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制造纳米凹坑阵列的跨尺度微纳结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同步制造纳米凹坑阵列的跨尺度微纳结构加工方法,以及采用了上述方法制造得到的微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制备微纳米尺度的生物医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等器件成为可能,而这些微纳尺度的传感器在医学临床诊断、环境监测、气体检测等领域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优势。而这些微纳传感器件,其结构特点在于,其功能结构的特征尺寸通常为微米或几百纳米级别。在传感器件的功能结构表面构建大量纳米尺寸的凹坑结构,这种跨尺度微纳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件灵敏度、增加抗体等功能分子的固着位点、增大表面积等特性。
[0003]这种跨尺度微纳结构的加工制造,通常采用分别制造的思路。通过光刻、刻蚀等常规微加工工艺得到微米尺度的结构;通过飞秒激光直写、纳米压印、化学修饰、物理吸附纳米粒子等工艺构建纳米尺度结构。制造工艺流程繁杂,加工效率低,不利于批量化制造。
[0004]鉴于上述的各种原因,需要一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制造纳米凹坑阵列的跨尺度微纳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将纳米颗粒分散于光刻胶中;步骤S20:在基底材料表面制备含有纳米颗粒的光刻胶层;步骤S30:光刻胶层的图形化;步骤S40:去除少部分光刻胶使胶层厚度小于纳米颗粒直径,使纳米颗粒顶端暴露出来;步骤S50:刻蚀基底材料,得到表面具有纳米尺寸凹坑结构的微米级别结构;步骤S60:去除光刻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制造纳米凹坑阵列的跨尺度微纳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0中得到表面具有纳米尺寸凹坑结构的微米级别结构的工艺对基底材料、纳米颗粒和光刻胶的材质具有选择性,防止在去除裸露基底材料与纳米颗粒的同时将光刻胶一并去除;形成表面具有纳米尺寸凹坑结构的微米级别结构方法为干法刻蚀、湿法腐蚀或激光刻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制造纳米凹坑阵列的跨尺度微纳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特征尺寸与含有纳米颗粒的光刻胶层厚度均为几十~几百纳米级别,其中纳米颗粒材质具有后续步骤S50中能够被刻蚀液腐蚀或溶解掉的属性,为金、银、铂、金属氧化物或水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冲,李扬,左少华,姜楠,丁来钱,郭利华,尹树庆,李欣芯,李经民,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