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38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水箱、出水管、二号水泵、过滤箱和喷头的组合设置,二号水泵通过出水管和喷头,将过滤箱内部过滤之后的水吸入到水箱的内部,使得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避免了在过滤灰尘之后,水箱内部的水受到灰尘的污染,通常会重新更换水,使得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水资源的问题,使得可以节约过滤装置的使用成本,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过滤装置,涉及过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换热器是传热组件用石墨制成的换热器,制造换热器的石墨应具有不透性,常用浸渍类不透性石墨和压型不透性石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石墨换热器在使用时,内部容易吸附大量的灰尘,若不对灰尘进行清理,大量的灰尘容易使得换热器的内部堵塞,导致换热器无法使用,甚至损坏的问题;2、在过滤灰尘之后,水箱内部的水受到灰尘的污染,通常会重新更换水,使得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水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快速过滤灰尘的特点,解决石墨换热器在使用时,内部容易吸附大量的灰尘,若不对灰尘进行清理,大量的灰尘容易使得换热器的内部堵塞,导致换热器无法使用,甚至损坏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在过滤灰尘之后,水箱内部的水受到灰尘的污染,通常会重新更换水,使得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水资源的问题,使得可以节约过滤装置的使用成本,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所述一号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吸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水泵,所述二号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远离二号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固定连接在过滤箱的内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滤网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箱的一侧远离吸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导热管,所述二号导热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风机,所述二号导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本体。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传热管,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导热管,所述一号导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风机,所述一号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一号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热管。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出水管的底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通过采用水箱、过滤网、把手、一号导热管、一号风机、吸热管、吸水管和一号水泵的组合连接,一号风机通过一号导热管和吸热管将含有灰尘的热气吸入水箱内部,灰尘会吸收水箱内的水,并且沉入水箱的底部,一号水泵再将灰尘通过吸水管吸入过滤箱内部的过滤网的表面,同时热气会从向上飘散在水箱的顶部,二号风机再将热气通过二号导热管吸入到换热器本体内部,再使用换热器本体进行冷热交换,避免了石墨换热器在使用时,内部容易吸附大量的灰尘,若不对灰尘进行清理,大量的灰尘容易使得换热器的内部堵塞,导致换热器无法使用,甚至损坏的问题,使得减少了灰尘的清理难度,提高了换热器使用的寿命。2、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通过采用水箱、出水管、二号水泵、过滤箱和喷头的组合设置,二号水泵通过出水管和喷头,将过滤箱内部过滤之后的水吸入到水箱的内部,使得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避免了在过滤灰尘之后,水箱内部的水受到灰尘的污染,通常会重新更换水,使得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水资源的问题,使得可以节约过滤装置的使用成本,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换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水箱;3、换热器本体;4、支撑柱;5、过滤箱;6、二号导热管;7、二号风机;8、吸水管;9、一号水泵;10、出水管;11、二号水泵;12、喷头;13、倾斜板;14、固定板;15、一号导热管;16、一号风机;17、吸热管;31、传热管;32、折流板;33、通风口;34、防尘网;41、连接柱;42、连接板;51、过滤网;52、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水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13,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8,吸水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9,一号水泵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吸水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过滤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水泵11,二号水泵1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出水管10的顶部远离二号水泵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头12,喷头12固定连接在过滤箱5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当含有灰尘的热气吸入水箱2内部时,灰尘会吸收水箱2内的水,并且沉入水箱2的底部,一号水泵9再将灰尘通过吸水管8吸入过滤箱5内部过滤网51的表面,同时污水经过过滤网51过滤之后,流淌在过滤箱5的底部,再启动二号水泵11,同时二号水泵11通过出水管10和喷头12,将过滤箱5内部过滤之后的水吸入到水箱2的内部,使得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水箱2的一侧远离吸水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导热管6,二号导热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风机7,二号导热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本体3,换热器本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折流板32,折流板32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传热管31,换热器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口33,通风口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4,过滤灰尘时热气会从向上飘散在水箱2的顶部,二号风机7再将热气通过二号导热管6吸入到换热器本体3内部,再使用换热器本体3进行冷热交换,换热器本体3顶部的防尘网34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通风口33飘落到换热器本体3的内部。如图1-4所示,优选的,水箱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导热管15,一号导热管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风机16,一号风机1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一号风机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热管17,使用时,启动一号风机16,同时一号风机16通过一号导热管15和吸热管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13),所述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8),所述吸水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9),所述一号水泵(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吸水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所述过滤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水泵(11),所述二号水泵(1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所述出水管(10)的顶部远离二号水泵(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头(12),所述喷头(12)固定连接在过滤箱(5)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13),所述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8),所述吸水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水泵(9),所述一号水泵(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吸水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所述过滤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水泵(11),所述二号水泵(1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所述出水管(10)的顶部远离二号水泵(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头(12),所述喷头(12)固定连接在过滤箱(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过滤网(51),所述过滤网(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滤网(5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换热器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一侧远离吸水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导热管(6),所述二号导热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风机(7),所述二号导热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振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华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