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75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包括电线杆,所述电线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绝缘子,所述绝缘子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配电线,所述配电线的表面分别活动设有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自适应调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涡轮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三螺纹杆与驱动块螺纹连接,并调节第二阻尼弹簧被压缩的程度,实现调节配电线带动缠绕轮移动的拉力大小,配电线对自适应调节组件的牵引力较大时,会使得配电线带动缠绕轮向上移动,并通过固定轴配合第一活动管和第三活动管挤压第二阻尼弹簧,实现自适应调节配电线表面不平衡的张力,避免配电线因张力不平衡造成配电线和电线杆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配电线路
,具体为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线路是指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电站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配电线路电压为三点六千伏到四十点五千伏,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一千伏、频率不超过一千赫兹、直流不超过一千五百伏,称低压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的建设要求安全可靠、保持供电连续性、减少线路损失、提高输电效率和保证电能质量良好。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大多数均是将配电线与绝缘子安装,一旦施工完成后,配电线与线夹之间就形成了固定连接,现有的绝缘子较少能够对配电线上的张力进行调整,但由于气象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线路运行过程中,线夹两端的配电线常常产生不平衡张力的情况,将危及线、塔的安全,给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线杆,所述电线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绝缘子,所述绝缘子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配电线,所述配电线的表面分别活动设有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自适应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底部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绝缘连接块,所述绝缘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且第三固定块活动设置在自适应调节组件的底部,所述自适应调节组件包括缠绕轮,所述配电线活动缠绕在缠绕轮的表面,所述缠绕轮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动管,所述第一活动管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管,所述第二活动管的内壁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三活动管,所述第三活动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弹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活动杆的顶部,所述第二活动管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三固定块的底部,所述第二活动管底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螺纹设置在第三固定块的中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螺纹杆,且第三螺纹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部螺纹设置有驱动块,且驱动块固定设置在活动杆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缠绕轮的前后两端,所述缠绕轮位于第三固定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三活动管位于第二活动管的正下方,且第三活动管的内径小于第二活动管的直径,所述第三活动管底部的直径大于第三活动管顶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动管的内径小于第三活动管的最大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三螺纹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三固定块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蜗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座的中部,所述活动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活动管的上下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远离第一夹持块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和第一夹持块相对面的一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配电线活动连接在第一夹持槽的内壁,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与第一夹持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横向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且第一缓冲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一限位架内壁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夹持块的外部,所述第一限位架相对应传动杆位置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限位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与第一活动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传动杆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槽和空腔的内壁,且传动杆远离转动辊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线轮,且集线轮活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所述集线轮的表面活动缠绕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集线轮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球,且活动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弹簧,所述活动球和第一阻尼弹簧均分别活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且连接绳活动连接在导向轮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三夹持块与第一夹持块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三夹持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远离第三夹持块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限位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四夹持块,所述第三夹持块的顶部和第二限位架的底部均分别开设有第二夹持槽,且配电线活动连接在第二夹持槽的内壁,所述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相对面的一端均粗糙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限位架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两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第四夹持块的顶部,且限位杆活动贯穿驱动板并延伸至第二限位架的顶部,所述驱动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固定设置在第四夹持块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安装槽和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夹持块和第三夹持块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架和第一限位架相对应安装槽位置的一端,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四螺纹杆,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应第四螺纹杆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活动槽,且第四螺纹杆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动槽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应第四螺纹杆位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弧形管,所述限位弧形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螺纹连接在第四螺纹杆的表面,所述螺纹套活动连接在限位弧形管的内壁,所述螺纹套底部的直径与限位弧形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转动套底部的内径与限位弧形管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限位弧形管的顶部圆滑设置,且限位弧形管相对应第二活动槽位置的侧壁开设有缺口。