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14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包括输送机构、支架、牵引机构、驱动拉环、放绳机、剪断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纵向辊道、横向辊道;支架架设在纵向辊道处,放绳机与横向辊道、牵引机构、剪断机构分别位于支架的横向两侧,驱动拉环固定在支架上,且向下垂至牵引机构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电缸、牵引滑轨、牵引滑块、牵引夹爪,牵引滑轨位于两组横向辊道之间,且横向设置,牵引滑块安装在牵引滑轨上,且在牵引电缸的驱动下,沿牵引滑轨运动;剪断机构包括驱动压杆和驱动剪刀,驱动压杆固定在支架上,驱动剪刀设置于牵引滑轨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棒材打捆包装前,自动在每根棒材周身缠绕麻绳,从而避免棒材之间的相互摩擦,磕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属于棒材包装的

技术介绍
以银亮材为例,产品对交货时的表面质量及外观有着较严格的要求。因为其发货状态为打捆形态,那么棒材之间必会有摩擦,磕碰,这就要求在包装前将每根棒材间隔开。现国内外主流做法是人工在产线上介入,使用麻绳或塑料环等环绕于棒材圆周面上,浪费人力资源,人员安全性不高,且限制产能提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防磕碰布绳装置,其在棒材生产中,可以自动的在每根棒材之间缠绕麻绳,以防止棒材之间的相互摩擦、磕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在棒材打捆包装前,自动在每根棒材周身缠绕麻绳,从而避免棒材之间的相互摩擦,磕碰。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包括输送机构、支架、牵引机构、驱动拉环、放绳机、剪断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纵向辊道、横向辊道,所述纵向辊道位于所述横向辊道的输送起点处,所述横向辊道为纵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棒材架设在两组所述横向辊道上输送;所述支架架设在所述纵向辊道处,所述放绳机与所述横向辊道、牵引机构、剪断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横向两侧,所述驱动拉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向下垂至所述牵引机构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电缸、牵引滑轨、牵引滑块、牵引夹爪,所述牵引滑轨位于两组所述横向辊道之间,且横向设置,所述牵引滑块安装在所述牵引滑轨上,且在所述牵引电缸的驱动下,沿所述牵引滑轨运动;所述剪断机构包括驱动压杆和驱动剪刀,所述驱动压杆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剪刀设置于所述牵引滑轨的一侧,所述驱动剪刀、牵引夹爪、放绳机设置在同一高度上,且低于所述横向辊道,所述放绳机施放的麻绳穿过所述驱动拉环后,固定在所述牵引夹爪上;所述驱动拉环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麻绳隔开每根所述棒材,所述驱动压杆用于压低和绷紧所述麻绳,所述驱动剪刀用于剪断所述麻绳。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准备时,放绳机施放出麻绳,麻绳在穿过驱动拉环后固定在牵引夹爪上,驱动拉环压低,使麻绳处于低位。装置启动后,棒材先沿纵向辊道输送,到位后,横向辊道启动,将棒材架设在两组横向辊道之间输送,牵引夹爪在牵引电缸的驱动下,与棒材同步横向运动,同时,驱动拉环升高,使麻绳处于高位,下一个棒材沿纵向辊道送入,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多根棒材之间的麻绳缠绕分隔,从而防止其相互之间产生磕碰,影响表面质量。完成一组棒材的绕绳分隔后,麻绳前端已被棒材夹紧,牵引夹爪松开回位,驱动压杆下压使棒材后方的麻绳绷紧,并到达驱动剪刀、牵引夹爪的高度处,牵引夹爪重新夹紧麻绳,之后驱动剪刀剪断麻绳,完成第一批棒材的缠绕分隔,之后循环上述过程,完成所有棒材的缠绕分隔。进一步,所述放绳机、驱动拉环、牵引夹爪、驱动剪刀均为纵向并排设置的两个,单侧的所述放绳机施放的麻绳穿过与其同侧的所述驱动拉环后,固定在同侧的所述牵引夹爪上,两个驱动剪刀分别位于所述牵引滑轨的左右两侧,分别用于剪断两侧的所述麻绳。本结构中,两侧的麻绳通过驱动拉环形成上下交叉,使棒材在输送过程中形成交叉缠绕,加强了分隔效果。进一步,所述驱动压杆包括压杆气缸、水平杆、半圆压环,所述压杆气缸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输出端连接所述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纵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所述半圆压环,所述半圆压环朝下设置,且与两侧的所述麻绳对位。本结构中,通过半圆压环准确定位麻绳,使牵引夹爪能够重复准确夹取麻绳。进一步,所述横向辊道包括立柱、转轴、拨勺、拨勺气缸、输送链,所述拨勺、输送链横向设置,所述拨勺前端探入所述纵向辊道、后端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输送链的输送起点处,所述拨勺气缸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立柱、活动端连接所述拨勺;所述拨勺在所述拨勺气缸的驱动下向上旋转,从所述纵向辊道上抬起棒材,使其沿所述拨勺滚动到所述输送链上。进一步,所述输送链上设置有均布的挡块,以分隔每一组棒材。进一步,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座、缓冲气缸、垫块、直线轴承,所述缓冲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垫块连接所述缓冲气缸,且通过所述直线轴承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垫块位于所述纵向辊道的尽头处,以防止棒材在纵向辊道停止输送后的继续惯性前移,同时可达到对齐棒材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牵引电缸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以保证移动精度,同时通过程序设定可以兼容多种直径规格的棒料。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棒材打捆包装前,自动在每根棒材周身缠绕麻绳,从而避免棒材之间的相互摩擦,磕碰。