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1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人员身份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集门禁外人员的人体探测器、用于探测人员与门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控制单元、摄像头、门内触发开关、延时提醒单元以及门禁执行机构;所述延时提醒单元包括延时电路、提示模块以及提示驱动模块;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提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触发输出端COM1和提示驱动模块的触发输出端COM1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提示驱动模块控制提示模块工作,能够对合法人员进行验证并打开门禁,而且能够对外来人员的进门意图进行检测并能够及时进行提醒,便于门内人员及时开启门禁,使用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禁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门禁控制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现有的门禁控制系统通过采集人员身份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当对比通过后控制门禁执行机构(一般电动门)动作(即打开门禁);但是,目前的门禁控制系统使用极为不便,即当外部人员需要进入门禁拜访时,往往需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门禁内的人,然后再有门内人员通过门内触发开关开启门禁执行机构,这种方式往往需要外来人员长时间等待,尤其是当外来人员对接的人员临时有事时,外来人员等待时间更长,而部分门禁控制系统基于感应控制式,即检测是否有人员在门禁区域,如有则直接打开门禁,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但是却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能够对合法人员进行验证并打开门禁,而且能够对外来人员的进门意图进行检测并能够及时进行提醒,便于门内人员及时开启门禁,使用更加便利,而且,在外来人员进入时始终有门内人员参与,确保安全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人员身份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集门禁外人员的人体探测器、用于探测人员与门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控制单元、摄像头、门内触发开关、延时提醒单元以及门禁执行机构;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人体探测器、距离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门内触发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门禁执行机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提醒单元包括延时电路、提示模块以及提示驱动模块;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提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触发输出端COM1和提示驱动模块的触发输出端COM1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提示驱动模块控制提示模块工作。进一步,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定时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4;所述定时芯片U1为NE555定时芯片,定时芯片U1的4引脚和8引脚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接地,定时芯片U1的6引脚和7引脚连接于电阻R1和电容C2的公共连接点;定时芯片U1的2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作为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定时芯片U1的1引脚接地,定时芯片U1的5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定时芯片U3的3引脚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后接地;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基于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4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作为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作为延时电路的触发输出端COM1。进一步,所述提示模块包括指示灯LED1和蜂鸣器SPL。进一步,所述提示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电阻R5的一端作为提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于电源VCC,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于指示灯LED1的负极,指示灯LED1的正极连接于电源VCC,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蜂鸣器SPL的正极连接,蜂鸣器SPL的负极接地。进一步,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为NFC读卡器、指纹采集器或者脸部识别器。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存储器,所述单片机分别于信息获取模块、人体探测器、距离传感器、门内触发开关、延时电路的触发端COM1以及提示驱动模块的触发端COM2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存储器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与门禁执行机构的控制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单片机为STM32F103ZET6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能够对合法人员进行验证并打开门禁,而且能够对外来人员的进门意图进行检测并能够及时进行提醒,便于门内人员及时开启门禁,使用更加便利,而且,在外来人员进入时始终有门内人员参与,确保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延时提醒单元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人员身份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集门禁外人员的人体探测器、用于探测人员与门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控制单元、摄像头、门内触发开关、延时提醒单元以及门禁执行机构;其中,门禁执行机构为现有的电动门以及驱动电动门动作驱动电机等;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人体探测器、距离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门内触发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门禁执行机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提醒单元包括延时电路、提示模块以及提示驱动模块;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提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触发输出端COM1和提示驱动模块的触发输出端COM1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提示驱动模块控制提示模块工作,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合法人员进行验证并打开门禁,而且能够对外来人员的进门意图进行检测并能够及时进行提醒,便于门内人员及时开启门禁,使用更加便利,而且,在外来人员进入时始终有门内人员参与,确保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定时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4;所述定时芯片U1为NE555定时芯片,定时芯片U1的4引脚和8引脚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接地,定时芯片U1的6引脚和7引脚连接于电阻R1和电容C2的公共连接点;定时芯片U1的2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作为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定时芯片U1的1引脚接地,定时芯片U1的5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定时芯片U3的3引脚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后接地;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基于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4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作为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作为延时电路的触发输出端COM1,通过上述结构,通过电容C2、电阻R1和定时芯片U1组成第一级延时,电容C4和电阻R4构成第二级延时,从而方便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模块包括指示灯LED1和蜂鸣器SPL。所述提示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电阻R5的一端作为提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人员身份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集门禁外人员的人体探测器、用于探测人员与门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控制单元、摄像头、门内触发开关、延时提醒单元以及门禁执行机构;/n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人体探测器、距离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门内触发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门禁执行机构控制输入端连接;/n所述延时提醒单元包括延时电路、提示模块以及提示驱动模块;/n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提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触发输出端COM1和提示驱动模块的触发输出端COM1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提示驱动模块控制提示模块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人员身份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集门禁外人员的人体探测器、用于探测人员与门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控制单元、摄像头、门内触发开关、延时提醒单元以及门禁执行机构;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人体探测器、距离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门内触发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门禁执行机构控制输入端连接;
所述延时提醒单元包括延时电路、提示模块以及提示驱动模块;
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提示驱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的触发输出端COM1和提示驱动模块的触发输出端COM1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提示驱动模块控制提示模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延时提醒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定时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4;
所述定时芯片U1为NE555定时芯片,定时芯片U1的4引脚和8引脚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接地,定时芯片U1的6引脚和7引脚连接于电阻R1和电容C2的公共连接点;
定时芯片U1的2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作为延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定时芯片U1的1引脚接地,定时芯片U1的5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定时芯片U3的3引脚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后接地;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伟仕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