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栅传感器,特别在针刺手法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应用光电转化的方法采集针刺手法的数据用于其量化和规范化的研究。
技术介绍
针刺手法是在针灸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术,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在长期的针灸医疗实践中,各针灸医家通过研习古代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从而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针刺手法。但传统针刺手法的研究多偏重于理论上的探讨,而缺乏比较客观化的研究,导致针灸手法临床和科学研究无统一标准,使针刺手法的规范化进程缓慢。为了能进一步满足科研、教学和临床的需要,解决长期以来在针灸教学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手法练习和操作考核的问题,同时为受试者的手法在临床技能检验过程中提供了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重复性,必须有一种能对针刺手法进行数据采集的光栅传感器,为针刺手法的量化测定于针刺效应的相关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针刺手法的光栅传感器,在针刺手法操作时,毫针插入进针孔通过提插和捻转的机械运动,使提插和捻转的光栅旋转被光电管接收产生电信号,并通过接口电路(USB)输送给计算机进行针刺手法数据处理,供教学与科研使用。为达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针刺手法的光栅传感器,主要由转轴(2)、捻转光栅(3)、提插光栅(4)、提插滚轴(17)、橡皮压轮(5)、红外发光二极管(6、20)、红外接收二极管(7、19)、芯片(10)和电路底板(2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一转轴(2) 为一空心管,管内填满硅橡胶,竖直向下装置在电路底板(22)的中部上方,其顶部有一暴露在外的进针小孔,毫针(1)插入其中,转轴(2)两端与两轴套(21)套接,轴套(21)与电路底板(22)固定连接;一捻转光栅(3),装置在转轴(2)下 方1/3处;在捻转光栅(3)左上方设置有一红外发光射二极管(20)、下方有一红外接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元,刘堂义,蒯乐,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