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38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除尘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预处理室、烘干室和静电除尘室,预处理室内固定有连接转盘的电机,转盘上固定水箱,水箱底部连接排水管,水箱上方开设加水口,水箱顶部通过管卡固定外管,外管上端贯穿预处理室顶板并与顶板转动连接,外管内设置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两吸尘管在预处理室外的一端均设置吸尘口并分别安装引风机;烘干室内设置两端分别与通口一和通口二连接的烘干盘管,烘干室内安装电加热板;静电除尘室内自下向上分为电离腔和吸附腔,电离腔内设置电离板,吸附腔内设置吸附管,静电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车间内空气多重净化处理,除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除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浇注及冷却后的铸件必须经过落砂和清理,才能进行机械加工或使用。落砂是指砂型浇注后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型砂和砂箱分开的工序。一般工厂落砂的方式,都是在振动落砂机上进行,振动落砂是利用铸型与落砂机之间的碰撞来实现落砂的。在振动落砂的时候的时候,会在车间内扬起较大的砂尘,这些砂尘在车间不但影响工作环境、污染空气,还有可能导致工人换上肺病。因此,必须及时的将砂尘处理掉。现有落砂车间处理砂尘的时候是在车间设置鼓风机,利用布袋除尘器等将砂尘吸附走。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改善车间环境,但是不能彻底解决砂尘的漂浮问题,尤其是落砂机附近的砂尘问题更为严重。但常见的铸造车间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明显,且不方便安装除尘面板,而且不方便清理除尘面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铸造车间除尘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可对车间内空气进行多重净化处理,除尘范围广,除尘效率高,适合推广使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除尘箱体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设置有预处理室、烘干室和静电除尘室,第一隔板上开设有将预处理室与烘干室连通的通口一,第二隔板上开设有将烘干室与静电除尘室连通的通口二;预处理室的底板上固定有输出轴向上的电机,电机上方设有转盘,转盘下方设置转轴并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连接,转盘上固定有水箱,水箱底部连接有安装阀门的排水管,水箱上方一侧开设加水口,水箱顶部通过管卡固定有贯穿水箱且下端插入水箱底部的外管,外管的上端贯穿预处理室的顶板并与顶板转动连接,外管内设置有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两吸尘管在预处理室外的一端均设置有吸尘口并分别安装引风机;烘干室内设置有烘干盘管,烘干盘管的两端分别与通口一和通口二连接,烘干室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安装有电加热板;静电除尘室内自下向上分为电离腔和吸附腔,电离腔内设置有电离板,吸附腔内设置有吸附管,静电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排气口。本方案提供的除尘箱体内部依次设置有预处理室、烘干室和静电除尘室,预处理室可利用水箱内水对空气中沙尘吸附净化除尘,经烘干室除湿后输送至静电除尘室,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电离吸附处理,实现对空气进行多重净化处理,使得从出气口输出的空气满足要求。其中,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工作时处于旋转吸尘的工作状态,增大了灰尘吸收的范围,能够将除尘装置周围的灰尘吸入到水箱当中,从而提高了除尘的效率。进一步的,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与外管之间通过支杆焊接固定。进一步的,外管呈T型,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呈倒L型对称设置在外管内,且两个吸尘管的吸尘口分别位于T型外管内横向管的两端。进一步的,外管插入水箱的部分通过连接杆与水箱内部焊接固定。进一步的,电离板横贯在电离腔内部,电离板上设置有多个供气体通过的电离间隙,电离板上连接有电离板振打器;吸附管设有多个,多个吸附管沿气体运动方向设置,各吸附管之间形成吸附间隙,吸附管上连接有吸附管振打器。进一步的,通口二开设在第二隔板的下部且位于电离板的下方。进一步的,第二隔板在通口二内安装有引风机。进一步的,排气口开设在静电除尘室内吸附管上方的侧壁。更进一步的,预处理室侧壁安装有箱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摆放方便,除尘范围广,通过对空气多重净化处理,除尘效率高,可以有效防止车间空气污染,解决砂尘的漂浮问题,避免空气污染给车间人员健康所造成的健康威胁,给车间工作人员健康带来的益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除尘箱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预处理室,5、烘干室,6、静电除尘室,7、通口一,8、通口二,9、电机,10、转盘,11、排水管,12、阀门,13、连接杆,14、支杆,15、水箱,16、管卡,17、吸尘口,18、引风机,19、第一吸尘管,20、第二吸尘管,21、外管,22、加水口,23、电加热板,24、烘干盘管,25、电离腔,26、吸附腔,27、电离板,28、吸附管,29、电力板振打器,30、吸附管振打器,31、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1,除尘箱体1内通过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依次设置有预处理室4、烘干室5和静电除尘室6,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将预处理室4与烘干室5连通的通口一7,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将烘干室5与静电除尘室6连通的通口二8。