能够与垃圾混合物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保证炉内燃烧的稳定性。同时,解决了污泥结团问题,就可以提高湿污泥的掺烧比例,由一般的3%以下提高到10%,不仅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量,而且可以调节入炉固废的综合热值。一般工业固废的热值高,污泥的热值低,通过计算两者的掺烧比例可将综合热值确定在3000 Kcal/kg以下,既能保证炉排片不过热受损,又能使一般
工业固废、生活垃圾、污泥得到协同处理。
[0023]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垃圾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污泥进料管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各数字标号表示含义如下:1.垃圾仓、2.垃圾抓斗、3.给料斗、4.溜槽、5.给料炉排、6.污泥进料管路、7.焚烧炉排、11.工业固废储存区、12. 工业固废破碎区、13. 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14.垃圾混合区、15. 工业固废破碎机、16.滑道、17. 卸料门、61.主管路、62.分支管路、63.阀门、64.疏泥口。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该进料系统包括垃圾仓1、垃圾抓斗2、给料斗3、溜槽4、给料炉排5、污泥进料管路6和焚烧炉排7。垃圾抓斗2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垃圾仓(1)、垃圾抓斗(2)、给料斗(3)、溜槽(4)、给料炉排(5)、污泥进料管路(6)和焚烧炉排(7),所述垃圾抓斗(2)设于垃圾仓(1)的顶部,所述给料斗(3)的顶部连通垃圾仓(1)、底部连通溜槽(4),所述给料炉排(5)设于溜槽(4)的底部,所述污泥进料管路(6)设于给料炉排(5)上方,所述焚烧炉排(7)的入口与给料炉排(5)的出口相通;所述垃圾仓(1)内依次设有工业固废储存区(11)、工业固废破碎区(12)、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13)和垃圾混合区(14),所述工业固废破碎区(12)内设有工业固废破碎机(15),其底部设有滑道(16),用于向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13)输送破碎后的一般工业固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固废储存区(11)和垃圾混合区(14)上设有卸料门(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固废破碎区(12)和工业固废破碎堆料区(13)之间设有隔离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协同焚烧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进料管路(6)包括主管路(61)、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郭镇宁鲁润润刘永付魏晓鹏崔洁韩兆玉邵哲如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