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与道路的试验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96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GPS接收机对车辆行驶工况数据进行采集的车辆试验测试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与道路的试验测试装置包括公知计算机、通讯接口、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公知计算机连接的GPS接收机和存储在所述公知计算机内的通讯程序、通讯事件程序、记录程序和定时程序,所述GPS接收机用于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通讯接口为所述GPS接收机的内置USB接口,GPS接收机通过该USB接口与的公知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的USB接口向所述的GPS接收机提供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比应用五轮仪采集车辆工况数据更为方便、准确;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GPS系统的误差进行试验验证,因而采集的车辆工况数据更为准确、可靠。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road tes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test and test device for collecting vehicle running condition data by using a GPS receiver. Test device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the road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know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with the known GPS receiver and a memory connected to the computer in the know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program, communication program, program recording events and timing procedures, the GPS receiver is used to collect vehicle speed. The built-in USB interface for the GPS receiver of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the GPS receiver through the USB interface and the known computer dat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USB external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GPS receiver. The invention is more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than using the five wheel instrument to collect vehicle working condition data, and can be used for testing and verifying the error of the GP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试验测试装置,尤其是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lobel PositionSystem,简称GPS)的车辆的试验测试装置,用于对车辆行驶工况的数据进行采集。
技术介绍
汽车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但是它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交通拥挤以及由此而生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则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挤甚至造成交通阻塞。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大量地修筑道路基础设施,但是由于机动车辆的数量激增及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集骤效应,仅靠修筑道路基础设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国内外一些专家提出了交通需求管理(Travel Demand Management,简称TDM)的概念,明确了从供求两个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思想,这是在交通规划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指导思想上的一个转变。利用交通需求管理的思想,对交通效率低下的车辆,如出租车,通过提高其在拥挤的区域或路段的计价标准这一经济手段调控优化交通分布,抑制交通效率低下的车辆,如出租车,在交通高峰期间对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占用,从而使出行者的出行方式由低容量向高容量转移,提高拥挤区域或路段的道路利用率,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而且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都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技术手段将高出标准计价部分的资金回收,用于修筑道路基础设施。交通需求管理为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科研课题,如何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开发车辆区域识别的方法是首先要解决的任务,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再开发具有区域识别与计价功能电路,最后开发具有区域识别与计价功能的计价器,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电动汽车的开发离不车辆行驶工况,而行驶工况的数据采集又是其研究的基础。汽车仿真是利用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理论及车辆模型对汽车进行研究的综合性技术,在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它为设计、分析、决策和优化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方法,从而计算机仿真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手段。电动汽车的仿真是将原型车辆模型置于虚拟时空环境中运行,用于包括技术途径研究、概念的形成以及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为了真实地反映车辆的实际工作过程,在仿真计算过程中需要引用车辆行驶工况,就同一辆原型车而言,不同的行驶工况对仿真结果是不同的,这意味着行驶工况的引用与仿真计算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因此,车辆行驶工况是仿真计算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在没有形成我国的典型城市车辆行驶的工况标准前提下,采用国外的工况标准进行仿真计算是不得以而为之的做法。按照一定的数理统计规则对大量实测的车速数据进行提炼是典型城市车辆行驶工况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车速信息的采集是工况研究的基本前提,使用五轮仪进行车速采集,在实际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方便性,也是制约这项工作开展的技术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这项工作开展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的日益普及,GP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因素,使得采用GPS技术进行车辆行驶工况的数据采集成为可能。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它最初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用作导航服务,并用于搜集情报、核爆监测和应急通信等等军事目的。随着2000年美国停止对GPS卫星实施SA技术,使GPS非特许用户也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单点测量精度,也就为车辆行驶工况测量和数据采集带来了便利。