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34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属于陶瓷过滤板领域。包括陶瓷过滤板,陶瓷过滤板为扇形,陶瓷过滤板设有出水管,陶瓷过滤板内中空,中空部分为水腔,水腔内设有支撑条,水腔内设有辅助吸水管,辅助吸水管上设有吸水口,吸水口朝向水腔的上壁或下壁。有效提高了陶瓷过滤板的过滤能力。陶瓷过滤板的过滤能力。陶瓷过滤板的过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属于陶瓷过滤板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陶瓷过滤板应用在陶瓷过滤机上,陶瓷过滤机通过在陶瓷过滤板内部抽真空,使陶瓷过滤板内部形成负压,需要过滤的料将中的水分就会透过陶瓷过滤板的微孔进入水腔中,并由出水管被抽出。但是组成陶瓷过滤机的一个过滤环的陶瓷过滤板是12片,且均为扇形。扇形靠近圆心方向弧长减小,伴随着远离圆心方向,弧长增大。所以扇形的陶瓷过滤板越远离圆心,过滤面积越大,但是出水管却位于扇形最靠近圆心处,出水管从陶瓷过滤机获得负压,所以对于陶瓷过滤板,出水管即为负压源处,接近负压源的位置吸力大,远离的吸力小,导致了陶瓷过滤板过滤面积较大处负压相对较小,而体现在实际应用中则为陶瓷过滤板靠近出水管处滤水能力强,远离出水管处滤水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有效发挥陶瓷过滤板的滤水能力。负压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了滤水效果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有效提高了陶瓷过滤板的过滤能力。
[0004]本技术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包括陶瓷过滤板,陶瓷过滤板为扇形,陶瓷过滤板设有出水管,陶瓷过滤板内中空,中空部分为水腔,水腔内设有支撑条,水腔内设有辅助吸水管,辅助吸水管上设有吸水口,吸水口朝向水腔的上壁或下壁。
[0005]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为弧形,且与扇形的陶瓷过滤板同心,弧形的辅助吸水管中点位置与出水管连通。
[0006]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包括辅助吸水管A、辅助吸水管B和辅助吸水管C,弧形的辅助吸水管A、辅助吸水管B和辅助吸水管C的半径依次增大,辅助吸水管A、辅助吸水管B和辅助吸水管C内径相同。
[0007]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上均匀分布4组吸水口,每组吸水口为两个,两个吸水口位置相对应,一个连通在辅助吸水管上方并朝向水腔上壁,另一个连通在辅助吸水管下方,并朝向水腔下壁。
[0008]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A和辅助吸水管B与出水管连通处设有限流塞。
[0009]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A内设置限流塞A,辅助吸水管B内设置限流塞B,限流塞B的流量是限流塞A的1.5倍。
[0010]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限流塞为同心圆环。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12]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将出水管的负压均匀分布在水腔内各处,使陶瓷过滤板原理出水管安装处也可以拥有充足的负压,且将滤水方向垂直负压抽气方向修改为负
压抽气方向与滤水方向相同,使同样大小的负压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吸力,大大的提高了陶瓷过滤板的滤水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
[0015]图中:1、陶瓷过滤板;2、装配孔;3、出水管;4、水腔;5、辅助吸水管A;6、辅助吸水管B;7、辅助吸水管C;8、吸水口;9、扇形的最宽处;10、支撑条组C;11、支撑条组B;12、支撑条组A;13、扇形的较窄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包括陶瓷过滤板1,陶瓷过滤板1为扇形,陶瓷过滤板1设有出水管3,出水管3位于扇形的较窄端13,陶瓷过滤板1上设有与陶瓷过滤机配合的装配孔2。陶瓷过滤板1内中空,中空部分为水腔4,水腔4形状也为扇形,水腔4内设有支撑条,水腔4内设有辅助吸水管,辅助吸水管上设有吸水口8,吸水口8朝向水腔4的上壁或下壁。
[0019]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支撑条包括支撑条组A12、支撑条组B11和支撑条组C10,支撑条组A12、支撑条组B11和支撑条组C10每组设有四根支撑条,依次逐渐远离扇形陶瓷过滤板1的圆心,支撑条组A12最靠近扇形陶瓷过滤板1的圆心,支撑条组B11位于支撑条组A12的外侧,支撑条组C10位于支撑条组B11外侧。
[0020]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为弧形,且与扇形的陶瓷过滤板1同心,弧形的辅助吸水管中点位置与出水管3连通。辅助吸水管呈弧形设置,且延伸方向与扇形一直,可以有效的将出水管3的负压有效的分布到扇形陶瓷过滤板水腔4的各处。
[0021]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包括辅助吸水管A5、辅助吸水管B6和辅助吸水管C7,弧形的辅助吸水管A5、辅助吸水管B6和辅助吸水管C7的半径依次增大,辅助吸水管A5、辅助吸水管B6和辅助吸水管C7内径相同。可以对扇形的较窄端13到扇形的最宽处9分为三层,将负压全面延伸到水腔4内各处,使整个过滤面都可以获得均匀的气压,使远离出水管3的位置也可以有充足的负压向内引水。
[0022]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上均匀分布4组吸水口8,每组吸水口8为两个,两个吸水口8位置相对应,一个连通在辅助吸水管上方并朝向水腔4上壁,另一个连通在辅助吸水管下方,并朝向水腔4下壁。通过辅助吸水管和吸水口8改变现有出水管3负压的吸引方向,使负压与水进入陶瓷过滤板1方向一致,且吸水口8与陶瓷过滤板1的内腔上下壁距离更近,起到更直接更有效的负压引水效果,大大的提升了陶瓷过滤板1的滤水能力。
[0023]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A5和辅助吸水管B6与出水管3连通处设有限流塞。
[0024]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A5内设置限流塞A,辅助吸水管B6内设置限流塞B,限流塞B的流量是限流塞A的1.5倍。
[0025]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辅助吸水管A5、辅助吸水管B6和辅助吸水管C7所覆盖的区域滤水面积逐渐增大,滤水面积大的区域需要更强的负压吸水能力,通过限流塞,使辅助吸水管C7所覆盖的区域的负压强于辅助吸水管B6所覆盖区域,辅助吸水管B6所覆盖的区域的负压强于辅助吸水管A5所覆盖区域,合理的分配负压,使陶瓷过滤板1可以发挥出最大的过滤能力,有效的提高陶瓷过滤板1的滤水能力。
[0026]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限流塞为同心圆环。
[0027]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范围。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包括陶瓷过滤板(1),陶瓷过滤板(1)为扇形,陶瓷过滤板(1)设有出水管(3),陶瓷过滤板(1)内中空,中空部分为水腔(4),水腔(4)内设有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水腔(4)内设有辅助吸水管,辅助吸水管上设有吸水口(8),吸水口(8)朝向水腔(4)的上壁或下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其特征在于,辅助吸水管为弧形,且与扇形的陶瓷过滤板(1)同心,弧形的辅助吸水管中点位置与出水管(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滤水陶瓷过滤板,其特征在于,辅助吸水管包括辅助吸水管A(5)、辅助吸水管B(6)和辅助吸水管C(7),弧形的辅助吸水管A(5)、辅助吸水管B(6)和辅助吸水管C(7)的半径依次增大,辅助吸水管A(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喜王素霞马昌龙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科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