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电子线路实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72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线路实验箱,其特征在于:由箱体(1)和小模块(2)、大模块(3)、毛细孔接插件(5)组成积木式多板结构;    箱体(1)为一方形框架,由纵横隔条(1.1)分成若干公用板块和单元小窗;箱体(1)的公用板块分别安放有交流电源(1.3)、直流电源(1.4)、函数信号源(1.5)、常用元器件库(1.6);单元小窗左右两边有电源插座(1.2);    小模块(2)为一长方形,大小和单元小窗一样,其左右两边有电源插头(4),电源插头(4)的位置与电源插座(1.2)的位置一一对应。    大模块(3)为一长方形,大小是小模块(2)的四倍;其左右两边有电源插头(4),电源插头(4)的位置与电源插座(1.2)的位置兼容;    小模块(2)、大模块(3)放置在单元小窗内,电源插头(4)插入电源插座(1.2)内;小模块(2)、大模块(3)之间通过毛细孔接插件(5)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实验箱,尤其涉及一种积木式多板结构的电子线路实验箱
技术介绍
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工、电子类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是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摆脱验证性实验模式,高效地采用设计性实验模式一直是困扰广大高校常规电工、电子实验课开设的一个难题。其重要原因是目前的电工、电子实验设备基本采用验证实验模式,也有采用设计实验模式(利用面包板),但普遍存在合理性差,学生实验不方便等诸多问题。为此,学生或者只能完成验证性实验,或者只能按照固定模式连线,或者采用面包板形式。总之,学生基本不能方便地自由设计完成系统综合性实验。由此可见,这样的实验模式极不利于学校培养21世纪的人才,必须加以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验效率低下、实验内容单一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种面向电子线路教学实验与一般性设计开发的既可完成单元实验,又可通过板间有机组合完成系统设计的多板结构的电子教学实验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①实验箱自带短路保护声光报警功能的常用电源(DC±5V、±12V、+1~18V,AC2×15V)、函数信号源、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