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包括复位弹簧和伸缩杆,且复位弹簧固定在连接在伸缩杆的表面,所述连接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连接杆,所述绝缘连接杆远离连接架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箍,所述固定环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线杆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涡轮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三螺纹杆与驱动块螺纹连接,并调节第二阻尼弹簧被压缩的程度,实现调节配电线带动缠绕轮移动的拉力大小,配电线对自适应调节组件的牵引力较大时,会使得配电线带动缠绕轮向上移动,并通过固定轴配合第一活动管和第三活动管挤压第二阻尼弹簧,实现自适应调节配电线表面不平衡的张力,避免配电线因张力不平衡造成配电线和电线杆损坏的情况发生;2、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通过将固定环箍安装在电线杆的表面并通过绝缘连接杆将连接架的位置固定,分别将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处于开合状态,并将配电线设置在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自适应调节组件中部,然后先将第二夹持组件进行紧固,通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包括电线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绝缘子(2),所述绝缘子(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配电线(3),所述配电线(3)的表面分别活动设有第一夹持组件(4)、第二夹持组件(5)和自适应调节组件(6),所述第一夹持组件(4)和第二夹持组件(5)的底部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绝缘连接块(7),所述绝缘连接块(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架(8),所述连接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10),且第三固定块(10)活动设置在自适应调节组件(6)的底部,所述自适应调节组件(6)包括缠绕轮(601),所述配电线(3)活动缠绕在缠绕轮(601)的表面,所述缠绕轮(60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轴(602),所述固定轴(602)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动管(603),所述第一活动管(603)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管(604),所述第二活动管(604)的内壁活动设置有活动杆(605),所述活动杆(60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三活动管(606),所述第三活动管(606)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阻尼弹簧(607),所述第二阻尼弹簧(60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08),且第一固定块(608)固定设置在活动杆(605)的顶部,所述第二活动管(604)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三固定块(10)的底部,所述第二活动管(604)底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609),所述固定板(609)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610),且第二螺纹杆(610)螺纹设置在第三固定块(10)的中部,所述固定板(609)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蜗杆(611),所述蜗杆(611)的表面啮合有涡轮(612),所述涡轮(61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螺纹杆(613),且第三螺纹杆(613)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板(609)的底部,所述第三螺纹杆(613)的底部螺纹设置有驱动块(614),且驱动块(614)固定设置在活动杆(605)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包括电线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绝缘子(2),所述绝缘子(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配电线(3),所述配电线(3)的表面分别活动设有第一夹持组件(4)、第二夹持组件(5)和自适应调节组件(6),所述第一夹持组件(4)和第二夹持组件(5)的底部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绝缘连接块(7),所述绝缘连接块(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架(8),所述连接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10),且第三固定块(10)活动设置在自适应调节组件(6)的底部,所述自适应调节组件(6)包括缠绕轮(601),所述配电线(3)活动缠绕在缠绕轮(601)的表面,所述缠绕轮(60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轴(602),所述固定轴(602)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动管(603),所述第一活动管(603)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管(604),所述第二活动管(604)的内壁活动设置有活动杆(605),所述活动杆(60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三活动管(606),所述第三活动管(606)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阻尼弹簧(607),所述第二阻尼弹簧(60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08),且第一固定块(608)固定设置在活动杆(605)的顶部,所述第二活动管(604)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三固定块(10)的底部,所述第二活动管(604)底部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609),所述固定板(609)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610),且第二螺纹杆(610)螺纹设置在第三固定块(10)的中部,所述固定板(609)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蜗杆(611),所述蜗杆(611)的表面啮合有涡轮(612),所述涡轮(61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螺纹杆(613),且第三螺纹杆(613)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板(609)的底部,所述第三螺纹杆(613)的底部螺纹设置有驱动块(614),且驱动块(614)固定设置在活动杆(60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602)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缠绕轮(601)的前后两端,所述缠绕轮(601)位于第三固定块(10)的正上方,所述第三活动管(606)位于第二活动管(604)的正下方,且第三活动管(606)的内径小于第二活动管(604)的直径,所述第三活动管(606)底部的直径大于第三活动管(606)顶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动管(603)的内径小于第三活动管(606)的最大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纹杆(613)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三固定块(10)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板(6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15),且蜗杆(6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座(615)的中部,所述活动杆(605)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活动管(604)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4)包括第一夹持块(401),所述第一夹持块(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402),所述第一铰接座(402)远离第一夹持块(401)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架(403),所述第一限位架(40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夹持块(404),所述第二夹持块(404)和第一夹持块(401)相对面的一端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夹持槽(405),所述配电线(3)活动连接在第一夹持槽(405)的内壁,所述第二夹持块(404)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406),所述容纳槽(406)的内部与第一夹持槽(40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容纳槽(40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07),所述转动辊(40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横向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块(40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416),且第一缓冲组件(416)固定设置在第一限位架(403)内壁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网配电线路用可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407)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08),所述传动杆(408)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夹持块(40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