通口二8开设在第二隔板3的下部且位于电离板27的下方,第二隔板3在通口二8内安装有引风机18。预处理室4侧壁安装有箱门,方便对水箱15内水进行更换,预处理室4的底板上固定有输出轴向上的电机9,电机9上方设有转盘10,转盘10下方设置转轴并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连接,转盘10上固定有水箱15,水箱15底部连接有安装阀门12的排水管11,水箱15上方一侧开设加水口22,水箱15顶部通过管卡16固定有贯穿水箱15且下端插入水箱15底部的外管21,外管21的上端贯穿预处理室4的顶板并与顶板转动连接,外管21内设置有第一吸尘管19和第二吸尘管20,第一吸尘管19、第二吸尘管20与外管21之间通过支杆14焊接固定。外管21呈T型,第一吸尘管19和第二吸尘管20呈倒L型对称设置在外管21内,且两个吸尘管的吸尘口17分别位于T型外管21内横向管的两端。外管21插入水箱15的部分通过连接杆13与水箱15内部焊接固定。两吸尘管在预处理室4外的一端均设置有吸尘口17并分别安装引风机18。在需要对水箱15内水进行更换时,打开箱门,通过打开阀门12,将水箱15内的污水排出,从加水口22加入纯净的水资源即可,操作方便、简单。烘干室5内设置有烘干盘管24,烘干盘管24的两端分别与通口一7和通口二8连接,烘干室5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安装有电加热板23。静电除尘室6内自下向上分为电离腔25和吸附腔26,电离腔25内设置有电离板27,吸附腔26内设置有吸附管28,排气口31开设在静电除尘室6内吸附管28上方的侧壁。电离板27横贯在电离腔25内部,电离板27上设置有多个供气体通过的电离间隙,电离板27上连接有电离板振打器29;吸附管28设有多个,多个吸附管28沿气体运动方向设置,各吸附管28之间形成吸附间隙,吸附管28上连接有吸附管振打器30。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将除尘箱体1放置到车间合适位置,并接入电源后,打开电机9、引风机18和电加热板23,预处理室4内的电机9带动转盘10上的水箱15进行旋转,水箱15带动外管21开始旋转,第一吸尘管19和第二吸尘管20转动的同时将车间内的灰尘从吸尘口17吸入到水箱15内部,旋转吸尘增大了灰尘吸收的范围,能够将除尘装置周围的灰尘吸入到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其特征在于:除尘箱体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设置有预处理室、烘干室和静电除尘室,第一隔板上开设有将预处理室与烘干室连通的通口一,第二隔板上开设有将烘干室与静电除尘室连通的通口二;/n预处理室的底板上固定有输出轴向上的电机,电机上方设有转盘,转盘下方设置转轴并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连接,转盘上固定有水箱,水箱底部连接有安装阀门的排水管,水箱上方一侧开设加水口,水箱顶部通过管卡固定有贯穿水箱且下端插入水箱底部的外管,外管的上端贯穿预处理室的顶板并与顶板转动连接,外管内设置有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两吸尘管在预处理室外的一端均设置有吸尘口并分别安装引风机;/n烘干室内设置有烘干盘管,烘干盘管的两端分别与通口一和通口二连接,烘干室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安装有电加热板;/n静电除尘室内自下向上分为电离腔和吸附腔,电离腔内设置有电离板,吸附腔内设置有吸附管,静电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排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其特征在于:除尘箱体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设置有预处理室、烘干室和静电除尘室,第一隔板上开设有将预处理室与烘干室连通的通口一,第二隔板上开设有将烘干室与静电除尘室连通的通口二;
预处理室的底板上固定有输出轴向上的电机,电机上方设有转盘,转盘下方设置转轴并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连接,转盘上固定有水箱,水箱底部连接有安装阀门的排水管,水箱上方一侧开设加水口,水箱顶部通过管卡固定有贯穿水箱且下端插入水箱底部的外管,外管的上端贯穿预处理室的顶板并与顶板转动连接,外管内设置有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两吸尘管在预处理室外的一端均设置有吸尘口并分别安装引风机;
烘干室内设置有烘干盘管,烘干盘管的两端分别与通口一和通口二连接,烘干室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安装有电加热板;
静电除尘室内自下向上分为电离腔和吸附腔,电离腔内设置有电离板,吸附腔内设置有吸附管,静电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车间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与外管之间通过支杆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康何永全黄允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