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45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包括连接段和管体段,所述管体段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径,在所述管体段和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与该台阶部抵接,且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和该台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台阶孔,该台阶孔内穿设有插销,该插销通过弹簧与所述台阶孔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插销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螺纹连接松动,提高声测管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
本技术涉及声测管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
技术介绍
声测管是灌注桩进行超声检测法时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通道,声测管在桩内的预埋方式及其在桩的横截面上的布置形式,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声测管在使用时需向其内注入清水,以作为超声检测的介质,因此,声测管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既需要防止混凝土进入声测管内部,又要防止声测管内部的清水漏出。常用的螺纹式声测管连接方便,便于使用,但是螺纹连接处容易松动,影响声测管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其可以有效防止螺纹连接松动,提高声测管的密封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体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管体包括连接段和管体段,所述连接段的内周设置有所述内螺纹,且所述管体段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径,在所述管体段和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与该台阶部抵接,且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和该台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台阶孔,该台阶孔内穿设有插销,该插销通过弹簧与所述台阶孔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插销穿过的通孔,在所述弹簧位于其自由状态时,所述插销的末端伸出于所述台阶孔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与所述管体段的内径一致。优选地,在所述台阶部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嵌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嵌设有所述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台阶孔沿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孔体和第二孔体,所述第二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体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孔体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孔体的深度。优选地,所述插销包括头部和杆部,该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杆部的外径,所述头部穿设在所述第二孔体内,所述杆部穿设在所述第一孔体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密封圈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声测管的内部清水从螺纹连接处泄漏,第二密封圈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外侧的混凝土从螺纹处进入声测管内部;此外,插销的设置,可以在拧紧外螺纹与内螺纹后,将插销插入第一连接件的通孔内,以限定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周向位置,从而防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发生相对转动,进而确保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密封性能。由此可见,本技术具有双重密封作用,且插销可以起到螺纹防松作用,进一步提高声测管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管体和第一连接件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管体和第二连接件的左视图。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插销;6-弹簧;21-连接段;22-管体段;23-第一密封圈;31-第二密封圈;32-通孔;41-台阶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靠近第二管体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管体2靠近第一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通过上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连接。上述第二管体2包括连接段21和管体段22,连接段21的内周设置有上述内螺纹,且管体段22的内径小于连接段21的内径,且第一管体1的内径与管体段22的内径一致;在管体段22和连接段21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部,第一管体1的端部与该台阶部抵接,且在该台阶部靠近第一管体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23,在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螺纹连接后,第一密封圈23紧密夹设在第一管体1的端部和台阶部之间,以起到防止声测管内部的清水泄漏的作用。在第一管体1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件3,第二管体2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3靠近第二连接件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31,在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螺纹连接后,第二密封圈31紧密夹设在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之间,以起到防止外部的混凝土进入声测管的内部的作用。进一步地,在第二连接件4上设置有台阶孔41,台阶孔41沿远离第一管体1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孔体和第二孔体,第二孔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孔体的直径,且第二孔体的深度大于第一孔体的深度。在台阶孔41内穿设有插销5,该插销5包括头部和杆部,该头部的外径大于杆部的外径,头部穿设在第二孔体内,杆部穿设在第一孔体内,且在杆部的外周套设有弹簧6,该弹簧6的的一端与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台阶孔的台阶面固定连接。且在第一连接件3上设置有便于插销5穿过的通孔32,在弹簧6位于其自由状态时,插销5的末端伸出于台阶孔41靠近第一管体1的一端。插销5的设置,可以起到螺纹防松的作用,其防松原理如下:在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螺纹连接到位后,将插销5的杆部插入第一连接件3的通孔32内,在弹簧6的作用下,插销5会始终穿设在台阶孔41和通孔32内,从而防止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可以防止螺纹连接处松动,由此保证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处的连接紧密,有利于保证声测管的密封性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便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顺利连接,可以在连接时先使用挡板,如U形挡板卡在第二连接件4远离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使得U形挡板位于插销5的头部和第二连接件4之间,插销5的杆部末端缩回台阶孔内,此时,弹簧6处于拉伸状态,在螺纹连接到位后,取下U形挡板,插销5即可在弹簧6的作用下复位插入通孔32中。以上只是一种便于操作的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工人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将插销5拉起,使得插销5的杆部缩回台阶孔捏,以不影响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螺纹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体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二管体包括连接段和管体段,所述连接段的内周设置有所述内螺纹,且所述管体段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径,在所述管体段和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与该台阶部抵接,且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和该台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n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台阶孔,该台阶孔内穿设有插销,该插销通过弹簧与所述台阶孔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插销穿过的通孔,在所述弹簧位于其自由状态时,所述插销的末端伸出于所述台阶孔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体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体包括连接段和管体段,所述连接段的内周设置有所述内螺纹,且所述管体段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径,在所述管体段和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与该台阶部抵接,且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和该台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台阶孔,该台阶孔内穿设有插销,该插销通过弹簧与所述台阶孔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插销穿过的通孔,在所述弹簧位于其自由状态时,所述插销的末端伸出于所述台阶孔靠近第一管体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螺纹式声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与所述管体段的内径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刘艳陈琼刘琪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利业鑫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