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06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它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它包括车架、前轮总成、龙头总成和后轮总成,车架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轮总成、后轮总成,前轮总成上安装有龙头总成,车架、龙头总成和后轮总成于折叠状态时构成一个方形外框架,将前后车轮包围在该框架中,前后车轮靠拢至轮胎外圆相切的位置,座板与左右车把及左右踏板折叠收纳入车身内部,使整车呈扁平的长方体形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折叠后体积紧凑、规则,极易于存放收纳,便于多辆自行车折叠后集中并排存放或堆叠存放,适用性广,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的是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常用自助交通工具,由此衍生的适合城市短距离出行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普及。基于常规自行车共享模式的商业应用目前已十分常见,基于电动自行车共享的商业应用也在广泛发展。目前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在实际应用种普遍存在两个问题:(1)存放时需要占据一个较大空间;(2)多辆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不便于集中存放,多辆自行车难以紧密排布,或者紧密排布后难以自如取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折叠后体积紧凑、规则,便于存放,便于多辆自行车折叠后集中并排存放或堆叠存放,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总成、龙头总成和后轮总成,车架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轮总成、后轮总成,前轮总成上安装有龙头总成。所述的车架包括有前枢轴、后枢轴、后枢轴锁止机构和电池充电贴;所述的前轮总成安装在车架上,前轮总成围绕前枢轴转动设置,所述的前轮总成包括有前叉、前车轮和前挡泥板,前叉包括有把立杆枢轴,前叉内部还设置有把立杆锁止机构,前叉的底端安装有前车轮,前车轮上方设置有前挡泥板。所述的龙头总成安装在前叉上,龙头总成围绕把立杆枢轴转动设置并通过前叉内部的把立杆锁止机构锁紧相连,所述的龙头总成包括有把立杆、左车把和右车把,把立杆包括有左右车把枢轴,把立杆与左车把、右车把相接处的部分还设置有车把锁止机构,左车把、右车把安装在把立杆的左端、右端,并通过车把锁止机构锁紧相连,左车把、右车把围绕左右车把枢轴转动设置;所述的把立杆与前轮总成构成前轮平面。所述的后轮总成安装在车架上,后轮总成与车架构成车身平面,后轮总成围绕后枢轴转动设置,所述的后轮总成包括有座板、座立杆、后叉三角架、后挡泥板、后车轮、脚踏传动机构、踏板中轴机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所述的后叉三角架包含有后叉斜管,座立杆的上端设置有座板,座立杆的下端插接在后叉斜管中,后叉三角架的底端安装有后车轮,后车轮上方设置有后挡泥板,后车轮通过脚踏传动机构与踏板中轴机构连接,踏板中轴机构与左脚踏板、右脚踏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车架、龙头总成和后轮总成于折叠状态时构成一个方形外框架,后车轮与前车轮包围在该方形外框架中,后车轮与前车轮靠拢至轮胎外圆相切的位置,座板与左车把、右车把收纳入车身内部,整车呈现一种扁平的规则长方体形态。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轮总成通过后枢轴锁止机构锁止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一个,后轮总成处于折叠位置时,后车轮与前车轮的轮胎外圆相切。作为优选,所述的把立杆通过前轮总成中的把立杆锁止机构锁止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一个,把立杆处于折叠位置时,把立杆与地面平行,把立杆构成车身方形外框架的一部分;把立杆处于展开位置时,把立杆与地面呈接近垂直的角度,达到连接与支持左右车把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车把、右车把通过车把锁止机构锁止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一个,左车把、右车把处于折叠位置时,左车把与右车把相互平行且两端平齐,左车把与右车把与前轮平面平行;左车把、右车把处于展开位置时,左车把、右车把设置为同轴心,左车把、右车把分别排布在前轮平面两侧、与前轮平面相垂直。作为优选,所述的座立杆沿着后叉斜管径向滑动,后枢轴锁止机构配置为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都锁止该径向滑动,同时座板配置为锁定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一个;折叠位置时,所述的座立杆的滑动行程最小,座立杆充分藏入后叉斜管中,且座板与后叉斜管相贴合,达到折叠效果;展开位置时,座立杆的滑动行程由乘骑人根据身高自行调整,座板调整到适合乘骑人使用的位置,然后经由后枢轴锁止机构锁止。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脚踏板、右脚踏板配置为折叠位置、展开位置中的一个;折叠位置时,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与车身平面相平行,达到折叠效果;展开位置时,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与车身平面相垂直。