同时,通过牵引夹爪的自动重复夹取麻绳,可以实现多组棒材的不停工重复分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牵引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驱动压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准备工序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绕绳工序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回位工序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输送机构1、支架2、牵引机构3、驱动拉环4、放绳机5、剪断机构6、缓冲机构7。如附图2所示,输送机构1包括纵向辊道11、横向辊道12,纵向辊道11位于横向辊道12的输送起点处,横向辊道12为纵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棒材架设在两组横向辊道12上输送。本实施例中,纵向辊道11优选采用间隔设置的V型辊,可与棒材产线的输送线相连。横向辊道12优选采用两段式结构,第一段包括立柱12a、转轴12b、拨勺12c、拨勺气缸12d,第二段采用输送链12e,输送链12e上设置有均布的挡块12f。拨勺12c、输送链12e横向设置,拨勺12c前端探入纵向辊道11、后端通过转轴12b连接立柱12a,立柱12a位于输送链12e的输送起点处,拨勺气缸12d的固定端连接立柱12a、活动端连接拨勺12c;拨勺12c在拨勺气缸12d的驱动下向上旋转,从纵向辊道11上抬起棒材,使其沿拨勺12c滚动到输送链12e上。缓冲机构7包括底座71、缓冲气缸72、垫块73、直线轴承74,缓冲气缸72固定在底座71上,垫块73连接缓冲气缸72,且通过直线轴承74连接底座71,垫块73位于纵向辊道11的尽头处,以防止棒材在纵向辊道停止输送后的继续惯性前移,同时可达到对齐棒材的效果。如附图1所示,支架2架设在纵向辊道11处,放绳机5与横向辊道12、牵引机构3、剪断机构6分别位于支架2的横向两侧,驱动拉环4固定在支架2上,且向下垂至牵引机构3处。本实施例中,驱动拉环4为通过气缸驱动的可上下移动的圆环。如附图3所示,牵引机构3包括牵引电缸31、牵引滑轨32、牵引滑块33、牵引夹爪34,牵引电缸31优选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牵引滑轨32位于两组横向辊道12之间,且横向设置,牵引滑块33安装在牵引滑轨32上,且在牵引电缸31的驱动下,沿牵引滑轨32运动。牵引夹爪为通过电缸驱动的可打开或闭合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支架(2)、牵引机构(3)、驱动拉环(4)、放绳机(5)、剪断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纵向辊道(11)、横向辊道(12),所述纵向辊道(11)位于所述横向辊道(12)的输送起点处,所述横向辊道(12)为纵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棒材架设在两组所述横向辊道(12)上输送;所述支架(2)架设在所述纵向辊道(11)处,所述放绳机(5)与所述横向辊道(12)、牵引机构(3)、剪断机构(6)分别位于所述支架(2)的横向两侧,所述驱动拉环(4)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且向下垂至所述牵引机构(3)处;所述牵引机构(3)包括牵引电缸(31)、牵引滑轨(32)、牵引滑块(33)、牵引夹爪(34),所述牵引滑轨(32)位于两组所述横向辊道(12)之间,且横向设置,所述牵引滑块(33)安装在所述牵引滑轨(32)上,且在所述牵引电缸(31)的驱动下,沿所述牵引滑轨(32)运动;所述剪断机构(6)包括驱动压杆(61)和驱动剪刀(62),所述驱动压杆(6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驱动剪刀(62)设置于所述牵引滑轨(32)的一侧,所述驱动剪刀(62)、牵引夹爪(34)、放绳机(5)设置在同一高度上,且低于所述横向辊道(12),所述放绳机(5)施放的麻绳(51)穿过所述驱动拉环(4)后,固定在所述牵引夹爪(34)上;所述驱动拉环(4)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麻绳(51)隔开每根所述棒材,所述驱动压杆(61)用于压低和绷紧所述麻绳(51),所述驱动剪刀(62)用于剪断所述麻绳(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交叉绕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支架(2)、牵引机构(3)、驱动拉环(4)、放绳机(5)、剪断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纵向辊道(11)、横向辊道(12),所述纵向辊道(11)位于所述横向辊道(12)的输送起点处,所述横向辊道(12)为纵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棒材架设在两组所述横向辊道(12)上输送;所述支架(2)架设在所述纵向辊道(11)处,所述放绳机(5)与所述横向辊道(12)、牵引机构(3)、剪断机构(6)分别位于所述支架(2)的横向两侧,所述驱动拉环(4)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且向下垂至所述牵引机构(3)处;所述牵引机构(3)包括牵引电缸(31)、牵引滑轨(32)、牵引滑块(33)、牵引夹爪(34),所述牵引滑轨(32)位于两组所述横向辊道(12)之间,且横向设置,所述牵引滑块(33)安装在所述牵引滑轨(32)上,且在所述牵引电缸(31)的驱动下,沿所述牵引滑轨(32)运动;所述剪断机构(6)包括驱动压杆(61)和驱动剪刀(62),所述驱动压杆(6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驱动剪刀(62)设置于所述牵引滑轨(32)的一侧,所述驱动剪刀(62)、牵引夹爪(34)、放绳机(5)设置在同一高度上,且低于所述横向辊道(12),所述放绳机(5)施放的麻绳(51)穿过所述驱动拉环(4)后,固定在所述牵引夹爪(34)上;所述驱动拉环(4)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麻绳(51)隔开每根所述棒材,所述驱动压杆(61)用于压低和绷紧所述麻绳(51),所述驱动剪刀(62)用于剪断所述麻绳(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绳机(5)、驱动拉环(4)、牵引夹爪(34)、驱动剪刀(62)均为纵向并排设置的两个,单侧的所述放绳机(5)施放的麻绳(51)穿过与其同侧的所述驱动拉环(4)后,固定在同侧的所述牵引夹爪(34)上,两个驱动剪刀(62)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哲孙敬忠张楠刘明灯王广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