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支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665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支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叠合板包括钢筋桁架、免拆模板和支撑龙骨,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呈波浪状连接于所述上弦筋和所述下弦筋之间的腹筋,所述支撑龙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弦筋的底面与所述免拆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弦筋和所述支撑龙骨上固定连接有吊装架。叠合板采用钢筋桁架+镀锌钢龙骨+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支撑架体通过钢筋桁架达到“点”撑,通过燕尾钉固定镀锌钢龙骨和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钢筋桁架和镀锌钢龙骨通过焊接连接,形成整体式的装配式构件,进场前通过工厂化生产、组装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支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免支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装配式结构发展,目前比较普遍应用的装配式形式有桁架楼承板、装配式构件(包括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梯、预制楼板:预制+现浇)等,在满足装配率的条件下,如何较少的投入模板、架体等周转材料也是装配式结构发展的方向,并实现快速建造、工厂化生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着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免支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此专利技术免支叠合板重量轻、生产周期短、施工方便,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支叠合板,其包括钢筋桁架、免拆模板和支撑龙骨,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呈波浪状连接于所述上弦筋和所述下弦筋之间的腹筋,所述支撑龙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弦筋的底面与所述免拆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弦筋和所述支撑龙骨上固定连接有吊装架。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吊装架呈倒V字型,顶端内角绕设并固定于所述上弦筋,底端固定于所述下弦筋两侧的所述支撑龙骨上。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龙骨为镀锌钢龙骨,上表面与所述下弦筋的底面焊接固定。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免拆模板采用增强纤维水泥板或硅酸钙板。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免拆模板采用燕尾钉固定于所述支撑龙骨的下表面。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免拆模板之间等间距等高设置有多道所述支撑龙骨。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多道所述支撑龙骨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道所述钢筋桁架,且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支撑龙骨垂直设置,所述钢筋桁架之间平行铺设有多根楼板底层受力筋,所述楼板底层受力筋与所述支撑龙骨焊接固定。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免拆模板的底部采用独立支撑架和龙骨架支固,所述龙骨架设置于所述免拆模板的底面,所述独立支撑架包括竖直立杆及顶托,所述顶托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竖直立杆的顶部,所述顶托的顶部界定形成U字型的卡口并卡设于所述龙骨架。所述免支叠合板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钢筋桁架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免拆模板的两侧并锚入梁结构内。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支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步骤:根据楼板跨度、厚度制作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呈波浪状连接于所述上弦筋和所述下弦筋之间的腹筋;将所述钢筋桁架的下弦筋的底部与支撑龙骨固定相连,于所述上弦筋和所述支撑龙骨上固定连接吊装架;利用所述吊装架将所述钢筋桁架和所述支撑龙骨一体吊装至免拆模板上,将所述免拆模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龙骨的下表面固定相连,所述免拆模板的底部采用独立支撑架和龙骨架支固,所述龙骨架设置于所述免拆模板的底面,所述独立支撑架包括竖直立杆及顶托,所述顶托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竖直立杆的顶部,所述顶托的顶部界定形成U字型的卡口并卡设于所述龙骨架;于所述免拆模板上浇筑混凝土,成型叠合板,所述免拆模板作为所述叠合板的底板;拆除所述独立支撑架和所述龙骨架。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代替了传统木模板且无需拆除,另外作为以后的顶板,顶板平整度等施工质量以及外观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钢筋桁架作为免支撑的措施筋,无需架体的搭设,节省大量支撑架体的材料;镀锌钢龙骨作为钢筋桁架和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的连接构件,锚入到楼板内固定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且可代替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厚度容易保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免支叠合板的整体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免支叠合板的整体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免支叠合板的整体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免支叠合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免支叠合板的支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免支叠合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支叠合板,其主要包括钢筋桁架11、免拆模板12和支撑龙骨13,钢筋桁架11包括上弦筋111、下弦筋112、呈波浪状连接于上弦筋111和下弦筋112之间的腹筋113,支撑龙骨13固定连接于下弦筋112的底面与免拆模板12的上表面。其中,支撑龙骨13采用镀锌钢龙骨,上表面与下弦筋112的底面焊接固定,免拆模板12采用燕尾钉131固定于支撑龙骨13的下表面。免拆模板12采用增强纤维水泥板或硅酸钙板。采用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代替了传统木模板且无需拆除,另外作为以后的顶板,顶板平整度等施工质量以及外观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钢筋桁架作为免支撑的措施筋,无需架体的搭设,节省大量支撑架体的材料,安装时,底部只需设置独立支撑架16即可,无需设置满堂脚手架。镀锌钢龙骨作为钢筋桁架和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的连接构件,锚入到楼板内固定增强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且可代替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厚度容易保证。进一步地,为便于吊装,在上弦筋111和支撑龙骨13上固定连接有吊装架14,该吊装架14呈倒V字型,顶端内角绕设并固定于上弦筋111,底端固定于下弦筋112两侧的支撑龙骨13上,结构牢固且方便吊装。更进一步地,在钢筋桁架11与免拆模板12之间等间距等高设置有多道支撑龙骨13。且多道支撑龙骨13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道钢筋桁架11,且钢筋桁架11与支撑龙骨13垂直设置,钢筋桁架11之间平行铺设有多根楼板底层受力筋15,楼板底层受力筋15与支撑龙骨13焊接固定。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免支叠合板的底部支撑结构采用独立支撑架16和龙骨架17,代替传统的满堂脚手架,龙骨架17由呈网格状横纵交叠相连的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构成,该龙骨架17在使用时设置于免拆模板12的底面,独立支撑架16包括竖直立杆及顶托,顶托可升降地连接于竖直立杆的顶部,顶托的顶部界定形成U字型的卡口并卡设于龙骨架对应位置的横向龙骨或纵向龙骨。免拆模板12在叠合板施工时两侧抵顶于两侧的梁结构18或墙体结构时,在叠合板施工完成后,免拆模板直接作为楼板/顶板的一部分使用,无需拆除。免拆模板上方的钢筋桁架的两端延伸出免拆模板的两侧并锚入两侧的梁结构18或墙体结构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免支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包括的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免拆模板和支撑龙骨,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呈波浪状连接于所述上弦筋和所述下弦筋之间的腹筋,所述支撑龙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弦筋的底面与所述免拆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弦筋和所述支撑龙骨上固定连接有吊装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免拆模板和支撑龙骨,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呈波浪状连接于所述上弦筋和所述下弦筋之间的腹筋,所述支撑龙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弦筋的底面与所述免拆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弦筋和所述支撑龙骨上固定连接有吊装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架呈倒V字型,顶端内角绕设并固定于所述上弦筋,底端固定于所述下弦筋两侧的所述支撑龙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龙骨为镀锌钢龙骨,上表面与所述下弦筋的底面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拆模板采用增强纤维水泥板或硅酸钙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拆模板采用燕尾钉固定于所述支撑龙骨的下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免拆模板之间等间距等高设置有多道所述支撑龙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支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多道所述支撑龙骨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道所述钢筋桁架,且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支撑龙骨垂直设置,所述钢筋桁架之间平行铺设有多根楼板底层受力筋,所述楼板底层受力筋与所述支撑龙骨焊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芒芒韩杨杨司盼盼屠君君何培金范泽驰于成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