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39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包括搭载环,所述搭载环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口,所述搭载环下端固定连接有收束腔,所述收束腔下端固定连接有起挖腔,所述搭载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内侧活动连接有封堵片,所述封堵片外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封堵片内端固定连接有切割片,所述活动座与搭载环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该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利用起挖腔下端的锐尖环状结构方便对坚实的土壤进行切割,并将土壤内向四周发散的毛细根系进行切断,防止其被残留的土壤拉断,影响根部与土壤的结合度,利用水平气缸带动断根片对土球下端的黄精苗主根进行切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
本技术涉及苗木移植设备
,具体为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黄精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植物,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黄精的栽植一般使用幼苗移栽培育的方式,利于其植株的健壮,但是在移栽时,其根部与土层紧密连接,起苗时从土壤中容易发生断裂,且无法带起土球,不利于移栽后根部的再生长,所以针对黄精苗的移植需要设计一种有效降低其根部损伤的移栽装置,提高黄精苗的移栽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黄精苗移栽起苗时容易造成根部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包括搭载环,所述搭载环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口,所述搭载环下端固定连接有收束腔,所述收束腔下端固定连接有起挖腔,所述搭载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内侧活动连接有封堵片,所述封堵片外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封堵片内端固定连接有切割片,所述活动座与搭载环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加湿腔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结构,所述收束腔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型结构,所述起挖腔为下端锐尖状的空心圆柱型结构,所述切割片设置于搭载环内侧,所述弹簧设置于封堵片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螺纹连接口上端内侧螺纹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下端固定安装有泵机,所述泵机下端固定安装有加湿喷头,所述加湿喷头设置于加湿腔内侧,所述起挖腔外侧均匀分布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起挖腔外侧前端固定安装有水平气缸,所述水平气缸内端活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断根片,所述断根片设置于起挖腔内侧,所述断根片的长度小于起挖腔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水平气缸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进锥,所述抵进锥为下端锐尖的棱锥状结构,所述抵进锥上端的长度等于水平气缸的长度,所述抵进锥的底端高度等于起挖腔的底端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利用起挖腔下端的锐尖环状结构方便对坚实的土壤进行切割,形成完整的土球状态,并将土壤内向四周发散的毛细根系进行切断,防止其被残留的土壤拉断,影响根部与土壤的结合度;2、该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利用水平气缸带动断根片对土球下端的黄精苗主根进行切断,为移植做好断根准备,同时避免带起多余的土壤,提高其移植成活率;3、该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利用收束腔和加湿腔的圆台型结构和将黄精苗的上部枝叶进行收束,使其顶部体积减小,便于绑扎整理,方便集中运输;4、该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人工按压活动座,令弹簧受力压缩,根据需要利用切割片对黄精苗的上部多余的枝叶进行剪切,减小起挖后黄精苗枝叶引发的蒸发量过大,提高其移栽成活率;5、该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根据土壤的干湿度和黄精苗的枝叶状况,在起挖时通过泵机和加湿喷头将水箱内的水向下喷射,改善土壤状况,提高起挖土球的成型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箱与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搭载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座与切割片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水平气缸与断根片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搭载环;2、加湿腔;3、螺纹连接口;4、收束腔;5、起挖腔;6、活动口;7、封堵片;8、活动座;9、切割片;10、弹簧;11、水箱;12、泵机;13、加湿喷头;14、透气孔;15、水平气缸;16、推拉杆;17、断根片;18、抵进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包括搭载环1,搭载环1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湿腔2,加湿腔2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口3,搭载环1下端固定连接有收束腔4,收束腔4下端固定连接有起挖腔5,搭载环1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口6,活动口6内侧活动连接有封堵片7,封堵片7外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8,封堵片7内端固定连接有切割片9,活动座8与搭载环1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进一步的,加湿腔2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结构,收束腔4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型结构,起挖腔5为下端锐尖状的空心圆柱型结构,切割片9设置于搭载环1内侧,弹簧10设置于封堵片7左右两侧,起挖腔5下端对黄精苗根部一周的土壤进行切割。进一步的,螺纹连接口3上端内侧螺纹连接有水箱11,水箱11下端固定安装有泵机12,泵机12下端固定安装有加湿喷头13,加湿喷头13设置于加湿腔2内侧,起挖腔5外侧均匀分布有透气孔14,泵机12通过加湿喷头13对下方土壤和枝叶进行加湿。进一步的,起挖腔5外侧前端固定安装有水平气缸15,水平气缸15内端活动连接有推拉杆16,推拉杆16顶端固定连接有断根片17,断根片17设置于起挖腔5内侧,断根片17的长度小于起挖腔5的直径,水平气缸15推动断根片17对黄精苗的主根和下方土壤进行切断。进一步的,水平气缸15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进锥18,抵进锥18为下端锐尖的棱锥状结构,抵进锥18上端的长度等于水平气缸15的长度,抵进锥18的底端高度等于起挖腔5的底端高度,抵进锥18为水平气缸15的垂直移动做好土壤的分离准备。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用手将起挖腔5对准黄精苗,令其上部枝叶进入收束腔4并通过搭载环1进入加湿腔2内,黄精苗的枝叶被收束腔4收紧方便在加湿腔2内进行捆扎,方便减小体积运输,随着对起挖腔5的持续施力,起挖腔5下端将黄精苗根部一周的土壤进行切割,同时黄精苗发散的毛细根同样被斩断,同时,抵进锥18进入土层,为水平气缸15的推进排除土壤障碍,水平气缸15到达指定高度位置后借助断根片17对黄精苗下端的主根及土壤进行切断处理,方便土球的带起,同时在移栽时幼苗需要进行断根,此处也同样提前做出处理,若土壤较为干燥,则泵机12通过加湿喷头13向下方进行喷水,对土壤进行加湿,同时对枝叶喷湿,减缓其蒸发速度,然后若对苗木的高度及蓬径有要求,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令切割片9相向运动对上部枝叶进行切断。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包括搭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环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口,所述搭载环下端固定连接有收束腔,所述收束腔下端固定连接有起挖腔,所述搭载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内侧活动连接有封堵片,所述封堵片外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封堵片内端固定连接有切割片,所述活动座与搭载环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包括搭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环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口,所述搭载环下端固定连接有收束腔,所述收束腔下端固定连接有起挖腔,所述搭载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内侧活动连接有封堵片,所述封堵片外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封堵片内端固定连接有切割片,所述活动座与搭载环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部低损伤的黄精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腔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结构,所述收束腔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型结构,所述起挖腔为下端锐尖状的空心圆柱型结构,所述切割片设置于搭载环内侧,所述弹簧设置于封堵片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部低损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孙蕊蕊李昌素胡康棣姚改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阳县三三富林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