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96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0
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包括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机构,使用时,所述第一控制结构相对第二控制机构先靠近控制棒驱动杆,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有第一抓爪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抓爪与第一安装座转动相连,第一抓爪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的中轴线相平行,第一安装座外设有相对第一安装座周向转动设置的第一控制套筒,第一控制套筒的外壁设有空位,第一抓爪的尾部设于所述空位内,第一控制套筒的转动可带动第一抓爪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核电机组有上百组燃料组件,其中布置了几十组控制组件,分别由相应数量的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驱动杆与控制棒组件之间是机械连接。大修期间卸料前需将该连接脱开,装料后需将该连接连上。目前使用气动驱动的解锁工具,存在如下问题:气动工具需要7人以上同时操作,人力成本高。作业位置处于换料水池上方,防异物要求高,人员多作业时间长增加不必要的异物风险。作业位置处于换料水池上方,放射性水平高,人员多作业时间长增加不必要的剂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作效率,减少异物风险和人员受照剂量,降低检修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包括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机构,使用时,所述第一控制结构相对第二控制机构先靠近控制棒驱动杆,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有第一抓爪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抓爪与第一安装座转动相连,第一抓爪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的中轴线相平行,第一安装座外设有相对第一安装座周向转动设置的第一控制套筒,第一控制套筒的外壁设有空位,第一抓爪的尾部设于所述空位内,第一控制套筒的转动可带动第一抓爪转动;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一端设有转动设置的第二抓爪,第二抓爪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的中轴线呈垂直,还包括驱动第二抓爪转动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轴向活动带动第二抓爪转动转动;所述第一抓爪形成的抓取位和第二抓爪形成的抓取位呈同轴设置。其中,还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传动螺母,所述螺母可周向转动的保持设置在基座板,所述螺母与丝杆螺纹相连,丝杆传动第二驱动杆,电机与基座板固定相连,第一控制套筒与基座板呈转动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座设于一筒体内,所述筒体与第一安装座固定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沿轴向活动的设于筒体内,在第一安装座活动行程的两端设有限制第一安装座活动行程的限位块。其中,丝杆和第二驱动杆之间采用管状螺母固定相连。其中,第二抓爪抓紧控制棒驱动杆时,电机驱动丝杆移动将所述第二安装座压紧在筒体内。其中,第二驱动杆包括一驱动头,第二抓爪包括与驱动头接触作用后带动第二抓爪正向转动的第一触面和与驱动头接触作用后带动第二抓爪反向转动的第二触面,所述第一触面和第二触面处于第二抓爪转动轴的两侧。其中,当第二驱动杆远离第二安装座时,所述第二驱动杆与第二安装座接触从而带动第二安装座向远离第二安装座方向活动。其中,还包括一施予第二安装座向靠近第一安装座方向活动的作用力的弹簧。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降低异物风险,减少人员受照剂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包括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机构,使用时,所述第一控制结构相对第二控制机构先靠近控制棒驱动杆,控制棒驱动杆是待解锁的目标物,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本专利技术作用的对象。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有第一抓爪1的第一安装座11,所述第一安装座11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抓爪1与第一安装座11转动相连,第一抓爪1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11的中轴线相平行,第一安装座11外设有相对第一安装座11周向转动设置的第一控制套筒12,第一控制套筒12的外壁设有空位120,第一抓爪1的尾部设于所述空位120内,第一控制套筒12的转动可带动第一抓爪1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空位120为具有外围边的孔位,第一控制套筒12的转动时,外围边与第一抓爪1的尾部相接触,从而带动第一抓爪1转动,作为优选,第一抓爪1的尾部设有转动设置的滚轴,外围边与滚轴相接触,两者滚动摩擦,阻力减小。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2,所述第二安装座2一端设有转动设置的第二抓爪21,第二抓爪21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11的中轴线呈垂直,还包括驱动第二抓爪21转动的第二驱动杆22,所述第二驱动杆22轴向活动带动第二抓爪21转动转动;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抓爪1形成的抓取位和第二抓爪21形成的抓取位呈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第一控制套筒12转动使得第一抓爪1转动从而夹紧控制棒驱动杆的第一被夹部位;操作第二驱动杆22驱动第二抓爪21夹紧控制棒驱动杆的第二被夹部位。