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27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包括楔型耐张线夹主体、楔型耐张线夹楔子和绞线槽,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绞线槽,所述绞线槽的内部设置有楔型耐张线夹楔子,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与楔型耐张线夹楔子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楔型耐张线夹主体和楔型耐张线夹楔子其材料通过优选采用铝合金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在楔型耐张线夹主体与楔型耐张线夹楔子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且内部交叉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会加强楔型耐张线夹主体和楔型耐张线夹楔子的强度,使其更加的耐用,从而加强了该NUT‑L型耐张线夹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变电线路拉线金具
,具体为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在电力线路中,用于架设电力线的每根电线杆或铁塔通常都需要二至八条斜拉的钢绞线,钢绞线一头固定在电线杆、铁塔的上部或中部,另一头固定在地上,以保证电线杆或铁塔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仍保持竖立而不会倾斜,从而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在这斜拉的钢绞线中间必须要有至少一个拉线金具,调整该拉线金具能够使电线杆或铁塔的四周受力平衡,目前常见的拉线金具为NUT型耐张线夹线夹,NUT型耐张线夹线夹的作用是调整电线杆或塔杆钢绞线的拉力,使其受力均衡;目前在行业内,常用传统的NUT型耐张线夹大部分是以可锻铸铁生产制作的,并且线夹所配合使用起着锁紧钢绞线作用的楔子,大部分也是由可锻铸铁生产制作的,熔融可锻铸铁时,会产生环境污染,与现代的保护绿色环境主题有着极大的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的耐张线夹强度不够以及生产时不够环保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包括楔型耐张线夹主体、楔型耐张线夹楔子和绞线槽,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绞线槽,所述绞线槽的内部设置有楔型耐张线夹楔子,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与楔型耐张线夹楔子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固块、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以及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的内部,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U型螺栓、平垫圈、六角螺母、第一连接块、安装孔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一端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一端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贯穿有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的表面设置有平垫圈,所述平垫圈的一侧设置有六角螺母。优选的,所述U型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六角螺母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U型螺栓与六角螺母通过螺纹相连接。优选的,所述U型螺栓的横截面小于安装孔的横截面,所述U型螺栓与安装孔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平垫圈在U型螺栓的表面设置有两组,所述六角螺母在U型螺栓的表面设置有四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大小相同,所述平垫圈和六角螺母关于U型螺栓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在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呈交叉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NUT-L型耐张线夹不仅加强了该NUT-L型耐张线夹的强度,加强了该NUT-L型耐张线夹对绞线的锁紧性,而且实现了该NUT-L型耐张线夹对拉线松紧的控制性;(1)楔型耐张线夹主体和楔型耐张线夹楔子其材料通过优选采用铝合金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在楔型耐张线夹主体与楔型耐张线夹楔子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且内部交叉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会加强楔型耐张线夹主体和楔型耐张线夹楔子的强度,使其更加的耐用,从而加强了该NUT-L型耐张线夹的强度;(2)用楔子的劈力作用,当绞线受力时,与绞线同时沿绞线槽筒壁向线夹出口滑移,会愈拉愈紧,逐渐呈锁紧状态,能够牢牢的使绞线锁紧在线夹内,从而加强了该NUT-L型耐张线夹对绞线的锁紧性;(3)U型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的安装孔后,穿连在地下或底拉盘的拉线棒上,并用六角螺母把楔型耐张线夹主体与U型螺栓紧固住,通过调节六角螺母来控制拉线的松紧,从而实现了该NUT-L型耐张线夹对拉线松紧的控制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线夹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结构;101、U型螺栓;102、平垫圈;103、六角螺母;104、第一连接块;105、安装孔;106、第二连接块;2、楔型耐张线夹主体;3、楔型耐张线夹楔子;4、加强结构;401、加固块;402、第一加强筋;403、第二加强筋;404、加强层;5、绞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包括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和绞线槽5,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绞线槽5,绞线槽5的内部设置有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时,用楔子的劈力作用,当绞线受力时,与绞线同时沿绞线槽5筒壁向线夹出口滑移,会愈拉愈紧,逐渐呈锁紧状态,能够牢牢的使绞线锁紧在线夹内;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1,调节结构1包括U型螺栓101、平垫圈102、六角螺母103、第一连接块104、安装孔105以及第二连接块106,第一连接块104一端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106一端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04与第二连接块106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孔105,安装孔105的内部贯穿有U型螺栓101,U型螺栓101的表面设置有平垫圈102,平垫圈102的一侧设置有六角螺母103,U型螺栓101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六角螺母10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U型螺栓101与六角螺母103通过螺纹相连接,U型螺栓101的横截面小于安装孔105的横截面,U型螺栓101与安装孔105构成滑动结构,平垫圈102在U型螺栓101的表面设置有两组,六角螺母103在U型螺栓101的表面设置有四组,第一连接块104与第二连接块106大小相同,平垫圈102和六角螺母103关于U型螺栓10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结构时,U型螺栓101穿过第一连接块104与第二连接块106上的安装孔105后,穿连在地下或底拉盘的拉线棒上,并用六角螺母103把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与U型螺栓101紧固住,通过调节六角螺母103来控制拉线的松紧;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与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4,加强结构4包括加固块401、第一加强筋402、第二加强筋403以及加强层404,加强层404设置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内部,加强层404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块401,加固块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02,第一加强筋4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03,第一加强筋402与第二加强筋403在加强层40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加强筋402与第二加强筋403呈交叉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包括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和绞线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绞线槽(5),所述绞线槽(5)的内部设置有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1),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与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4),所述加强结构(4)包括加固块(401)、第一加强筋(402)、第二加强筋(403)以及加强层(404),所述加强层(404)设置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内部,所述加强层(404)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块(401),所述加固块(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02),所述第一加强筋(4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包括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和绞线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绞线槽(5),所述绞线槽(5)的内部设置有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1),所述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与楔型耐张线夹楔子(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4),所述加强结构(4)包括加固块(401)、第一加强筋(402)、第二加强筋(403)以及加强层(404),所述加强层(404)设置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内部,所述加强层(404)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块(401),所述加固块(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02),所述第一加强筋(4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UT-L型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包括U型螺栓(101)、平垫圈(102)、六角螺母(103)、第一连接块(104)、安装孔(105)以及第二连接块(106),所述第一连接块(104)一端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06)一端与楔型耐张线夹主体(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04)与第二连接块(106)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孔(105),所述安装孔(10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存陈冠锜
申请(专利权)人:上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