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270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解决现有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存在无法精确确定封头割边高度,导致生产的封头质量难以达到技术要求,且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割边装置包括自动找心封头凸模、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以及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三者配合使用彻底解决了不带翻边封头无法精确割边的技术难题。这种不带翻边成型的封头割边装置,使得割边工艺减少了封头毛坯下料尺寸,降低了封头制造成本,提高封头制造厂家的市场竞争力。该割边方法利用该装置进行,操作方便,提高了不带翻边封头割边的效率,保证了割边质量,可同时满足常压及压力容器封头加工的质量要求。加工的质量要求。加工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封头的制造厂家尤其是压力容器封头制造厂家,在设计封头成型模具时,为了保证割边高度,通常采用带翻边的成型模具,割边时以翻边处的圆弧为基准进行割边,这种方案可精确确定封头割边高度。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因加工中封头带翻边,割边时需要将翻边割掉,导致原材料浪费严重,大大增加了封头制造成本。在现有常压封头制造厂家中,有极少数采用不带翻边的封头成型工艺,但由于无法精确确定封头割边高度,导致生产的封头质量难以达到技术要求,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存在无法精确确定封头割边高度,导致生产的封头质量难以达到技术要求,且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
[0006]包括自动找心封头凸模、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以及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
[0007]所述自动找心封头凸模包括封头凸模和设置于封头凸模中心的自动找心结构,封头凸模用于压制封头毛坯板得到成型的封头,自动找心结构用于标记出封头的中心;
[0008]所述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弧形板、标记笔和两个支撑头;/>[0009]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杆螺母单元连接;
[0010]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杆部通过第二螺杆螺母单元连接;
[0011]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设有弧形槽,弧形板与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三螺杆螺母单元连接,第三螺杆螺母单元的螺母尺寸大于弧形槽的槽宽,其螺杆穿过弧形槽且可沿弧形槽移动;
[0012]一个所述支撑头设置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定位在标记出的封头中心处;
[0013]所述标记笔通过另一个所述支撑头设置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在封头内表面划线;
[0014]所述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用于将在封头内表面划出的线转化为封头外表面上用来割边的划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带有自动找心结构的封头凸模包括封头凸模和自动找心结构;
[0016]所述封头凸模中心设有螺纹通孔;
[0017]所述自动找心结构包括存墨筒、导向板、活塞、伸缩弹簧和打标元件;
[0018]所述存墨筒外壁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的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导向板、伸缩弹簧和活塞沿轴向依次设置于存墨筒内;导向板和活塞的侧面与存墨筒内壁配合;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接触导向板和活塞;
[0019]所述打标元件包括打标杆和设置于打标杆一端的标记件;打标杆依次穿过活塞、伸缩弹簧和导向板;标记件与活塞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指向标记件,用于供墨;导向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用于加墨。
[0020]进一步地,所述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包括端部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和第二横板,共同形成卩字型结构;
[0021]所述第一竖板的长度比第二竖板的长度长;第一横板的长度比第二横板的长度长,在第二横板端部与第一竖板间形成间隙;
[0022]所述第一竖板上与第二横板端部水平对应位置处设有豁口,用于与封头内表面划出的线对应,所述间隙大于封头壁厚,用于辅助封头外表面的划线。
[0023]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因腐蚀堵塞供墨通道,所述导向板、伸缩弹簧、活塞和打标杆均采用高分子材料。
[0024]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和标记,所述标记件采用吸水性弹性材料。
[0025]进一步地,为了减轻重量,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不锈钢钢管。
[0026]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拆装和维护,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与两个支撑头采用螺纹连接。
[0027]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连接可靠和便于调节,所述第一螺杆螺母单元、第二螺杆螺母单元和第三螺杆螺母单元均带有垫圈,且三者的螺母均为碟形螺母。
[0028]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洗掉标记线,所述标记笔为水性油漆笔。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基于所述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利用带有自动找心结构的封头凸模压制封头毛坯板,压制过程中自动找心结构标记出封头的中心,得到标记了封头中心的成型的封头;
[0031]2)以标记出的封头中心为基准,利用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在封头内表面划出割边高度线;
[0032]3)以封头内表面割边高度线为基准,利用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在封头外表面划出割边高度线;
[0033]4)以封头外表面割边高度线为基准,对封头进行割边。
[0034]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包括自动找心封头凸模、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以及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三者配合使用彻底解决了不带翻边封头无法精确割边的技术难题。这种不带翻边成型的封头割边装置,使得割边工艺减少了封头毛坯下料尺寸,降低了封头制造成本,提高封头制造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003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及方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提高了不带翻边封头割边的效率,还能保证割边质量,可同时满足常压及压力容器封头加工的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找心封头凸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图1中圈出区域的放大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第一竖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与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配合使用在封头上的示意图;
[0043]图7为图6中圈出区域的放大图;
[00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
自动找心封头凸模、101

封头凸模、102

自动找心结构、103

存墨筒、104

导向板、105

活塞、106

伸缩弹簧、107

打标元件;
[0046]2‑
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201

第一支撑杆、202

第二支撑杆、203

弧形板、204

支撑头、205

标记笔、206

碟形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找心封头凸模(1)、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2),以及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3);所述自动找心封头凸模(1)包括封头凸模(101)和设置于封头凸模(101)中心的自动找心结构(102),封头凸模(101)用于压制封头毛坯板得到成型的封头(4),自动找心结构(102)用于标记封头(4)的中心;所述封头内表面割边划线工装(2)包括第一支撑杆(201)、第二支撑杆(202)、弧形板(203)、标记笔(205)和两个支撑头(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0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02)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杆螺母单元连接;所述弧形板(20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201)的杆部通过第二螺杆螺母单元连接;所述弧形板(203)的另一端设有弧形槽,弧形板(203)与第二支撑杆(202)通过第三螺杆螺母单元连接,第三螺杆螺母单元的螺母尺寸大于弧形槽的槽宽,其螺杆穿过弧形槽且可沿弧形槽移动;一个所述支撑头(204)设置于第一支撑杆(201)的另一端,用于定位在标记出的封头中心处;所述标记笔(205)通过另一个所述支撑头(204)设置于第二支撑杆(202)的另一端,用于在封头(4)内表面划线;所述封头内表面线转外表面线工装(3)为卩字型结构,用于将在封头(4)内表面划出的线转化为封头(4)外表面上用来割边的划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翻边的封头割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凸模(101)中心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自动找心结构(102)包括存墨筒(103)、导向板(104)、活塞(105)、伸缩弹簧(106)和打标元件(107);所述存墨筒(103)外壁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的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导向板(104)、伸缩弹簧(106)和活塞(105)沿轴向依次设置于存墨筒(103)内;导向板(104)和活塞(105)的侧面与存墨筒(103)内壁配合;伸缩弹簧(106)的两端分别接触导向板(104)和活塞(105);所述打标元件(107)包括打标杆和设置于打标杆一端的标记件;打标杆依次穿过活塞(105)、伸缩弹簧(106)和导向板(104);标记件与活塞(105)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活塞(105)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指向标记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文杰谢芬王建红王哲范文革麻彬彬陈建勋张雷赖育群赵保春朱小彬王永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