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642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3
本申请提供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所述底模为纤维水泥板;多个钢筋桁架,多个所述钢筋桁架并排的设置在所述底模的第一表面;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筋桁架连接,并与所述底模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采用纤维水泥板作为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由于纤维水泥板的强度高且能够直接刷涂涂料,以及可以在安装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底模上预制所需要的图案或造型,进而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作为楼板,可以简化施工,无需拆除底模,以及方便刷涂或造型,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楼盖结构即在整个建筑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在高层建筑中,楼盖的材料用量约占全部结构材料用量的60%—70%,施工时间占整个结构的40%—70%。改进楼盖结构,可以减少用量,加快施工速度。目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以及节省用料,钢筋桁架楼板受到工程界的青睐,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中,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中加工成钢筋桁架,将镀锌钢板加工成压型钢板,再将钢筋桁架和镀锌钢板通过电阻电焊焊接称为整体式组合楼板,在施工阶段,替代模板脚手架承担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上部钢筋参与结构受力,是一种经济、便捷、安全、可靠的建筑楼板材料。近几年来,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主要包括金属模板和木制模板两类,金属底模可拆除也可不拆除,木模板一般需要拆除。但是,如果将底板拆除,则费时费力,还会露出混凝土,需要抹灰后进行刮白处理,不拆除底板则因为金属底模无法抹灰刮白,所以需要吊顶以掩盖底模。所以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使其能够免拆除底模并且可以直接在底模上刷涂料或者做造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模,所述底模为纤维水泥板;多个钢筋桁架,多个所述钢筋桁架并排的设置在所述底模的第一表面;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筋桁架连接,并与所述底模通过螺钉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中所述底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纤维网层、水泥纤维混合层以及第二纤维网层。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中所述水泥纤维混合层的材料包括:30-60%硅酸盐水泥、35-55%复合骨料、5-20%活性矿物掺合料、1%有机纤维;所述第一纤维网层和所述第二纤维网层均为玻璃纤维网。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中所述钢筋桁架包括呈品字形分布的一个上弦钢筋和两个下弦钢筋,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腹杆,一个所述腹杆与一侧的一个所述下弦钢筋和所述上弦钢筋连接,另一个所述腹杆与另一侧的一个所述下弦钢筋和所述上弦钢筋连接。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C型槽状,设置于所述钢筋桁架与底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腹杆焊接,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底模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将二者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几字形,所述第二连接件扣在所述腹杆与所述底模接触的位置上,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底模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将二者连接。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还包括:T字形钢筋件,所述T字形钢筋件设置在所述钢筋桁架的两端,所述T字形钢筋件与所述上弦钢筋和所述下弦钢筋连接。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还包括:装饰涂料层,所述装饰涂料层设置在所述底模的第二表面。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中所述底模中内置有多根加强钢筋,多根所述加强钢筋平行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底模中,所述加强钢筋与所述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每个所述钢筋桁架至少与一个所述加强钢筋连接。可选地,前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中所述加强钢筋的数量为所述钢筋桁架数量的二倍,每个所述钢筋桁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加强钢筋,且两侧的加强钢筋分别与所述钢筋桁架的一个腹杆焊接。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使用上述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方法包括:于混凝土梁的侧壁设置支撑角钢,将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一侧搭接在所述支撑角钢上;于混凝土梁的钢筋和所述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上弦钢筋之间绑定第一附加钢筋,于混凝土梁的钢筋和所述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之间绑定第二附加钢筋;于所述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和所述混凝土梁的钢筋上浇筑混凝土;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硬化后,拆除所述支撑角钢。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其采用纤维水泥板作为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由于纤维水泥板的强度高且能够直接刷涂涂料,以及可以在安装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底模上预制所需要的图案或造型,进而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作为楼板,可以简化施工,无需拆除底模,以及方便刷涂或造型,省时省力;此外,纤维水泥板与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使用连接件通过螺钉连接,相比先有技术中镀锌板与钢筋桁架之间焊接连接,则更加便于制作,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沿钢筋桁架横截面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沿钢筋桁架横截面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地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梁搭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7中各标号为:底模1、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第一纤维网层13、水泥纤维混合层14、第二纤维网层15、钢筋桁架2、上弦钢筋21、下弦钢筋22、腹杆23、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装饰涂料层4、加强钢筋5、螺钉6、混凝土梁7、支撑角钢8、第一附加钢筋9、第二附加钢筋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模,所述底模为纤维水泥板;/n多个钢筋桁架,多个所述钢筋桁架并排的设置在所述底模的第一表面;/n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筋桁架连接,并与所述底模通过螺钉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模,所述底模为纤维水泥板;
多个钢筋桁架,多个所述钢筋桁架并排的设置在所述底模的第一表面;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筋桁架连接,并与所述底模通过螺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纤维网层、水泥纤维混合层以及第二纤维网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纤维混合层的材料包括:
30-60%硅酸盐水泥、35-55%复合骨料、5-20%活性矿物掺合料、1%有机纤维;
所述第一纤维网层和所述第二纤维网层均为玻璃纤维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桁架包括呈品字形分布的一个上弦钢筋和两个下弦钢筋,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腹杆,一个所述腹杆与一侧的一个所述下弦钢筋和所述上弦钢筋连接,另一个所述腹杆与另一侧的一个所述下弦钢筋和所述上弦钢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C型槽状,设置于所述钢筋桁架与底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腹杆焊接,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底模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将二者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几字形,所述第二连接件扣在所述腹杆与所述底模接触的位置上,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底模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将二者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彤彤霍兴泉雷强吴广彬艾明星陈威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滨州市宏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