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96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包括:箱体、锚索测力计、智能处理终端和太阳能板,箱体内设置有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和蓄电池,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与蓄电池电连接,锚索测力计与锚下力采集器数据连接,锚下力采集器与无线传输器数据连接,无线传输器与智能处理终端通信连接,实现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从施工到服役期管全寿命周期的智能监测,能够实时掌握任何阶段体外束锚下预应力变化情况,为桥梁管养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并且该装置采用太阳能供电,在旧桥加固服役后的定期检查中无需投入机械设备,能自主分析监测数据,具有经济性和智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
本申请涉及公路旧桥外束加固的锚下预应力智能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旧桥采用体外束预应力加固,锚下预应力将随服役时间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对旧桥体外束的锚下预应力全寿命周期进行实时智能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能为桥梁管养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数据。由于我国桥梁建设存在明显的重建设、轻养护问题。旧桥体外束加固在服役期的锚下预应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而现有的监测手段仅针对新建桥梁体内锚下预应力进行桥梁现场人工采集监测,对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周期则缺乏准确及有效地远程监测与评估。这将直接影响旧桥加固后服役期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桥梁能否得到及时的管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能够为桥梁提供实时、有效的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智能监测,使桥梁得到更为科学的管养,有利于提高桥梁服役寿命;同时,也符合我国智慧桥梁的发展方向。具体地,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锚索测力计、智能处理终端和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锚索测力计与锚下力采集器数据连接,所述锚下力采集器与无线传输器数据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与智能处理终端通信连接。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太阳能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用于将所述箱体和太阳能板固定在防撞护栏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Z型支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L型支架与所述太阳能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开/断电源。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处理终端包括:预警模块、储存器和显示模块;当施工阶段锚下预应力大于预警上限值或服役阶段锚下预应力小于预警下限值时,预警模块发出警报;所述储存器用于储存以往的锚下预应力值。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于走线。进一步地,所述锚索测力计穿设在钢绞线上,且位于锚具和锚垫板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将该装置安装在桥梁体外,利用太阳能板为整个装置进行供电。监测时,通过锚索测力计采集锚下力,然后传输给锚下力采集器,再由无线传输器传输给智能处理终端,智能处理终端根据采集的锚下力数据计算出锚下预应力,绘制出锚下预应力曲线图,完成对锚下预应力的实时监测,实现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从加固施工到服役期全寿命周期的智能监测。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介绍:(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实现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从加固施工到服役期全寿命周期的智能监测。,能够实时掌握任何阶段体外束锚下预应力变化情况,为管养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数据。(2)装置置于梁体外,不影响旧桥体外束加固施工工期,不损伤桥梁结构,能大量节省桥梁的定期检查成本。(3)采用太阳能自主供电,能源清洁、环保、无污染。(4)监测方法原理简单能行,装置安装简便、易操作、可靠性好,且实现远程在线智能监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智能处理终端的系统框图。附图标记:1-箱体;11-锚下力采集器;12-无线传输器;13-蓄电池;14-穿线孔;2-锚索测力计;3-太阳能板;4-智能处理终端;41-分析模块;42-预警模块;43-储存器;44-显示模块;45-通信模块;51-第一安装座;52-Z型支架;53-第二安装座;54-L型支架;6-钢绞线;7-锚具;8-锚垫板;9-防撞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实施例1如图1-2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1、锚索测力计2、智能处理终端4和太阳能板3,箱体1内设置有锚下力采集器11、无线传输器12、蓄电池13和开关(未示出),锚索测力计2穿设在钢绞线6上,且位于锚具7和锚垫板8之间,与钢绞线同轴,用于监测锚下力。太阳能板3与蓄电池13电连接,锚下力采集器11、无线传输器12与蓄电池13电连接,太阳能板3产生的电能将储存在蓄电池13中,为锚下力的采集和传输工作提供电能。锚索测力计2与锚下力采集器11数据连接,锚下力采集器11与无线传输器12数据连接,无线传输器12与智能处理终端4通信连接。具体地,锚下力采集器11为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锚索测力计2所测试到的锚下力,并将锚下预应力值经由无线传输器12上传到智能处理终端4,智能处理终端4分析出锚下预应力,并绘制出锚下预应力曲线图,能够掌握任何阶段锚下预应力变化情况,为管养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如图3所示,智能处理终端4内置有分析模块41、预警模块42和储存器43、显示模块44和通信模块45。通信模块45与无线传输器12通信连接,用于接收锚索测力计2检测到的锚下力,分析模块41用于获取单孔单根钢绞线截面面积、单孔钢绞线根数、通信模块45接收到的锚下力,并根据上述获取到的数据计算出锚下预应力,然后以锚下预应力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出锚下预应力曲线图;同时,分析模块41还用于根据计算出的锚下预应力与预设预应力进行比较.具体为:施工阶段,锚下预应力大于预警上限值时,分析模块41控制预警模块42发出警报,并将该数据进行标记,储存在储存器43中。服役阶段,锚下预应力小于预警下限值时,预警模块42发出警报,并将该数据进行标记,储存在储存器43中,使相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监测数据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锚索测力计、智能处理终端和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锚索测力计与锚下力采集器数据连接,所述锚下力采集器与无线传输器数据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与智能处理终端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锚索测力计、智能处理终端和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锚下力采集器、无线传输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锚索测力计与锚下力采集器数据连接,所述锚下力采集器与无线传输器数据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与智能处理终端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太阳能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用于将所述箱体和太阳能板固定在防撞护栏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桥体外束加固锚下预应力全寿命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Z型支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常西国杨晓林张经统李韬文邹磊海维深赵跃文杨丽丽谭立铭毛伟郭时运袁博李珍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