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旻专利>正文

一种圆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004 阅读:8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圆规。它包括活动臂1和支撑臂2,活动臂1的下端设置有粉笔套3,支撑臂2的下端设置有角度控制器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圆规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老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圆规结构一般为两支规臂。其中,一支规臂的下端嵌有粉笔套,另一支规臂的下端固定有金属针体。在课堂使用中,采用金属针体确定圆点的方法,画出各种不同弧度的圆弧或圆。由于传统圆规不能作出某一确定角度的圆弧,而且在画圆弧或圆时,金属针体与黑板之间会发生相对旋动,易偏离圆心,因此传统圆规画图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的圆规。本技术为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活动臂1和支撑臂2,活动臂1的下端设置有粉笔套3,支撑臂2的下端设置有角度控制器4。角度控制器4包括静态头5,静态头5通过封口螺丝8与旋转体9活动连接,旋转体9固定安装在支撑臂2的底端,静态头5的下端螺纹连接金属针体6。旋转体9的外侧设有角度线10,静态头5的外侧设有一组初始线7。本技术采用在支撑臂2的下端设置角度控制器4,使老师在画图时可以根据需要画出不同角度的圆弧或圆,使老师授课更方便,画图质量更高,更易操作,由于静态头5与旋转体9之间通过封口螺丝8活动连接,所以可以保持静态头5下端的金属针体6与黑板相对固定,保持圆心不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角度旋转器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角度旋转器4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它包括活动臂1和支撑臂2,活动臂1的下端设置有粉笔套3,支撑臂2的下端设置有角度控制器4。角度控制器4包括静态头5,静态头5通过封口螺丝8与旋转体9活动连接,旋转体9套接在支撑臂2的底端,静态头5的下端螺纹连接金属针体6。旋转体9的外侧上设有角度线10,静态头5的外侧上设有一组初始线7。初始线7可为4条,也可为8条。使用时,操作者手持圆规的两个圆规臂上部,手轻轻转动静态头5,使其任意一条初始线7与旋转体9的角度线10相对齐,作为画圆弧的起点。然后,将金属针体6接触黑板,由此确定圆点,并以金属针体6与粉笔套3中的粉笔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弧或圆。在画圆弧或圆过程中,活动臂1、支撑臂2以及旋转体9作圆弧旋转,而静态头5始终不发生转动。圆弧所对应的角度值,则由角度线10与初始线7之间的差值确定。本技术未祥述之处均为公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圆规,它包括活动臂(1)和支撑臂(2),活动臂(1)的下端设置有粉笔套(3),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臂(2)的下端设置有角度控制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控制器(4)包括静态头(5),静态头(5)通过封口螺丝(8)与旋转体(9)活动连接,旋转体(9)固定安装在支撑臂(2)的底端,静态头(5)的下端螺纹连接金属针体(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体(9)的外侧设有角度线(10),静态头(5)的外侧设有一组初始线(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圆规。它包括活动臂1和支撑臂2,活动臂1的下端设置有粉笔套3,支撑臂2的下端设置有角度控制器4。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B43L9/04GK2614931SQ03215088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袁旻 申请人:袁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规,它包括活动臂(1)和支撑臂(2),活动臂(1)的下端设置有粉笔套(3),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臂(2)的下端设置有角度控制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旻
申请(专利权)人:袁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