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69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包括模胚底板,所述模胚底板顶端设置有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针面板,所述顶针面板上方设置有动模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后模仁,所述定模固定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前模仁,所述定模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模具面板,所述模具面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底端设置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底端设置有潜流道,所述潜流道左端设置有辅助流道,所述前模仁底端左侧设置有型腔,所述后模仁顶端左侧设置有型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实现避免产品表面出现浇口痕迹,并且可以通过两板模实现,降低模具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针对6面外观深腔产品(包围类结构类产品),外观不能有浇口痕迹,此类结构产品一般注塑模具都是通过倒装3板模或倒装热流实现的,导致模具结构与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包括模胚底板,所述模胚底板顶端设置有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针面板,所述顶针面板上方设置有动模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后模仁,所述动模固定板顶端设置有定模固定板,所述定模固定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前模仁,所述定模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模具面板,所述模具面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底端设置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底端设置有潜流道,所述潜流道左端设置有辅助流道,所述前模仁底端左侧设置有型腔,所述后模仁顶端左侧设置有型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流道贯穿定模固定板和前模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后模仁中部设置有斜顶且斜顶贯穿动模固定板,所述斜顶底端固定连接在顶针面板顶端中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辅助流道由斜顶和后模仁组成且辅助流道顶端设置在型芯右侧底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潜流道设置在后模仁顶端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动模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模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针底板顶端右侧设置有两根导柱且导柱贯穿顶针面板、动模固定板和后模仁。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动模固定板带动后模仁与前模仁合模,熔融塑料经由主流道、潜流道和辅助流道注入型芯和型腔中间,成型完毕后动模固定板、后模仁、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和模胚底板向下运动进行脱模,使型芯和型腔脱离,然后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向上运动推动斜顶将产品顶出,这样使得浇口痕迹设置在产品内部,避免产品表面出现浇口痕迹,并且可以通过两板模实现,降低模具成本,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例说明:1、模胚底板;2、斜顶;3、动模固定板;4、定模固定板;5、模具面板;6、定位圈;7、主流道;8、固定螺栓;9、前模仁;10、后模仁;11、顶针面板;12、顶针底板;13、辅助流道;14、潜流道;15、型腔;16、型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包括模胚底板1,模胚底板1顶端设置有顶针底板12,顶针底板1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针面板11,顶针面板11上方设置有动模固定板3,动模固定板3内侧固定连接有后模仁10,动模固定板3顶端设置有定模固定板4,定模固定板4内侧固定连接有前模仁9,定模固定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模具面板5,模具面板5顶端中部设置有定位圈6,定位圈6底端设置有主流道7,主流道7底端设置有潜流道14,潜流道14左端设置有辅助流道13,前模仁9底端左侧设置有型腔15,后模仁10顶端左侧设置有型芯16,上述结构中,模柄带动模胚底板1、顶针底板12、顶针面板11、动模固定板3和后模仁10向上运动,前模仁9和后模仁10合模后,料枪将熔融状态下的塑料经由定位圈6注射到主流道7内,然后熔融状态下的塑料通过主流道7、潜流道14和辅助流道13进入型腔15和型芯16中间并将型腔15与型芯16的中间空隙填满,待产品成型后,模胚底板1、顶针底板12、顶针面板11、动模固定板3和后模仁10向下运动进行脱模。主流道7贯穿定模固定板4和前模仁9,主流道7贯穿定模固定板4和前模仁9和潜流道14连通,后模仁10中部设置有斜顶2且斜顶2贯穿动模固定板3,斜顶2底端固定连接在顶针面板11顶端中部,顶针底板12带动顶针面板11向上运动使斜顶2将产品顶出,辅助流道13由斜顶2和后模仁10组成且辅助流道13顶端设置在型芯16右侧底端,潜流道14设置在后模仁10顶端中部,动模固定板3和定模固定板4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连接在模架上,提供安装位置,顶针底板12顶端右侧设置有两根导柱且导柱贯穿顶针面板11、动模固定板3和后模仁10,利用导柱进行导向,防止跑偏。工作原理:模柄带动模胚底板1、顶针底板12、顶针面板11、动模固定板3和后模仁10向上运动,前模仁9和后模仁10合模后,料枪将熔融状态下的塑料经由定位圈6注射到主流道7内,然后熔融状态下的塑料通过主流道7、潜流道14和辅助流道13进入型腔15和型芯16中间并将型腔15与型芯16的中间空隙填满,待产品成型后,模胚底板1、顶针底板12、顶针面板11、动模固定板3和后模仁10向下运动进行脱模,顶针底板12带动顶针面板11向上运动使斜顶2将产品顶出,然后落料。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包括模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底板(1)顶端设置有顶针底板(12),所述顶针底板(1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针面板(11),所述顶针面板(11)上方设置有动模固定板(3),所述动模固定板(3)内侧固定连接有后模仁(10),所述动模固定板(3)顶端设置有定模固定板(4),所述定模固定板(4)内侧固定连接有前模仁(9),所述定模固定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模具面板(5),所述模具面板(5)顶端中部设置有定位圈(6),所述定位圈(6)底端设置有主流道(7),所述主流道(7)底端设置有潜流道(14),所述潜流道(14)左端设置有辅助流道(13),所述前模仁(9)底端左侧设置有型腔(15),所述后模仁(10)顶端左侧设置有型芯(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包括模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底板(1)顶端设置有顶针底板(12),所述顶针底板(1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针面板(11),所述顶针面板(11)上方设置有动模固定板(3),所述动模固定板(3)内侧固定连接有后模仁(10),所述动模固定板(3)顶端设置有定模固定板(4),所述定模固定板(4)内侧固定连接有前模仁(9),所述定模固定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模具面板(5),所述模具面板(5)顶端中部设置有定位圈(6),所述定位圈(6)底端设置有主流道(7),所述主流道(7)底端设置有潜流道(14),所述潜流道(14)左端设置有辅助流道(13),所述前模仁(9)底端左侧设置有型腔(15),所述后模仁(10)顶端左侧设置有型芯(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潜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7)贯穿定模固定板(4)和前模仁(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鼎
申请(专利权)人:汉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