从而实现对控制棒驱动杆的夹紧,反向转动第一控制套筒12,反向操作第二驱动杆22即可松弛。作为优选,第一控制套筒12与第一管套件13同轴固定设置,第一管套件13向基座板35方向延伸并与基座板35转动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抓爪1形成的抓取位指2个或3个及以上第一抓爪1呈环形设置形成的环形包围,抓取位为环形包围的中心位置。第二抓爪21形成的抓取位同前述第一抓爪1形成的抓取位。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传动螺母33,作为优选,蜗轮32蜗杆31传动结构包括与电机3的转轴固定相连的蜗杆31,蜗轮32与基座板35转动相连,螺母33与蜗轮32固定相连,所述螺母33可周向转动的保持设置在基座板35,所述螺母33与丝杆34螺纹相连,丝杆的周向旋转被限制,所述丝杆34只能轴向活动,所述丝杆34轴向活动传动第二驱动杆22,电机3与基座板35固定相连,第一控制套筒12与基座板35呈转动设置。作为优选,电机3相连一扭矩限位器,扭矩限位器检测电机的扭矩,当扭矩过大时表明已经压紧从而停止电机的运行。在第一管套件13内设有第二管套件132,第二管套件132与第一管套件13同轴设置,第二管套件132一端与基座板35固定相连,第二管套件132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11固定相连。作为优选,丝杆34与第二管套件132采用限位销相连,所述限位销限制丝杆34周向旋转,限位销与第二管套件132之间滑动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2设于一筒体4内,所述筒体4与第一安装座11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11可沿轴向活动的设于筒体4内,在第一安装座11活动行程的两端设有限制第一安装座11活动行程的限位块111。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111缩小了空间,使得第一安装座11无法脱离原有的活动空间。本实施例中,丝杆34和第二驱动杆22之间采用管状螺母33’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管状螺母33’可控制丝杆34和第二驱动杆22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实现调节。本实施例中,第二抓爪21抓紧控制棒驱动杆时,电机3驱动丝杆34移动将所述第二安装座2压紧在筒体4内。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杆22包括一驱动头221,第二抓爪21包括与驱动头221接触作用后带动第二抓爪21正向转动的第一触面211和与驱动头221接触作用后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机构,使用时,所述第一控制结构相对第二控制机构先靠近控制棒驱动杆,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有第一抓爪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抓爪与第一安装座转动相连,第一抓爪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的中轴线相平行,第一安装座外设有相对第一安装座周向转动设置的第一控制套筒,第一控制套筒的外壁设有空位,第一抓爪的尾部设于所述空位内,第一控制套筒的转动可带动第一抓爪转动;/n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一端设有转动设置的第二抓爪,第二抓爪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的中轴线呈垂直,还包括驱动第二抓爪转动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轴向活动带动第二抓爪转动转动;/n所述第一抓爪形成的抓取位和第二抓爪形成的抓取位呈同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机构,使用时,所述第一控制结构相对第二控制机构先靠近控制棒驱动杆,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有第一抓爪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呈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抓爪与第一安装座转动相连,第一抓爪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的中轴线相平行,第一安装座外设有相对第一安装座周向转动设置的第一控制套筒,第一控制套筒的外壁设有空位,第一抓爪的尾部设于所述空位内,第一控制套筒的转动可带动第一抓爪转动;
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一端设有转动设置的第二抓爪,第二抓爪的转动轴与第一安装座的中轴线呈垂直,还包括驱动第二抓爪转动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轴向活动带动第二抓爪转动转动;
所述第一抓爪形成的抓取位和第二抓爪形成的抓取位呈同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传动螺母,所述螺母可周向转动的保持设置在基座板,所述螺母与丝杆螺纹相连,丝杆传动第二驱动杆,电机与基座板固定相连,第一控制套筒与基座板呈转动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杆解锁的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安装座设于一筒体内,所述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雄华陈飞吴孟军陈志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妙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