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座椅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947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于设置在汽车的车身内,所述汽车的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铰链支架,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包括靠背,所述靠背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靠背上设有靠背锁,所述汽车后排座椅还包括阻尼器和回复簧,所述阻尼器和所述回复簧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阻尼器的相对两侧设有可相对转动以产生摩擦阻尼作用的静止件和活动件,所述静止件和所述活动件分别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和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回复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回复簧的外端固定在所述车身铰链支架上,与所述靠背锁相连设有用于解锁所述靠背锁的第一解锁机构,所述第一解锁机构设置在汽车后备箱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排座椅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及具有该汽车后排座椅的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市场上80%以上的后排座椅为靠背下端与车身铰接、靠背上端通过靠背锁锁止到车身上的结构,靠背锁解锁后,靠背可以按比例向前放倒,从而增加后备箱内放置行李的空间。目前市场上的这种座椅存在两大缺点:1、由于靠背整体比较重,一般需要两只手进行解锁操作,一只手解锁,另一只手托住靠背并将靠背缓慢放到水平位置,如果中途松手,靠背则会撞击坐垫反弹,从而影响解锁体验;2、靠背放倒功能是为了增加后排行李箱空间,因此用户希望能够从后备箱解锁靠背,从而便捷的将行李物品放入后备箱内,而不需要绕到靠背位置处解锁靠背,即靠背具有快速放倒功能,而目前市场上的座椅一般都只能在靠近靠背位置的车身内解锁靠背。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3637633U所公开的“一种汽车的后排座椅骨架”,该后排座椅骨架为市场上常见的汽车座椅结构,该座椅只能从汽车后门位置处解锁靠背,解锁后需要用手托住靠背并将靠背缓慢放到水平位置,很不方便,影响用户的解锁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既实现了靠背的远程解锁功能,又使得靠背能够自动地、缓慢地放平,从而解放用户的双手,方便快捷,增加了靠背解锁的便利性,同时提升了座椅的档次。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于设置在汽车的车身内,所述汽车的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铰链支架,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包括靠背,所述靠背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铰接连接,所述靠背上设有靠背锁,所述靠背通过所述靠背锁锁止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所述汽车后排座椅还包括阻尼器和回复簧,所述阻尼器和所述回复簧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阻尼器的相对两侧设有可相对转动以产生摩擦阻尼作用的静止件和活动件,所述静止件和所述活动件分别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和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回复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回复簧的外端固定在所述车身铰链支架上,与所述靠背锁相连设有用于解锁所述靠背锁的第一解锁机构,所述第一解锁机构设置在汽车后备箱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铰链支架具有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插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挂接支架,所述静止件和所述活动件分别与所述侧壁和所述阻尼器挂接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包括底盘、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底盘靠近所述车身铰链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底盘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侧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起部插入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阻尼器挂接支架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凸起部卡在所述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于靠近所述靠背一侧设置有一圈凸缘,所述第二凸起部于远离所述靠背一端形成缺槽并通过所述缺槽卡在所述凸缘上,其中所述静止件为所述凸缘,所述活动件为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可相对于所述凸缘转动以产生摩擦阻尼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回复簧位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内,所述第一转轴于靠近所述车身铰链支架的端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回复簧为卷绕形成的螺旋状结构,所述回复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回复簧的外端固定在所述车身铰链支架上。进一步地,与所述靠背锁相连还设有用于解锁所述靠背锁的第二解锁机构,所述第二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靠背上。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排座椅还包括解锁拉线,所述解锁拉线为一拖二的结构,所述解锁拉线的一端与所述靠背锁相连,所述解锁拉线的另外两端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和所述第二解锁机构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排座椅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解锁拉线包括第一解锁拉线、第二解锁拉线和第三解锁拉线,所述第二解锁拉线和所述第三解锁拉线并联设置且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解锁拉线相连,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靠背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解锁拉线相连,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4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解锁拉线相连,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解锁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解锁拉线相连。