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形变声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16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形变声测管,包括多个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管体;靠近每个所述管体的下端均套设有上管套以及靠近每个管体的上端均套设有下管套;所述上管套的开口朝下以及下管套的开口朝上,上管套的内侧面和下管套的内侧面均设有内螺纹,并且上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与下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每相邻的上管套和对应的下管套之间均设有空心轴套,所述空心轴套套设于上管套连接的管体与下管套连接的管体;所述空心轴套的上部设有与上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空心轴套的下部设有与下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增加对外力的抵抗能力,减小变形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形变声测管
本技术涉及声测管
,具体涉及一种抗形变声测管。
技术介绍
声测管是现不可少的声波检测管,利用声测管可以检测出一根桩的质量好坏,声测管是灌注桩进行超声检测法时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通道,它是灌注桩超声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声测管一般随钢筋笼分段安装,每段之间的接头多采用反螺纹或焊接的方式给予连接。上述两种连接方法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最为常见,螺纹连接比较灵活,连接要求低,而焊接连接较为牢固,管子脱落的情况较比少。但是不管采用哪种连接方式,连接处仍旧是最脆弱、最容易出现变形的地方,形变原因之一是声测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混凝土挤压、导致声测管左右摇摆等外力使声测管接头错位、变形。现有的声测管连接处并未设置加强结构,使得连接处易形变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增加对外力的抵抗能力,减小变形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形变声测管,包括多个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管体;靠近每个所述管体的下端均套设有上管套以及靠近每个管体的上端均套设有下管套;所述上管套的开口朝下以及下管套的开口朝上,上管套的内侧面和下管套的内侧面均设有内螺纹,并且上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与下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每相邻的上管套和对应的下管套之间均设有空心轴套,所述空心轴套套设于上管套连接的管体与下管套连接的管体;所述空心轴套的上部设有与上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空心轴套的下部设有与下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通过空心轴套旋紧在上管套和下管套之间,进而使空心轴套固定于相邻两个管体之间的连接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每个管体的增设上管套和下管套,当两个管体对接后,在通过空心轴套连接于上管套和下管套之间,利用空心轴套错开两个管体的连接处。本设备对连接处进行了加强处理,大大减小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混凝土挤压、导致管体连接处错位、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增加连接处对外力的抵抗能力。优选地,每个所述空心轴套中部的外表面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上端面与对应上管套的下端面接触,以及台阶的下端面与对应下管套的上端面接触。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上管套与台阶的上端面接触以及下管套与台阶的下端面的方式来判断空心轴套是否旋紧到位,尽可能地避免人工判断而导致的人工误差。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管套和每个下管套分别与对应的管体固定连接,且每个上管套的上端与对应管体的侧壁之间以及每个下管套的下端与对应管体的侧壁之间均设有加强部。加强部位为锥形的圆环,其作用是增大与管体之间的连接面积,避免出现上管套和下管套脱落的问题。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管套的材料、每个下管套的材料以及每个空心轴套的材料均为合金钢。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管套的壁厚、每个下管套的壁厚以及每个空心轴套的壁厚均不小于管体的壁厚。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管套的内螺纹以及每个所述下管套的内螺纹均为粗牙螺纹。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管套的内螺纹长度以及每个下管套的内螺纹长度均不少于12cm。对每个下管套、每个上管套以及每个空心轴套的材料、厚度以及长度进行了强度分析,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合适尺寸,弥补了管体与管体的连接处强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减小管体漏浆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中上管套、下管套和空心轴套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上管套、下管套和空心轴套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管体1、上管套2、下管套3、加强部4、空心轴套5、台阶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形变声测管,包括多个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管体1。每相邻两个管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靠近每个所述管体1的下端均套设有上管套2以及靠近每个管体1的上端均套设有下管套3,所述上管套2的开口朝下以及下管套3的开口朝上。具体地,每个所述上管套2和每个下管套3分别与对应的管体1固定连接,且每个上管套2的上端与对应管体1的侧壁之间以及每个下管套3的下端与对应管体1的侧壁之间均设有加强部4。加强部4位为锥形的圆环,其作用是增大与管体1之间的连接面积,避免出现上管套2和下管套3脱落的问题。如图1所示,每个上管套2的内侧面和每个下管套3的内侧面均设有内螺纹,并且上管套2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与下管套3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每相邻的上管套2和对应的下管套3之间均设有空心轴套5,所述空心轴套5套设于上管套2连接的管体1与下管套3连接的管体1。所述空心轴套5的上部设有与上管套2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空心轴套5的下部设有与下管套3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通过空心轴套5旋紧在上管套2和下管套3之间,进而使空心轴套5固定于相邻两个管体1之间的连接处。空心轴套5的具体结构如下:每个所述空心轴套5的形状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并且中部的外表面设有台阶6,所述台阶6的上端面与对应上管套2的下端面接触,以及台阶6的下端面与对应下管套3的上端面接触。台阶6的外表面布满防滑纹,便于旋转,防止打滑。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上管套2与台阶6的上端面接触以及下管套3与台阶6的下端面的方式来判断空心轴套5是否旋紧到位,尽可能地避免人工判断而导致的人工误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两个管体1对接后,在通过空心轴套5连接于上管套2和下管套3之间,利用空心轴套5错开两个管体1的连接处。通过空心轴套5对连接处进行了加强处理,大大减小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混凝土挤压、导致管体1连接处错位、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增加连接处对外力的抵抗能力。为了进一步提供连接处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上管套2的材料、每个下管套3的材料以及每个空心轴套5的材料均为合金钢。每个所述上管套2的壁厚、每个下管套3的壁厚以及每个空心轴套5的壁厚均不小于管体1的壁厚。每个所述上管套2的内螺纹长度以及每个下管套3的内螺纹长度均不少于12cm。对每个下管套3、每个上管套2以及每个空心轴套5的材料、厚度以及长度进行了强度分析,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合适尺寸,弥补了管体1与管体1的连接处强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减小管体1漏浆的可能性。此外,每个所述上管套2的内螺纹以及每个所述下管套3的内螺纹均为粗牙螺纹。粗牙螺纹具有强度高,互换性好的特点,空心轴套5通过粗牙螺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形变声测管,包括多个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管体;其特征在于:靠近每个所述管体的下端均套设有上管套以及靠近每个管体的上端均套设有下管套;所述上管套的开口朝下以及下管套的开口朝上,上管套的内侧面和下管套的内侧面均设有内螺纹,并且上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与下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n每相邻的上管套和对应的下管套之间均设有空心轴套,所述空心轴套套设于上管套连接的管体与下管套连接的管体;/n所述空心轴套的上部设有与上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空心轴套的下部设有与下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通过空心轴套旋紧在上管套和下管套之间,进而使空心轴套固定于相邻两个管体之间的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形变声测管,包括多个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管体;其特征在于:靠近每个所述管体的下端均套设有上管套以及靠近每个管体的上端均套设有下管套;所述上管套的开口朝下以及下管套的开口朝上,上管套的内侧面和下管套的内侧面均设有内螺纹,并且上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与下管套的内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每相邻的上管套和对应的下管套之间均设有空心轴套,所述空心轴套套设于上管套连接的管体与下管套连接的管体;
所述空心轴套的上部设有与上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空心轴套的下部设有与下管套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通过空心轴套旋紧在上管套和下管套之间,进而使空心轴套固定于相邻两个管体之间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形变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空心轴套中部的外表面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上端面与对应上管套的下端面接触,以及台阶的下端面与对应下管套的上端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刘艳陈琼刘琪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利业鑫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