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42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包括声测管本体和接头,多根声测管本体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头包括一圆筒形的连接管圈,所述连接管圈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作为加强筋使用,能够增加连接管圈的强度,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连接管圈的顶底,所述声测管本体的连接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杆相匹配的固定套筒,所述加强杆插入所述固定套筒后固定。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加强杆能够在声测管本体对接后与固定套筒固定在一起,将相邻的声测管通过加强杆加固起来,进而提升对接后的声测管本体的连接点之间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体声测管本体的强度,保证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
本技术涉及声测管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
技术介绍
灌注桩一般是在地面挖出深孔后加入钢筋笼进行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柱体。这种柱体深埋在地下,无法从外部对其进行检测,导致建好的灌注桩的质量得不到确定。现有的做法是在放置钢筋笼时一同放入声测管,声测管为中空的钢管,声测管与钢筋笼紧固连接,在浇筑时与灌注桩一体成型。利用声测管可以检测出一根桩的质量好坏,声测管是灌注桩进行超声检测法时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通道。由于灌注桩的长度不同需要将多根声测管对接起来,但是现有的声测管多采用螺纹连接,使得连接部位较为脆弱,容易在有压灌注时发生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使得声测管的对接部位被加强,避免发生折断。本技术提供一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包括声测管本体和接头,多根声测管本体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头包括一圆筒形的连接管圈,所述连接管圈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作为加强筋使用,能够增加连接管圈的强度,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连接管圈的顶底,所述声测管本体的连接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杆相匹配的固定套筒,所述加强杆插入所述固定套筒后固定。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加强杆能够在声测管本体对接后与固定套筒固定在一起,将相邻的声测管通过加强杆加固起来,进而提升对接后的声测管本体的连接点之间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体声测管本体的强度,保证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折断。进一步,所述声测管本体对应所述固定套筒设置有延伸棱,所述延伸棱由所述固定套筒向声测管本体的另一端延伸。延伸棱能够提升固定套筒的强度,进而提升相邻声测管本体的整体性。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圈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凸出所述连接管圈的内壁。所述分隔环能够限制声测管本体插入连接套管的深度,进而保证相邻的声测管本体插入连接套管的深度是一致的。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圈上设置有多个焊接让位孔。焊接让位孔能够增加连接管圈和声测管本体的焊接面积,提升连接管圈和声测管本体连接的牢固程度。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圈的外部的加强杆具有4-8根。进一步,所述加强杆为棱柱形或者圆柱形,所述固定套筒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杆的形状一致。进一步,所述加强杆伸出连接管圈的长度为连接管圈长度的0.5-3倍。进一步,所述加强杆和固定套筒均采用不锈钢制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头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头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声测管本体100、连接管圈110、固定套筒200、加强杆210、分隔环2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包括声测管本体100和接头,多根声测管本体100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头包括一圆筒形的连接管圈110,所述连接管圈110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加强杆210,所述加强杆210作为加强筋使用,能够增加连接管圈110的强度,所述加强杆210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连接管圈110的顶底,所述声测管本体100的连接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杆210相匹配的固定套筒200,固定套筒200内部尺寸与加强杆210相匹配,使得加强杆210能够顺利的插入固定套筒200内且不会发生晃动,所述加强杆210插入所述固定套筒200后固定。设置的加强杆210能够在声测管本体100对接后与固定套筒200固定在一起,将相邻的声测管通过加强杆210加固起来,进而提升对接后的声测管本体100的连接点之间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体声测管本体100的强度,保证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折断。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声测管本体100对应所述固定套筒200设置有延伸棱,所述延伸棱由所述固定套筒200向声测管本体100的另一端延伸。延伸棱能够提升固定套筒200的强度,进而提升相邻声测管本体100的整体性。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连接管圈110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分隔环220,所述分隔环220凸出所述连接管圈110的内壁。所述分隔环220能够限制声测管本体100插入连接套管的深度,进而保证相邻的声测管本体100插入连接套管的深度是一致的。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连接管圈110上设置有多个焊接让位孔。焊接让位孔能够增加连接管圈110和声测管本体100的焊接面积,提升连接管圈110和声测管本体100连接的牢固程度。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连接管圈110的外部的加强杆210具有4-8根。所述加强杆210为棱柱形或者圆柱形,所述固定套筒200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杆210的形状一致。加强杆210伸出连接管圈110的长度即为与声测管本体100的重叠长度,为了保证加强杆210和声测管本体100的连接性能,所述加强杆210伸出连接管圈110的长度为连接管圈110长度的0.5-3倍。为了保证加强杆210的力学性能,所述加强杆210和固定套筒200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测管本体(100)和接头,多根声测管本体(100)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头包括一圆筒形的连接管圈(110),所述连接管圈(110)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加强杆(210),所述加强杆(210)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连接管圈(110)的顶底,所述声测管本体(100)的连接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杆(210)相匹配的固定套筒(200),所述加强杆(210)插入所述固定套筒(200)后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测管本体(100)和接头,多根声测管本体(100)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头包括一圆筒形的连接管圈(110),所述连接管圈(110)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加强杆(210),所述加强杆(210)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连接管圈(110)的顶底,所述声测管本体(100)的连接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杆(210)相匹配的固定套筒(200),所述加强杆(210)插入所述固定套筒(200)后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测管本体(100)对应所述固定套筒(200)设置有延伸棱,所述延伸棱由所述固定套筒(200)向声测管本体(100)的另一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加强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圈(110)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分隔环(220),所述分隔环(220)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刘艳陈琼刘琪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利业鑫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