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内设有以上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排座椅,通过在第一转轴上设置回复簧,使得靠背在解锁后,靠背在回复簧的驱动下能够自动向前倾倒,无需借助人力向前推动靠背,即靠背具有自动放倒功能,且在靠背向后升起时,回复簧能够自动蓄力,为下一次靠背自动放倒做好准备。通过在第一转轴上设置阻尼器,使得靠背在放倒时第一转轴能够缓慢地旋转,从而使得靠背能够缓慢、平稳地放平,而不会发生靠背撞击坐垫后反弹的情况,即靠背具有阻尼放倒功能,从而解放用户的双手,提升用户的解锁体验。同时,本技术通过在汽车后备箱处设置第一解锁机构,当用户在汽车后备箱处装载行李时,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在汽车后备箱处解锁放倒靠背,而不用绕到靠背位置处解锁靠背,即靠背1具有远程解锁功能。本技术的汽车后排座椅的阻尼放倒功能、自动放倒功能以及远程解锁功能使得靠背能够快速解锁放倒,不仅增加了靠背解锁的便利性,提升了座椅的品质和档次,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各种车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后排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1中阻尼器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通孔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回复簧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第一解锁机构与靠背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排座椅,用于设置在汽车的车身内,汽车的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铰链支架3。该汽车后排座椅包括相互连接的靠背1和坐垫(图未示),靠背1能够相对于坐垫旋转。靠背1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的一端与靠背1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的另一端与车身铰链支架3铰接连接,使第一转轴2能够相对于车身铰链支架3旋转。靠背1上设有靠背锁41,靠背1通过靠背锁41锁止在汽车的车身上。该汽车后排座椅还包括阻尼器5和回复簧6,阻尼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于设置在汽车的车身内,所述汽车的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铰链支架(3),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包括靠背(1),所述靠背(1)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的一端与所述靠背(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铰接连接,所述靠背(1)上设有靠背锁(41),所述靠背(1)通过所述靠背锁(41)锁止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还包括阻尼器(5)和回复簧(6),所述阻尼器(5)和所述回复簧(6)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上,所述阻尼器(5)的相对两侧设有可相对转动以产生摩擦阻尼作用的静止件和活动件,所述静止件和所述活动件分别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和所述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回复簧(6)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2)上,所述回复簧(6)的外端固定在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上,与所述靠背锁(41)相连设有用于解锁所述靠背锁(41)的第一解锁机构(42),所述第一解锁机构(42)设置在汽车后备箱(200)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用于设置在汽车的车身内,所述汽车的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铰链支架(3),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包括靠背(1),所述靠背(1)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的一端与所述靠背(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铰接连接,所述靠背(1)上设有靠背锁(41),所述靠背(1)通过所述靠背锁(41)锁止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还包括阻尼器(5)和回复簧(6),所述阻尼器(5)和所述回复簧(6)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上,所述阻尼器(5)的相对两侧设有可相对转动以产生摩擦阻尼作用的静止件和活动件,所述静止件和所述活动件分别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和所述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回复簧(6)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2)上,所述回复簧(6)的外端固定在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上,与所述靠背锁(41)相连设有用于解锁所述靠背锁(41)的第一解锁机构(42),所述第一解锁机构(42)设置在汽车后备箱(200)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具有侧壁(30),所述侧壁(30)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转轴(2)插入在所述第一通孔(31)内,所述第一转轴(2)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31)内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挂接支架(21),所述静止件和所述活动件分别与所述侧壁(30)和所述阻尼器挂接支架(2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5)包括底盘(50)、第一凸起部(51)和第二凸起部(52),所述第一凸起部(51)设置在所述底盘(50)靠近所述车身铰链支架(3)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52)设置在所述底盘(50)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一凸起部(51)与所述底盘(50)固定连接,所述侧壁(30)设有第二通孔(32),所述第一凸起部(51)插入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32)内,所述阻尼器挂接支架(21)上设有卡槽(211),所述第二凸起部(52)卡在所述卡槽(211)内。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强张善国许垚锦赵云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