在距地面20000公里上空,有6个轨道平面,均匀分布了24颗导航卫星,GPS接收机利用卫星发出至接收到信号的延迟时间,计算出接收侧与卫星的距离,以这个距离为半径,以卫星为圆心,就形成了一个球面。当接收侧同时知道与三颗导航卫星的距离时,就可形成三个球面,这三个球面的焦点就是接收侧的位置,也就是GPS接收机当前所处的位置。可见,GPS是利用达到时间测距原理确定用户的位置,这种原理需要测量信号从位置已知的辐射源发出至到达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将这个称为信号传播的时间乘以信号的传播速度便得到从辐射源到接收机的距离。通常只要能够接收4颗卫星就可修正卫星与接收侧的时间误差。GPS卫星空间分布保障了在地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有4颗卫星被同时观测,加之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收不受天气影响,因此,GPS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的连续实时的定位系统,具备了车辆的使用要求。影响GPS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在高精度测量中还应考虑与地球运动有关的潮汐、负荷潮及相对论效应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GPS接收机对车辆行驶工况数据进行采集的车辆试验测试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与道路的试验测试装置,包括公知计算机、通讯接口、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公知计算机连接的GPS接收机和存储在所述公知计算机内的通讯程序、通讯事件程序、记录程序和定时程序,所述GPS接收机用于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的公知计算机在运行通讯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10)、初始化;(20)、判断串行接口是否打开,如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执行(90)步骤;(30)、如(2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接口查询; (40)、判断COM1是否被占用,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80)步骤;(50)、如(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进行参数设置;(60)、打开通讯;(70)、显示经度、纬度、时间、速度、方位角,并执行(100)步骤;(80)、如(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COM2是否被占用,如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执行(50)步骤;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90)步骤;(90)、则关闭通讯;(100)结束;所述的公知计算机在运行记录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110)、初始化;(120)、判断是否记录,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170)步骤;(130)、如(12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关闭定时;(140)、作出标记,TimerMark=F;(150)、保存统计数据;(160)、关闭记录,并执行(220)步骤;(170)、如(12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标记是否为TimerMark=F,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220)步骤;(180)、如(17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设置保存路径和保存文件名;(190)、判断文件名是否重名,如判断结果为是,则返回(180)步骤;(200)、如(19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并定时;(210)、作出标记,TimerMark=T;(220)、结束;所述的公知计算机在运行定时事件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230)、初始化;(240)、判断标记是否为BufferMark=T,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该步骤;(250)、如(2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读取显示数据;(260)、据存盘路径将显示数据存盘;(270)、作出标记,BufferMark=F(280)、记录数据处理,记录指针加1;(290)、结束;所述的公知计算机在运行通讯事件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300)、初始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球定位系统与道路的试验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公知计算机、通讯接口、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公知计算机连接的GPS接收机和存储在所述公知计算机内的通讯程序、通讯事件程序、记录程序和定时程序,所述GPS接收机用于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GPS接收机用于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的公知计算机在运行通讯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10)、初始化;(20)、判断串行接口是否打开,如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执行(90)步骤; (30)、如(2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 进行接口查询;(40)、判断COM1是否被占用,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80)步骤;(50)、如(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进行参数设置;(60)、打开通讯;(70)、显示经度、纬度、时间、速度、方位角,并 执行(100)步骤;(80)、如(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COM2是否被占用,如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执行(50)步骤;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90)步骤;(90)、则关闭通讯;(100)结束;所述的公 知计算机在运行记录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110)、初始化;(120)、判断是否记录,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170)步骤;(130)、如(12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关闭定时;(140)、作出标记,Time rMark=F;(150)、保存统计数据;(160)、关闭记录,并执行(220)步骤;(170)、如(12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标记是否为TimerMark=F,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220)步骤; (180)、如(17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设置保存路径和保存文件名;(190)、判断文件名是否重名,如判断结果为是,则返回(180)步骤;(200)、如(19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并定时;(210)、作出标记 ,TimerMark=T;(220)、结束;所述的公知计算机在运行定时事件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230)、初始化;(240)、判断标记是否为BufferMark=T,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该步骤;(2 50)、如(2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读取显示数据;(260)、据存盘路径将显示数据存盘;(270)、作出标记,Buff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弘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汽车检测中心陈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