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24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装置架,所述装置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进线口与出线口,装置架内部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装置架靠近进线口一侧顶部开设有进气口,装置架于进气口内部设置有空气循环扇,第二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连接板以及支撑顶板,支撑顶板与装置架内侧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中部垂直固定连接于支撑顶板的底部,加热管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电线干燥效果更佳,高效快捷,避免电线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大角度的弯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加工过程中,为了冷却挤护套后的电线,大多采用在挤出机头后用浸入水槽的办法来降低电线温度和固化护套料,因此电线出水槽后不可避免的表面有较多的水珠留在表面,不利于后续的电线线束制造及使用,因此需要对电线线束进行烘干,避免线束内部带有水分,目前对线束进行烘干通常使用的是普通的烘干机,烘干效果比较差的同时烘干效率也不行,一种专为线束烘干的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架,所述装置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进线口与出线口,所述装置架内部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于进线口处,所述第三支撑架设置于出线口处,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架高度低于两侧的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所述装置架靠近进线口一侧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装置架于进气口内部设置有空气循环扇,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连接板以及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与装置架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部垂直固定连接于支撑顶板的底部,所述加热管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两侧,所述加热管设置方向与电线的传输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装置架于进气口外侧可拆卸设置有一空气过滤网,所述空气循环扇出风口方向正对第一支撑架顶部的滑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的滑轮外侧套接有一圈海绵层,所述第一支撑架于滑轮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压辊,所述压辊通过电机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压辊顶部边缘到第一支撑架上滑轮的底部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海绵层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压辊顶部还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底部与装置架底部连通,所述装置架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弧形板顶部边缘设置于压辊右侧。优选的,所述装置架顶部于支撑顶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硅胶干燥盒。优选的,所述装置架内侧顶部还固定设置有一贯穿式风幕机,所述贯穿式风幕机设置于第三支撑架与一侧加热管之间。优选的,所述装置架内侧顶部还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设置于第三支撑架上端,所述海绵块底部与第三支撑架顶部的滑轮上端相抵。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顶部的滑轮外侧均设置有凹槽。优选的,所述进线口与出线口处均设置有导线辊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半封闭式的装置架对电线进行烘干,采用空气过滤网避免外部空气中杂质对电线产生影响,通过空气循环扇将外部空气带入,加热后带走电线外部水分后再迅速排出,高效快捷。2.本技术通过贯穿式风幕机将装置内部分给为两个空间,避免内部湿热空气对出线口的影响,使得出线口的电线干燥效果更佳。3.本技术通过各滑轮与导线辊轮能够避免电线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大角度的弯折,从而减少对后续电线生产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装置架1,所述装置架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线口2与出线口3,所述进线口2与出线口3处均设置有导线辊轮20,所述装置架1内部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以及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4设置于进线口2处,所述第三支撑架6设置于出线口3处,所述第二支撑架5设置于第一支撑架4与第三支撑架6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架5高度低于两侧的第一支撑架4以及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以及第三支撑架6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7,所述装置架1靠近进线口2一侧顶部开设有进气口8,所述装置架1于进气口8内部设置有空气循环扇9,所述装置架1于进气口2外侧可拆卸设置有一空气过滤网10,所述空气循环扇9出风口方向正对第一支撑架4顶部的滑轮7,通过空气过滤网10能够减少外部空气中杂质进入装置架1内,从而对内部电线的烘干产生影响。所述第二支撑架5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11,连接板12以及支撑顶板13,所述支撑顶板13与装置架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中部垂直固定连接于支撑顶板13的底部,所述加热管11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板12两侧,所述加热管11设置方向与电线的传输方向一致,通过加热装置能够对第二支撑架5两端的电线进行热传递,提升电线周围的空气温度,从而将电线外部的水分蒸发,通过空气循环扇9将产生的湿热空气排出。所述第一支撑架4顶部的滑轮7外侧套接有一圈海绵层14,所述第一支撑架4于滑轮7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压辊15,所述压辊15通过电机进行转动,所述压辊15顶部边缘到第一支撑架4上滑轮7的底部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海绵层14的厚度,所述压辊15顶部还设置有弧形板16,弧形板两侧与第一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6底部与装置架1底部连通,所述装置架1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7,所述弧形板16顶部边缘设置于压辊15右侧,通过海绵层14预先将电线外部的大颗粒水分进行吸收,长时间后通过压辊15将多余水分挤出,水流通过底部弧形板16从底部排水口17流出。所述装置架1顶部于支撑顶板13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气口18,所述出气口18内可拆卸设置有硅胶干燥盒19,硅胶干燥盒19能够吸收内部多余水汽,达到负载最大量时能够拆卸加热循环利用。所述装置架1内侧顶部还固定设置有一贯穿式风幕机21,所述贯穿式风幕机设置于第三支撑架6与一侧加热管11之间,贯穿式风幕机21将装置内部分给为两个空间,避免内部湿热空气对出线口3的影响,使得出线口3的电线干燥效果更佳。所述装置架1内侧顶部还设置有海绵块22,所述海绵块22设置于第三支撑架6上端,所述海绵块22底部与第三支撑架6顶部的滑轮7上端相抵,从而保证出线端的电线干燥。所述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以及第三支撑6架顶部的滑轮7外侧均设置有凹槽,凹槽能够保证电线烘干运输过程中的稳定,不会离开滑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架,所述装置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进线口与出线口,所述装置架内部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于进线口处,所述第三支撑架设置于出线口处,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架高度低于两侧的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所述装置架靠近进线口一侧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装置架于进气口内部设置有空气循环扇,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连接板以及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与装置架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部垂直固定连接于支撑顶板的底部,所述加热管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两侧,所述加热管设置方向与电线的传输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架,所述装置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进线口与出线口,所述装置架内部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于进线口处,所述第三支撑架设置于出线口处,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架高度低于两侧的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三支撑架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所述装置架靠近进线口一侧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装置架于进气口内部设置有空气循环扇,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连接板以及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与装置架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部垂直固定连接于支撑顶板的底部,所述加热管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两侧,所述加热管设置方向与电线的传输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架于进气口外侧可拆卸设置有一空气过滤网,所述空气循环扇出风口方向正对第一支撑架顶部的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的滑轮外侧套接有一圈海绵层,所述第一支撑架于滑轮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压辊,所述压辊通过电机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东弘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