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96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床身,冲压床身的右方设置有除杂箱,冲压床身前、左、右三端开口的长方体,在下凹凸模的外壁连接有传输带,传输带的右端放置代加工的金属板材,传输带向左运动,当接近感应器感应到有金属板接近到指定位置,通过外部PLC控制系统控制传输带暂时停止,使动力块依次带动上模和上凹凸模向下运动,对金属板材进行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冲压结束后动力块依次带动上模和上凹凸模向上运动,传输带恢复工作状态将冲压好的金属板材向左移动,持续运输至传输带的末端,掉入收集框的内部,有效的防止了工作人员被刚加工结束温度较高的金属板材烫伤,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铆合模是借用外力使参与的零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连接或搭接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现有的模具冲压设备在工作时候具有以下不足:1.现有的模具冲压设备,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后,产生大量的热量,残留在已经成型的冲压模具表面,工作人员更换下一批零件时候会导致烫伤,同时加工效率较慢。2.现有的模具冲压设备,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后,会在下凹凸模的内部残留有少量的金属粉末,会对后面所加工的零件的精度出现不可计算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具有防止烫伤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床身,冲压床身的右方设置有除杂箱,冲压床身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与冲压床身的左右两侧连通,凹槽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模,两个下模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凹凸模,下凹凸模外壁的两端均安装有传输带;下凹凸模内部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除杂槽,位于后端除杂槽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除杂管,位于前端除杂槽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除杂管,第一除杂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除杂管的中部连通,第二除杂管的另一端与除杂箱的内部连通。为了通过动力块对代加工的金属板材施加压力,使其变形,作为本技术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优选的,冲压床身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块,动力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模,上模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凹凸模。为了实时监测待加工的金属板材所处于的位置,作为本技术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优选的,上模下端面的外壁安装有接近感应器。为了提高冲压模具的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优选的,两个传输带、接近感应器与外部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被刚加工结束温度较高的金属板材烫伤,作为本技术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优选的,冲压床身的内部底端放置有收集框,收集框位于下凹凸模的下方。为了防止金属粉末在较强的吸力下渗透过滤棉并传递至安装区的内部,作为本技术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优选的,除杂箱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棉,过滤棉把除杂箱的内部分割为杂质收集区与安装区。为了把除杂槽周围的金属粉末快速的吸引过来,作为本技术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优选的,安装区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定位环内部安装有鼓风机,除杂箱的右端面开设有通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在下凹凸模的外壁连接有传输带,在传输带的右端放置代加工的金属板材,传输带向左运动,当接近感应器感应到有金属板接近到指定位置,通过外部PLC控制系统控制传输带暂时停止,使动力块依次带动上模和上凹凸模向下运动,对金属板材进行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冲压结束后动力块依次带动上模和上凹凸模向上运动,传输带恢复工作状态将冲压好的金属板材向左移动,持续运输至传输带的末端,掉入收集框的内部,有效的防止了工作人员被刚加工结束温度较高的金属板材烫伤,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2、该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鼓风机与传送带同时进入工作状态,鼓风机产生较强的吸力,该吸力穿透过滤棉将杂质收集区、第一除杂管、第二除杂管以及除杂槽内的空气向鼓风机内部吸取,通过除杂槽内强大的吸力把下凹凸模内部的金属粉末吸入杂质收集区,快速的清除了下凹凸模内部的金属粉末,有效的起到了提高加工精度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使动力块依次带动上模和上凹凸模向下运动,对金属板材进行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冲压结束后动力块依次带动上模和上凹凸模向上运动,传输带恢复工作状态将冲压好的金属板材向左移动,持续运输至传输带的末端,掉入收集框的内部,鼓风机在工作状态产生较强的吸力,该吸力穿透过滤棉将杂质收集区、第一除杂管、第二除杂管以及除杂槽内的空气向鼓风机内部吸取,通过除杂槽内强大的吸力把下凹凸模内部的金属粉末吸入杂质收集区,快速的清除了金属粉末,有效的起到了提高加工精度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轴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轴测半剖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主视半剖结构图;图4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冲压床身;2、除杂箱;3、下模;4、下凹凸模;5、传输带;6、动力块;7、上模;8、上凹凸模;9、接近感应器;10、除杂槽;11、第一除杂管;12、第二除杂管;13、过滤棉;14、杂质收集区;15、定位环;16、鼓风机;17、通风口;18、收集框;19、安装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床身1,冲压床身1的右方设置有除杂箱2,冲压床身1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与冲压床身1的左右两侧连通,凹槽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模3,两个下模3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凹凸模4,下凹凸模4外壁的两端均安装有传输带5;下凹凸模4内部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除杂槽10,位于后端除杂槽10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除杂管11,位于前端除杂槽10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除杂管12,第一除杂管11的另一端与第二除杂管12的中部连通,第二除杂管12的另一端与除杂箱2的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在下凹凸模4的外壁连接有传输带5,在传输带5的右端放置代加工的金属板材,传输带5向左运动,当接近感应器9监测到有金属板接近到指定位置;鼓风机16(型号:DHBFG12038HA2SL)在工作状态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床身(1),所述冲压床身(1)的右方设置有除杂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床身(1)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冲压床身(1)的左右两侧连通,所述凹槽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模(3),两个所述下模(3)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凹凸模(4),所述下凹凸模(4)外壁的两端均安装有传输带(5);/n所述下凹凸模(4)内部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除杂槽(10),位于后端除杂槽(10)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除杂管(11),位于前端除杂槽(10)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除杂管(12),所述第一除杂管(11)的另一端与第二除杂管(12)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除杂管(12)的另一端与除杂箱(2)的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床身(1),所述冲压床身(1)的右方设置有除杂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床身(1)的前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冲压床身(1)的左右两侧连通,所述凹槽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模(3),两个所述下模(3)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凹凸模(4),所述下凹凸模(4)外壁的两端均安装有传输带(5);
所述下凹凸模(4)内部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除杂槽(10),位于后端除杂槽(10)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除杂管(11),位于前端除杂槽(10)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除杂管(12),所述第一除杂管(11)的另一端与第二除杂管(12)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除杂管(12)的另一端与除杂箱(2)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床身(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块(6),所述动力块(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模(7),所述上模(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凹凸模(8)。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英杰宋迎旦王宜鹏毕延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真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