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PBAT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9317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基可降解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2014年以来全球塑料年产量超过3亿吨。然而,塑料在环境中降解的周期很长,具有持久性,对自然界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不利后果,因此需要开发可持续替代材料。
[0003]PBAT(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是一种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较大的断裂伸长率、较好的耐热性、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和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在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同时,PBAT属于脂肪族芳香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农业、包装薄膜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据报道,2018年基于PBAT的生物塑料产量约为200万吨,而2020年产量增加了两倍,表明市场需求量明显增加。然而,由于PBAT存在强度差、价格昂贵、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0004]纤维素具有来源丰富、绿色环保、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能好、易降解等优点,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将纳米纤维素作为增容和增强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据文献报道:使用酸法制备纤维素微/纳米纤维,将其湿混合膜卷起来,利用干燥后纤维素微/纳米纤维之间形成的内部氢键进行密封,最终可以得到无粘合剂、全天然可降解的纤维素吸管(Adv.Funct.Mater.2020,30,1910417)。然而,该方法制备的纤维素吸管裸露在外部的羟基太多,防水性能很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且酸法会使纤维素严重降解,无法保留较多的纳米纤维素非结晶区,会造成纳米纤维素的得率降低,最终形成的纳米纤维素是一维棒状结构,纤维素之间不能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0008]纤维素纳米纤丝:51%~99%;
[0009]PBAT:1%~49%;
[0010]纳米土:0~8%。
[0011]优选的,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0012]纤维素纳米纤丝:51%~98%;
[0013]PBAT:1.02%~42.11%;
[0014]纳米土:0.98~6.89%。
[0015]优选的,所述纤维素纳米纤丝的长度为200nm~5000nm,直径为1nm~300nm。
[0016]优选的,所述纤维素纳米纤丝由针叶木浆、阔叶木浆、棉浆、细菌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0017]优选的,所述PBAT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0g/mol~80000g/mol。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BAT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0g/mol~60000g/mol。
[0019]优选的,所述纳米土的粒径为100nm~1000nm。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土的粒径为200nm~800nm。
[0021]上述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1)将纤维素加水配制成纤维素悬浮液,再进行超微粉碎,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
[0023]2)将纳米土分散在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中,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

纳米土混合液;
[0024]3)将纤维素纳米纤丝

纳米土混合液倒入铸膜容器,进行铸膜,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薄膜;
[0025]4)将纤维素纳米纤丝薄膜浸入PBAT分散液中,进行浸渍,即得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
[0026]优选的,上述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将纤维素浸泡在水中,配制成纤维素悬浮液,再进行超微粉碎,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
[0028]2)将纳米土加入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中,进行搅拌,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

纳米土混合液;
[0029]3)将纤维素纳米纤丝

纳米土混合液倒入铸膜容器,进行铸膜,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薄膜;
[0030]4)将纤维素纳米纤丝薄膜浸入PBAT分散液中,进行浸渍,再取出进行干燥,即得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
[0031]优选的,步骤1)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2h~48h。
[0032]优选的,步骤1)所述超微粉碎采用的超微粒粉碎机的间隙为5μm~60μm,转速为1500r/min~6000r/min。
[0033]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所述超微粉碎采用的超微粒粉碎机的间隙为5μm~20μm,转速为1500r/min~4500r/min。
[0034]优选的,步骤2)所述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10%。
[0035]优选的,步骤2)所述搅拌的时间为0.1h~3h。
[0036]优选的,步骤3)所述铸膜在30℃~80℃下进行,铸膜时间为24h~240h。
[0037]进一步优选的,步骤3)所述铸膜在30℃~50℃下进行,铸膜时间为24h~168h。
[0038]优选的,步骤4)所述PBAT分散液中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乙腈、丙酮、甲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0039]优选的,步骤4)所述干燥在100℃~300℃下进行,干燥时间为0.1h~2h。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纤维素纳米纤丝为基体,再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作用和界面融合作用与PBAT复合,不需要进行任何化学改性处理,得到的复合薄膜防水
性能好、断裂伸长率大、安全环保,可以广泛用于农用地膜、产品包装、绝缘材料、封装材料等领域。
[0041]具体来说:
[0042]1)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法制备高度分丝帚化的纤维素纳米纤丝,再采用浸渍法与PBAT结合制备复合薄膜,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0043]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纤维素纳米纤丝表面羟基丰富,表面能较高,与PBAT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分子间作用力和界面融合作用进行结合,结合牢靠;
[0044]3)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兼具纳米纤维素薄膜和PBAT薄膜的优异性能,防水性能好,断裂伸长率大,且还具备可调控的透光率,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可以广泛应用在农用地膜、产品包装、绝缘材料、封装材料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实施例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纤维素纳米纤丝:51%~99%;PBAT:1%~49%;纳米土: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纤丝的长度为200nm~5000nm,直径为1nm~3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纤丝由针叶木浆、阔叶木浆、棉浆、细菌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BAT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0g/mol~80000g/mol。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土的粒径为100nm~1000nm。6.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丝

PBAT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加水配制成纤维素悬浮液,再进行超微粉碎,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2)将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史蓝洁莫立焕廖建明张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