作为优选,所述的脚踏传动机构采用链条、齿轮组、连杆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充电贴位于车架整体框架的外表面,方便非接触充电的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结构的自行车折叠后体积紧凑、规则,便于存放,便于多辆自行车折叠后集中并排存放或堆叠存放,且该结构的产品能够批量制造与使用,可以用于常规非电动自行车,也可用于电动自行车,适用性广,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折叠车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的折叠车展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的折叠车折叠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8,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轮总成2、龙头总成3和后轮总成4,车架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轮总成2、后轮总成4,前轮总成2上安装有龙头总成3,龙头总成3与车架1无连接关系,直接连接于前轮总成2上,并用于调整前轮方向。车架1包括有前枢轴101、后枢轴102、后枢轴锁止机构103和电池充电贴104;所述的前轮总成2安装在车架1上,前轮总成2围绕前枢轴101转动设置,所述的前轮总成2包括有前叉201、前车轮202和前挡泥板203,前叉201包括有把立杆枢轴204,前叉201内部还设置有把立杆锁止机构,前叉201的底端安装有前车轮202,前车轮202上方设置有前挡泥板203。龙头总成3安装在前叉201上,龙头总成3围绕把立杆枢轴204转动设置并通过前叉内部的把立杆锁止机构锁紧相连,所述的龙头总成3包括有把立杆301、左车把302和右车把303,把立杆301包括有左右车把枢轴304,把立杆301与左车把302、右车把303相接处的部分还设置有车把锁止机构,左车把302、右车把303安装在把立杆301的左端、右端,并通过车把锁止机构锁紧相连,左车把302、右车把303围绕左右车把枢轴304转动设置;所述的把立杆301与前轮总成2构成前轮平面300。后轮总成4安装在车架1上,后轮总成4与车架1构成车身平面400,后轮总成4围绕后枢轴102转动设置,所述的后轮总成4包括有座板401、座立杆402、后叉三角架403、后挡泥板404、后车轮405、脚踏传动机构406、踏板中轴机构407、左脚踏板408和右脚踏板409,所述的后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前轮总成(2)、龙头总成(3)和后轮总成(4),车架(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轮总成(2)、后轮总成(4),前轮总成(2)上安装有龙头总成(3);/n所述的车架(1)包括有前枢轴(101)、后枢轴(102)、后枢轴锁止机构(103)和电池充电贴(104);所述的前轮总成(2)安装在车架(1)上,前轮总成(2)围绕前枢轴(101)转动设置,所述的前轮总成(2)包括有前叉(201)、前车轮(202)和前挡泥板(203),前叉(201)包括有把立杆枢轴(204),前叉(201)内部还设置有把立杆锁止机构,前叉(201)的底端安装有前车轮(202),前车轮(202)上方设置有前挡泥板(203);/n所述的龙头总成(3)安装在前叉(201)上,龙头总成(3)围绕把立杆枢轴(204)转动设置并通过前叉内部的把立杆锁止机构锁紧相连,所述的龙头总成(3)包括有把立杆(301)、左车把(302)和右车把(303),把立杆(301)包括有左右车把枢轴(304),把立杆(301)与左车把(302)、右车把(303)相接处的部分还设置有车把锁止机构,左车把(302)、右车把(303)安装在把立杆(301)的左端、右端,并通过车把锁止机构锁紧相连,左车把(302)、右车把(303)围绕左右车把枢轴(304)转动设置;所述的把立杆(301)与前轮总成(2)构成前轮平面(300);/n所述的后轮总成(4)安装在车架(1)上,后轮总成(4)与车架(1)构成车身平面(400),后轮总成(4)围绕后枢轴(102)转动设置,所述的后轮总成(4)包括有座板(401)、座立杆(402)、后叉三角架(403)、后挡泥板(404)、后车轮(405)、脚踏传动机构(406)、踏板中轴机构(407)、左脚踏板(408)和右脚踏板(409),所述的后叉三角架(403)包含有后叉斜管(410),座立杆(402)的上端设置有座板(401),座立杆(402)的下端插接在后叉斜管(410)中,后叉三角架(403)的底端安装有后车轮(405),后车轮(405)上方设置有后挡泥板(404),后车轮(405)通过脚踏传动机构(406)与踏板中轴机构(407)连接,踏板中轴机构(407)与左脚踏板(408)、右脚踏板(40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前轮总成(2)、龙头总成(3)和后轮总成(4),车架(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前轮总成(2)、后轮总成(4),前轮总成(2)上安装有龙头总成(3);
所述的车架(1)包括有前枢轴(101)、后枢轴(102)、后枢轴锁止机构(103)和电池充电贴(104);所述的前轮总成(2)安装在车架(1)上,前轮总成(2)围绕前枢轴(101)转动设置,所述的前轮总成(2)包括有前叉(201)、前车轮(202)和前挡泥板(203),前叉(201)包括有把立杆枢轴(204),前叉(201)内部还设置有把立杆锁止机构,前叉(201)的底端安装有前车轮(202),前车轮(202)上方设置有前挡泥板(203);
所述的龙头总成(3)安装在前叉(201)上,龙头总成(3)围绕把立杆枢轴(204)转动设置并通过前叉内部的把立杆锁止机构锁紧相连,所述的龙头总成(3)包括有把立杆(301)、左车把(302)和右车把(303),把立杆(301)包括有左右车把枢轴(304),把立杆(301)与左车把(302)、右车把(303)相接处的部分还设置有车把锁止机构,左车把(302)、右车把(303)安装在把立杆(301)的左端、右端,并通过车把锁止机构锁紧相连,左车把(302)、右车把(303)围绕左右车把枢轴(304)转动设置;所述的把立杆(301)与前轮总成(2)构成前轮平面(300);
所述的后轮总成(4)安装在车架(1)上,后轮总成(4)与车架(1)构成车身平面(400),后轮总成(4)围绕后枢轴(102)转动设置,所述的后轮总成(4)包括有座板(401)、座立杆(402)、后叉三角架(403)、后挡泥板(404)、后车轮(405)、脚踏传动机构(406)、踏板中轴机构(407)、左脚踏板(408)和右脚踏板(409),所述的后叉三角架(403)包含有后叉斜管(410),座立杆(402)的上端设置有座板(401),座立杆(402)的下端插接在后叉斜管(410)中,后叉三角架(403)的底端安装有后车轮(405),后车轮(405)上方设置有后挡泥板(404),后车轮(405)通过脚踏传动机构(406)与踏板中轴机构(407)连接,踏板中轴机构(407)与左脚踏板(408)、右脚踏板(40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总成(4)通过后枢轴锁止机构(103)锁止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雪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